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天心民生答卷④从“挤大医院”到“家门口看专家”,天心区“紧密型医疗集团”破解就医难

2025-11-25 10:15
字体:【

【编者按】

收官“十四五”,民生“新答卷”。

“十四五”期间,长沙市天心区始终将民生“关键小事”作为区域发展的“头等大事”,用实打实的举措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从老旧危房“忧居”变“优居”,到老年食堂让“一碗热饭”暖到心坎;从优质学位扩容让教育更公平,到就业创业服务为梦想赋能……天心区以十大民生领域为着力点,用一个个鲜活故事、一项项具体成果,诠释了“民生温度”与“发展厚度”。

即日起,新湖南客户端联合“阁下天心”共同推出《“十四五”天心民生答卷》专栏,通过小切口、微视角,展示天心人用奋斗绘就的美好生活图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福芳 彭诗思 通讯员 梁精容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三甲”医生专业诊断,30分钟完成手术、5天顺利出院。不久前,长沙市天心区南托街道的刘先生亲身经历了一次优质高效就医体验。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直接解决问题。”刘先生说,自己当场被确诊为“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需要立即手术。从问诊到术后伤口换药、血糖监测与营养指导,全流程的“三甲”方案和服务,不仅及时还安心。

“湘约税月,健康守护”天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机关活动在国家税务总局长沙市税务局一楼大厅举办。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让优质医疗资源更普惠。“十四五”期间,天心区以“紧密型医疗集团建设”为核心,构建整合型服务体系,优化基层医疗服务,持续擦亮居民健康的“幸福底色”,2024年基层就诊率达72%,全市内五区领先。

【时代出题】

医疗资源不均,看病难何以破局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的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仍是不少人的切身感受。

“一生病就往大医院跑,家门口的医院往往被忽视,前者人满为患,后者冷冷清清。”这既是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临的困境,也是影响居民健康“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其背后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服务能力薄弱、检查结果互认难等多重因素。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一环,尤其在预防发现疾病和日常康养环节,但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专业人才匮乏、设备技术落后等问题,在分级诊疗、医保报销方面又有突出“痛点堵点”,严重制约医疗服务能力。

天心区大托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将精准医疗与健康守护送到居民身边。

天心区作为长沙主城区,也面临类似的难题,辖区内名医院缺乏、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比如天心区大托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处农村地区,周边居民以老年人为主,患者曾扎堆大医院急诊,下转康复难。

截至2024年末,天心区60周岁及以上人口13.39万人,占全区人口比重14.92%。随着老年人群体慢性病、多发病持续增长,区域内群众对更便捷、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

一方面是对基础医疗服务的高要求,一方面是资源分配亟待摆脱的困境。让百姓在家门口“好看病”“看好病”,成了时代和群众交给天心区的民生必答题。

【政府答题】

整合服务体系,织就健康普惠网

面对殷切期盼,天心区全面整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区域医疗资源从“碎片化”走向“一体化”,从“向上集中”转为“双向互惠”。

2022年11月,天心区率先在长沙市搭建起长沙市第三医院为龙头、14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区属公共卫生机构协作的“1+N”紧密型医疗集团,也是全省首批矩阵式医联体试点。

暮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联合长沙市第三医院专家,将健康服务送进居民家门。

“医疗集团可实现基层卫生服务中心与市三医院‘六个一体化’——质量一体化、药事管理一体化、科研一体化、信息一体化、远程诊疗一体化、基层社区一体化。”长沙市第三医院负责人介绍,集团依托五大管理中心和五大技术共享平台,实现区域医疗资源高效整合。

优质资源下沉,专家“驻”在百姓身边。82名专家下沉到街道,围绕人员共育、项目共建赋能基层医疗服务,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9项,手术及诊疗服务1.1万余例次;打造高血压、糖尿病、老年病、慢阻肺、中医康复、皮肤科、安宁疗护等14个特色专科门诊,带动基层处方合理率提升至95.7%。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天心区目前已实现医疗机构间同级、跨级互认,以及医联体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间通过纸质报告的互认。“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过加强线上互认平台建设,坡子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的自检项目由25项大幅增加至100项,居民看病就医更便捷。

构建“矩阵式服务网络”。集团实现影像、心电全域互通,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开展远程诊断9.4万人,疾病筛查20余万人;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落实转诊患者就诊、检查、住院“三优先”,中心门诊接诊人次、上下转患者数量分别增长8.32%、18.75%和27.18%,分级诊疗闭环基本实现。

【百姓评卷】

家门口有“医靠”,幸福可感可及

10月14日下午,坡子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携手天心区崇善公益发展中心,共同走进西湖社区,举办健康服务活动。

“家门口有了专家、名医,看病更方便了。”坡子街社区居民王良感慨,下沉专家指导他如何进行健康管理,稳定了日常的血糖。

如今在天心区,越来越多像他这样的居民发现,求医问药不再需要长途奔波,健康守护就在身边。

新开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办的“天心机关‘家医签约’,健康服务到岗守护”主题活动。

“咳嗽了整整五六年,大大小小的医院没少跑,药也吃了不少,却总是断不了根。”新开铺街道新天社区居民李术光说起这些年辗转求医的经历,很受困扰,但事情在“下沉专家”廖敏的到来下迎来转机。

经过廖医生细致耐心的上门服务和对症下药,李术光长期咳嗽症状好了很多。没想到在家就解决了“心头症结”,喜得他到处跟朋友邻居推介下沉专家。

对于城南路街道居民马叔叔和他的家人来说,在城南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经历更为记忆犹新。

此前,马叔叔因腹痛、胸闷前往就医,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伴有休克症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迅速启动应急救治流程,并联动天心紧密型医疗集团资源启动绿色通道。由于双方的高效协同,从诊断、转运到手术准备,整个过程仅用时6分钟。马叔叔也因抢救及时,最终转危为安。

从慢性病的精细管理到急重症的快速响应,从专家下沉的贴心服务到绿色通道的高效运转,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的,不再是零散的医疗服务,而是一张织密织牢的健康保障网。

通过构建紧密型医疗集团,天心区用触手可及的“医靠”,让居民健康的获得感更加实在,让幸福的底色更加温暖。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商务合作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