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7日(记者 张福芳 肖霄 范远志)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长沙市专场)。记者获悉,长沙坚持市级财力75%以上用于民生,全面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交出一份“城乡居民收入比全国省会城市最优”、连续17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温暖民生答卷。
坚持“就业优先”。“十四五”期间,长沙市预计累计城镇新增就业78.27万人,较“十三五”时期增长9.59%。年均发布企业季度岗位信息20万个次,累计减免社保费46.43亿元,拨付稳岗扩岗资金26.45亿元,激发市场主体吸纳就业活力。在长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89%左右。在全市建成9个零工市场、39个社区就业微市场、1个“星城e就业”信息平台,方便劳动者就近求职。各级市场年均服务达214万人次。
完善“社会保障”。截至2025年10月,长沙市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848.81万、242.90万、339.11万,较2020年分别增长25.30%、32.88%、97.96%;2025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月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331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月均基本养老金达2990.67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51.83%,15.47%,实现“劳有所得、老有所养”。
推动“病有良医”。长沙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实现全覆盖,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4.25人,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65个。人均预期寿命从2020年的77.88岁提升至2024年的80.79岁,稳居中部省会城市前列。
促进“教育普惠”。实施阳光招生改革,长沙新增基础教育优质学位36.51万个,建成普特融合特殊教育学校19所。2024年底,义务教育阶段毛入学率超过100%,学前教育毛入园率、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98.12%、98.7%、97.3%,比2020年分别提高2.22%、4.7%、1.0%,均居全国全省前列。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619所,在校学生306.08万人,基础教育质量全国一流。
聚焦“幸福晚年”。长沙积极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1534家居家养老服务站覆盖93%的村社区,751个老年助餐点年均服务140万人次,备案养老机构206家,机构床位3.02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83.18%,较“十三五”末增长96%;率先全国为1.34万户困难老人免费实施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
强化“兜底保障”。五年来,长沙市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103个、29.75万户,改造城市危旧房1804栋、惠及居民1.02万户,新增停车位85.6万个,不断擦亮“民生”底色。社会救助更精准,累计发放救助资金近50亿元,常态保障11.4万低保、特困对象基本生活。殡葬服务更惠民,累计免除费用1.9亿元。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关于我们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