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2日讯(通讯员 陈思 记者 陈新 摄影 张奇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明确“十五五”时期基层治理的重要任务,提出“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11月21日上午,长沙社科“我在长沙听理说”第七期专家研讨活动在市委党校(行政学院)道德讲堂举行,活动以“一线出题、专家作答”的精准对接机制,创新采用专家访谈形式,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新’党建”两大主题深入研讨,为长沙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思想动力。
(长沙社科“我在长沙听理说”第七期专家研讨活动。)
长沙市社科联(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红民,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市社科联兼职副主席(“长沙社科智库”领衔专家)姚建刚,市社科联(院)党组成员、副主席(副院长)赵景利出席活动。会议由长沙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胡振军主持。“长沙社科智库”党建工作室专家、长沙社科界代表,以及市社科联(院)、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人员等参加活动。
(集体参观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空中阅读花园。)
活动伊始,参会人员集体参观了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空中阅读花园。这层兼具生态之美与书香气息的交流空间,四季有景、静谧雅致。漫步其间,大家对党校打造的学习环境纷纷赞叹,为后续的思想碰撞奠定了良好氛围。
随后,研讨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姚建刚在欢迎辞中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本次研讨聚焦的两大议题,既是回应时代之问的必然要求,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为让党建专家工作室真正成为“思想熔炉”和“智慧高地”,姚建刚详细介绍了四项务实保障制度:一是将党建专家工作室设于空中阅读花园,打造环境优美、空间开阔的交流平台;二是为专家颁发专属专家证,提供校内通行、图书资料查阅、就餐等便捷服务;三是为党建专家工作室配备一名秘书长,建立高效联络服务机制;四是联合市社科联、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及市情研究会发布专项课题,按高标准提供经费资助。这四项举措从场所、服务、机制、激励四个维度,为智库专家深耕基层治理研究提供了坚实保障。
(姚建刚致辞。)
作为本次活动的创新之举,长沙社科“我在长沙听理说”品牌创立以来首次以专家访谈形式开展对话交流。赵景利担任访谈主持,两轮访谈聚焦两大核心主题,六位资深专家各抒己见、激荡思想。
第一轮访谈围绕“如何以党建引领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展开。长沙市天心区青园社区书记杨艳华以基层实践者的视角,分享了社区治理中的难忘经历,面对18年老旧小区电改水改推进受阻、千余户居民意见难统一等难题,社区通过迅速成立党支部、党员带头上门沟通、组建志愿护工队等方式,最终攻克难关。她还介绍了社区创新品牌“青邻·夜校”的发展历程,夜校涵盖政治素养提升、技能培训、健康服务等四大体系,不仅吸引了男女老少广泛参与,更激活了年轻群体的治理活力,为社区各项整改工作的推进凝聚了强大合力。
(第一轮访谈。)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长沙行政学院)教务部主任、副教授陈果,长沙师范学院纪委委员、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高级政工师王维新两位专家则从理论层面展开深度剖析。陈果认为,当前基层治理存在组织力不强、服务力不优、行动力不足的“三力”问题,并提出筑牢“主心骨”、激活“主力军”、搭建“主平台”的破解路径。王维新则聚焦基层全面从严治党,指出部分基层干部存在工作规范性不足、风险意识薄弱、应急处突能力欠缺等问题,并建议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健全内控机制、提升业务水平等方式,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第二轮访谈聚焦“党建引领如何整合新兴领域党组织力量,破解‘三新’组织参与度低难题”展开。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宣传中心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何锡辉,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决策咨询中心主任刘正华,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金庭碧等专家结合自身研究,从新兴领域党组织建设规律、资源整合机制、激励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真知灼见。专家们认为,破解“三新”组织参与度低的难题,需找准党建工作与“三新”组织发展的契合点,通过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打造特色党建服务品牌、健全贡献回馈激励闭环等方式,让“三新”组织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从“社会人”转变为“社区人”。
(第二轮访谈。)
“今天的专家研讨活动体现高度、彰显高端、颇具创意、贴近基层、务求实效。”张红民用五个关键词高度评价本次活动。他围绕“凝聚新力量,建好共同体”主题分享三点认识,一是以暖心服务让“服务对象”成为“治理力量”,夯实“人人有责”根基;二是以精准赋能让“社会人”成为“社区人”,拓宽“人人尽责”路径;三是以激励闭环让“奉献者”成为“享有者”,实现“人人享有”愿景。他还对社科智库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研究要更“接地气”,当好基层实践的“记录员”,挖掘鲜活素材;二是建言要更“冒热气”,当好制度创新的“设计师”,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政策工具;三是成果要更“有底气”,当好长沙经验的“提炼者”,凝练可复制推广的“长沙模式”。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课题公告,课题涵盖科研课题与决策咨询两大方向,将为基层治理实践提供针对性研究支持。
责编:陈新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