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天心民生答卷③养老变“享老”,“四位一体”托起幸福“夕阳红”

2025-11-19 09:10
字体:【

【编者按】

收官“十四五”,民生“新答卷”。

“十四五”期间,长沙市天心区始终将民生“关键小事”作为区域发展的“头等大事”,用实打实的举措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从老旧危房“忧居”变“优居”,到老年食堂让“一碗热饭”暖到心坎;从优质学位扩容让教育更公平,到就业创业服务为梦想赋能……天心区以十大民生领域为着力点,用一个个鲜活故事、一项项具体成果,诠释了“民生温度”与“发展厚度”。

即日起,新湖南客户端联合“阁下天心”共同推出《“十四五”天心民生答卷》专栏,通过小切口、微视角,展示天心人用奋斗绘就的美好生活图景。

养老变“享老”,“四位一体”托起幸福“夕阳红”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肖霄 彭诗思

清晨的长沙市天心区裕南街街道长坡社区水利水电小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黄姐轻叩独居老人胡奶奶的家门。测量血压、闲话家常,屋内暖意融融、笑语不断。

这样的温情场景,正是天心区用心用情为老服务的生动注脚。

“十四五”期间,天心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四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格局基本形成。

截至2025年7月,全区共建成养老机构8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5家,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85个,建设老年餐厅17个,助餐服务点50个,建设家庭养老床位521张,全区养老总床位1904张。

【时代出题】

城市养老,回应老年人的迫切期盼

到2035年前后,我国将从中度老龄化迈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随着高龄、失能老年人群体持续扩大,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凸显,传统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广大老年人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期盼通过专业支持过上更有品质的晚年生活。

老年食堂

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推进、养老服务需求多元升级的新形势,基层政府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普惠性民生工程重点推进,致力让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看得见、摸得着。

地处长沙核心城区的天心区,60岁及以上的户籍人口为12.76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23.06%,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约2.7万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1.68万人。老年人数量多、增速快、占比大,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刚性增长态势。如何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聚焦辖区老年人的核心养老需求,推动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因地制宜打造城市养老服务新模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享、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成为天心区必须答好的民生考题。

【政府作答】

织密立体养老网,让老年人颐养无忧

“助餐送餐暖到胃里,高龄认证省心省力,居家改造护好安全,每一项服务都办到了我们心坎上!”这是老人们对裕南街街道养老服务的由衷称赞。

在天心区民政局指导下,裕南街街道以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构建起“一中心、多站点、全覆盖”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格局。依托“裕见爱”慈善帮扶品牌,秉持“机构进社区、服务进家庭”的服务理念,成功创建长沙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示范街道。

针对老年群体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街道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从“单一化”向“精准化、多元化”升级,织密织牢立体养老服务网络。

按照“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要求,街道通过“整街运营”模式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精准契合老年人“不离家、不离群”的养老诉求。采用“需求导向+资源整合+项目化”运作机制,涵盖生活照料、探访关爱、助餐助医、健康管理等31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让居家养老服务更精准、更精细。

11个社区分别遴选年轮康养馨家、银发族、国药福芯、南湖和睦等专业养老运营机构,培育并引入社会组织开展12个社区社工服务项目,组建“青春伴夕阳”“邻聚力”“居民幸福家”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凝聚起为老服务的多方合力。

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联动长沙市第三医院、南湖和睦医院、三真康复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服务辐射全街52个网格,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救助、公益义诊、健康体检、疾病预防等全方位医疗服务。

一键呼叫,服务直达。作为天心区首个引入“一键呼叫”智慧养老系统的街道,裕南街街道为291名重点服务对象提供健康监测、紧急救护、巡访探视等助居助安服务。建立居家养老定期巡访制度,通过“智能化改造+云平台”搭建,实现老年人居家安全动态化、实时化掌握。智能养老终端既便利了老人生活,也为街道“整体运营”提供支撑,有效提升了居家老年人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目前,街道11个社区建成并运营13个居家养老服务站、4家老年食堂,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及助餐送餐服务全覆盖。累计开展生活照料、探访关爱、助餐助医等上门服务超30000人次,提供健康管理及精神慰藉服务超3800人次,举办老年文化活动近1200场,让养老服务惠及更多辖区老人。

【百姓评卷】

独居不焦虑,专业服务送上门

养老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期盼、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的重要民生工程。社区老年生活过得好不好,裕南街街道的居民心中早有答案。

“风湿关节痛折磨我多年,在家得不到专业治疗,外面诊所收费高、路途远,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年过七旬的田奶奶说,听说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设了专业理疗服务,她立刻前来尝试。“外面做一次理疗起码要100多元,这里只要几十块钱,特别实惠。工作人员手法专业、服务态度也好,我常来做,关节疼痛缓解了不少。”

仰天湖社区老年餐厅采用“中央厨房+社区配送”模式,服务覆盖周边社区,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切实破解居家养老“最后一公里”难题。满意度调查显示,97.6%的社区居民认为“家门口的养老餐厅,让晚年生活更有温度”。

裕南街社区定期开设舞蹈课程,搭建起“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实践平台,让银龄岁月绽放别样光彩。“每周都盼着来上课,和老朋友们一起跳舞,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参与活动的王爷爷感慨道。

长坡社区的鲍奶奶家里装上了紧急呼叫器“云监护”设备,能实现异常情况实时预警。“有了这个‘安全卫士’,现在睡觉都踏实多了!”鲍奶奶笑着说。

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养老机构为补充,裕南街街道打造了集“医、养、康、餐、学”“五位一体”的养老模式。每日有问候、每周有探望、急事有响应,让辖区老人独居不孤独、养老变“享老”,在岁月静好中感受稳稳的幸福。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