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不是句号,是连接千年的破折号……”18日晚的长沙市少年宫大剧场内座无虚席,《沁园春·长沙》沉浸式戏剧诗乐会正在这里上演。从舞蹈《苍茫之问》到湘剧戏歌《沁园春·长沙》,从歌曲《潇湘红·中国红》到朗诵《此刻长沙》,一场跨越百年时空的对话成就“一首词,一部剧”的艺坛佳话,抒发“一座城,一群人”的湖湘情怀。
《沁园春·长沙》沉浸式戏剧诗乐会是《沁园春·长沙》创作100周年主题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出由长沙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教育局、市文旅广电局、市文联、长沙晚报社、湖南湘江新区宣传工作部承办,星辰在线执行,市少年宫协办,长沙歌舞剧院、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青苗艺术团、长沙市人艺朗诵团、红叶组合等参与演出。
“梅花奖”得主曹汝龙、周帆联袂演绎湘剧戏歌《沁园春·长沙》。均为 黄启晴 余劭劼 摄影报道
一场沉浸体验、掌声雷动的演出
“沉浸式”是诗乐会的一大特色。从步入市少年宫大门那一刻起,观众的打卡之旅就开启了,迎面而来的是各种《沁园春·长沙》的相关元素。
门口的巨型红色打卡装置、青绿色诗意角都吸引了众多观众合影留念。拍完照,手机别急着收起来,扫一下海报上的二维码,或品一品“风华正茂”新大众文艺创作活动的优秀作品,或看一看“看万山红遍”诵读传播活动的快闪视频,或学一学“行走的思政课”的精彩讲学。
步入剧场,总导演周固坚在台上等候已久。他热情耐心地教导大家如何使用座位上摆放的枫叶造型的氛围道具。总导演的一番话成功调动了大家的情绪:“一场演出要想获得成功,舞台上的表现只占一半。剩下的一半都要靠台下的你们,特别是大家的掌声。”
周固坚的话所言不虚。记者粗略数了数,一个小时的演出中,观众自发的大规模掌声就有五六回。特别是最后的谢幕,更是鼓掌声、欢呼声交织,一浪高过一浪。
像故事的主人公枫华穿过“时空隧道”、与当代小朋友相会的一幕就是演出的一大“名场面”,历史与现实交织,富有想象力与科技感,尤受好评。
“记得!你们的故事,你们的精神,刻在每一个星城人的心里!你看,这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历史的传奇,也焕发着新时代的光彩!”当枫华问起孩子们是否还记得百年前他们这一辈年轻人时,小朋友的回答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掌声雷动。
这一刻,百年前的枫华与百年后的孩子之间的界限消失了,如观众黄女士所说:“孩子们不曾参与百年前的历史,但未来将由他们创造。”这一刻,台上的演员与台下的观众之间的界限也消失了,如总导演所说:“我和在座的各位一样都是长沙人。这部诗乐会就是我们共同献给长沙的礼物。”
《百年正青春》里,机器人登场与真人演员的互动成为点睛之笔。
一台守正创新、诗情画意的演出
诗乐会以“序幕:苍茫大地·星火启程”“第一幕:百舸争流·信仰丰碑”“第二幕:万山红遍·此刻长沙”“尾声:风华正茂·青春以歌”为脉络,综合运用情景表演、声乐、舞蹈、湘剧戏歌、朗诵等多种文艺门类和3D视频、AI互动、机器人等科技手段,让观众在时空流转中感受信仰的力量与时代的变迁。
长沙学院的张同学告诉记者:“诗乐会元素多、节奏紧、本土名家云集,文化与科技的结合让老题材焕发新活力,令人眼前一亮。我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
第一幕中,两位“梅花奖”得主曹汝龙、周帆联袂演绎湘剧戏歌《沁园春·长沙》,古老的湘剧艺术变身符合当代审美的视听盛宴,广受赞誉。周帆说:“我们希望用一场最‘长沙’、最‘湘剧’的演出,带大家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诗乐会因诗词名篇而起,演出中也选用了大量新创作的诗词。第二幕中,散风创作、吕铭等朗诵的《此刻长沙》,就以优美动人的文笔、磅礴大气的文风吸引了所有观众。吕铭感叹:“从屈原到雷锋、从湘江科学城到马栏山,《此刻长沙》写出了我心目中的长沙,我能一字不落地全文背诵。”
有了诗,还得有画。3D视频的广泛运用,塑造了一个诗情画意的长沙。第二幕的情景表演《层林尽染》,将岳麓山爱晚亭的四季变化凝聚在不到一分钟的舞台上,美不胜收,令人心神向往。
“瞧!机器人。”尾声表演《百年正青春》,机器人登场与真人演员的互动成为点睛之笔,尤其受到学生观众的青睐。机器人一曲灵动俏皮的舞蹈,为整场演出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长沙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