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管家”精雕细琢,“绣”出城市新魅力@湖南日报

2025-11-19 06:19
字体:【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11月19日06版

王 茜 栗 稳

曾经杂乱的违规广告悄然消失,闲置空地改建为便民停车场,背街小巷愈发整洁清爽……如今漫步泉塘,道路更整洁、秩序更井然、公园更靓丽,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今年以来,长沙县泉塘街道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泉管家”品牌为抓手,持续提升管理精度与服务温度,将“品质家园、幸福家园”的愿景逐步照进现实。

泉塘街道辖区。

悉心养护,让城市有底色、更有韧性

“树枝修剪后,路灯亮了,开车视野也开阔多啦!”家住星悦社区的居民刘先生,为这一暖心变化而点赞。截至目前,街道已完成18个重点路段中10个片区的树木修剪,消除安全隐患60余处,还为21000多棵树木“穿”上白衣,助它们温暖过冬。

在这里,每一位参与城市管理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泉管家”。400多名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全部下沉网格,每周开展环境整治;5家物业与市政公司则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每处角落。辖区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携手扮靓家园。

今年以来,街道已开展“三灭”及登革热消杀310余次,清理楼道堆物5.8万处,清洗背街小巷4850余次,清除“牛皮癣”8.5万处,清运建筑垃圾500余车。

公厕,这个曾经的城市“短板”,也在悄然改变。街道辖区内35座站厕,通过社区与物业联动,全面消除了管理死角。另外,街道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案件高效联动处置。

如果说整洁街巷是城市的“里子”,那满城绿意就是最动人的“面子”。街道联合园林部门,常态化维护15座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和小游园,共清理辖区绿苔杂草10万平方米、修剪灌木2万平方米、补植行道树3500多棵、更新绿化带14万平方米、换植花卉超1.5万平方米。

泉塘公园。

严管善治,让城市有秩序、更有活力

“旧广告牌拆掉后,看着清爽多了!”家住泉塘社区的李先生,看到闲置广告牌被顺利拆除,不禁连连称赞。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针对群众反映的市容环境问题,“泉管家”迅速响应,展开专项治理。共清理违规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招牌200余处,拆除闲置废旧烟囱36个,拆除小区违建46处。

针对流动摊贩管理,街道开展联合整治行动107次,立案处罚205件。在“堵”的同时更注重“疏”,推动中茂城、新长海夜市完成备案,落实“五亮”规范经营。在泉旭社区新增一处疏导点,设置37个摊位,引导摊贩合法经营。

“请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燃气积聚。”这样的安全提醒已成为常态。街道通过多轮联合检查,累计排查1300余家餐饮门店,发现并整改隐患71处,组织燃气安全培训3场,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

工作人员在大屋路安装中央隔离石条,使得车辆有序分流。

停车治理,同样是城市管理的关键一环。泉塘二期大屋路加装400米中央隔离石条,扭转了车辆通行乱象;天华小学南门设置300米U型杆,县一中西门、泉塘中学东门共增加了650米隔离柱,解决了违停占道问题。

与此同时,街道更以“共建共享共益”模式,持续破解“停车难”。近年来,通过该模式新增、提质机动车位1400余个。泉睿社区运用此模式,在中国铁建国际城东门新建了一座430平方米的电动车棚。

细节赋能,让城市有颜值、更有内涵

城市治理,既要有大刀阔斧的格局,也离不开绣花针般的功夫。如今,这份“绣花功夫”正从地面延伸到空中。今年6月13日晚8时,一架无人机在螺丝塘路上空低空巡飞时,敏锐捕捉到某处拆迁工地疑似存在违规倾倒建筑垃圾问题。信息实时传回后,街道迅速联动相关部门开展蹲点伏击,查处一起违规倾倒行为。

如果说“无人机巡查”是城市治理的“空中眼”,那么对地面“边角地带”的改造,则体现出治理的温度与精度。小塘路与漓湘路交界处,有一段65米长的“断头人行道”。街道城管部门通过微改造,将其更新为一条带盲道的人行道,还增设24根隔离柱,补栽多种绿植,曾经的“城市斑点”变身为一处精致街角。

类似的“边角更新”不止一处。楠竹园社区枫树路曾因乱停车长期拥堵,街道运用“清、改、管、宣”四步工作法,将附近一处驾校闲置地改造为停车场。今年共对辖区21宗70亩闲置土地进行系统整治。

泉星物流园A、B区的老旧街巷经过“两清两建”综合治理,面貌焕然一新,带动泉星美食街客流量提升20%。同时,星港社区东业桥下运动公园也完成升级改造,成为居民热衷前往的运动休闲“打卡地”。

城市治理,既需大处着眼,更重小处着手,这些细节的改变,正悄然融入每个人的日常。

以情润城,让城市有品质、更有温度

作为“泉管家”队伍的中坚力量,环卫工人一直备受关注。初冬微寒,环卫工人柳金霞清扫完天华公园的落叶,推开工会驿站的门,进来喝水休憩。在这个两层小楼里,功能设施一应俱全,成了环卫工人们的“暖心站”。

环卫工人在工会驿站天华公园站休憩。

治理,从来不是单向的指令,而是管理者与居民之间的密切联动。街道、社区通过日常走访、居民议事会、部门联席会等多种方式,听民意、聚民智,在诸多城市管理难题中寻找“最大公约数”,让规则落地有声,也让执行带有温度。

在中茂城商圈,外卖订单密集,骑手们却一度为停车取餐发愁。社区主动对接交警部门,将中阳路9个机动车位优化为外卖车辆专用停放点。

在中茂城夜市里,残障摊主王先生过去因不熟悉管理规定,常与执法人员“躲猫猫”。行政执法队为他在夜市协调了一个固定摊位,物业为其适当减免管理费,为城市管理注入人文关怀。

温暖治理的力量悄然生长。海德公园小区里,“星锋·邻聚力”志愿服务队不仅主动参与环境整治,还定期收集楼道闲置花盆,并栽种绿植,持续为小区的“共享花园”增添绿意。

“星锋·邻聚力”志愿服务队收集闲置花盆栽种绿植。

这些看似微小的举措,正串联起城市治理中细腻而坚定的双向奔赴。眼下,街道正推进漓湘路(星沙大道-东八路)精美道路打造、城郊接合部综合环境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

城市管理千头万绪,靠的是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如今,“泉管家”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和“主人翁”。“我们将持续深化‘城乡品质提档年’行动,以有温度的服务、有精度的管理,让这里真正成为居民可感可及的幸福家园、城市形象的靓丽窗口、营商环境的响亮名片。”泉塘街道党工委书记田勇表示。

(本文图片均由长沙县泉塘街道办事处提供)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