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2日讯(记者 王晗 通讯员 黎升强)近日,一对因日常争吵险些离婚的夫妻,在浏阳市婚姻家庭调适服务中心专家的耐心调解下重归于好。“多亏了调解专家,我们才没有因一时冲动离婚。”当事人张女士的感慨,正是浏阳市创新推行“家事医院”工作法、破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生动注脚。

婚姻家庭纠纷事关群众幸福指数与社会和谐稳定。针对这一社会治理难题,浏阳市创新提出“家事医院”工作法,构建起“预防为主、调解优先、多元联动、法治保障”的婚调工作新格局。该模式将家庭矛盾视为“家事病症”,纵向搭建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诊疗网络,横向打通政法委、法院、公安、妇联等多部门“跨科会诊”渠道,形成“小病基层解、大病向上转、难症共同治”的闭环管理体系,真正实现家事纠纷“一门受理、多科共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高效的纠纷化解服务。

“家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浏阳市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提升矛盾化解质效,浏阳市组建了以专职调解员为骨干,心理咨询师、律师、维权专家等为补充的“专兼结合”调解队伍,特别吸纳全国十佳人民调解员等资深力量加盟,增强疑难复杂案件处理能力。同时,通过常态化开展法律知识、心理疏导、沟通技巧等专题培训,就连婚姻登记员也系统学习矛盾识别与调解引导技能,打造出一支覆盖登记、调解、帮扶全流程的“全科型”服务团队,为精准化解纠纷提供人才支撑。

围绕婚姻家庭矛盾“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目标,浏阳市“家事医院”通过主动“出诊”、规范“门诊”、联合“会诊”的分级分类服务模式,实现精准干预。依托基层网格动态摸排家庭矛盾隐患,建立重点家庭台账,累计开展婚育观教育、家庭矛盾调解公益课堂等活动超300场;在婚姻登记环节,对离婚当事人的调解引导率达98.9%,通过“离婚前8问”等创新工作法有效减少冲动离婚行为;针对复杂疑难案件,启动多部门联合调处机制,综合运用法律宣讲、心理疏导、困难救助等多元手段攻坚化解。

此外,浏阳市还健全排查预警体系,根据矛盾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干预;在调解过程中融合情理法,引入专业心理辅导改善家庭成员沟通模式,对达成的调解协议引导当事人进行司法确认,强化协议法律效力;同时建立定期回访机制,跟踪了解协议履行情况与家庭关系改善状况,防止纠纷复发,实现“疗后康复”的全周期服务。近年来,浏阳市婚姻家庭纠纷调和率年均保持在42%,成功修复了无数家庭幸福。

如今,浏阳市以系统化思维、专业化团队、多元化手段,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不仅为群众守护了家庭和睦,更探索出一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为全省乃至全国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浏阳经验”。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