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口腔医院:勇攀医学“高峰” 深耕三湘“立地”@湖南日报

2025-11-18 06:56
字体:【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11月18日09版

勇攀医学“高峰” 深耕三湘“立地”

——长沙市口腔医院守护全民口腔健康的担当作为

唐 璐 鲁银花

3月31日,省委书记沈晓明主持召开全省医学学科发展座谈会,擘画“顶天立地”发展蓝图,为湖南医学学科建设锚定方向、注入动能,夯实健康湖南建设的坚实根基。

“顶天”,是勇立行业潮头,锻造医疗服务“尖兵”、培育医学人才“高地”、攻坚科研创新“高峰”,在公立医院改革中扛起龙头引领之责;“立地”,是深扎民生沃土,做优专病诊疗主业,赋能基层医疗升级,奏响区域医疗协同发展的时代强音。

蒲公英青年先锋队。 本文图片均由长沙市口腔医院提供

作为全省唯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公立医院,“十四五”以来,长沙市口腔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一边攀登医学高峰,攻坚核心技术、培育名医名科,铸就口腔医疗“硬核实力”;一边推动资源下沉、构建专科联盟、打造紧密型医联体,让优质服务直达基层;更以一系列便民举措暖心惠民,用医者仁心书写守护三湘百姓口腔健康的时代答卷。

“顶天”攀高峰:

全力打造名医名科

六十五载砥砺耕耘,一甲子初心不渝。医院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持续推进“医教研防”四位一体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学科攀高”行动,推行“大学科制”,通过打造优势学科群、创新诊疗技术、构筑人才高地,构建“高峰引领、高原支持”发展新格局,全面推动口腔医疗服务能力升级,为三湘百姓口腔健康保驾护航。牙周专业、口腔科(急诊方向)、药学等8个专科已成功获批2025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培育)项目。

友谊路院。

在强化核心学科同时,医院着力发展颌面外科颞下颌关节、正颌外科等亚专科,扎实推进青少年口腔医学中心、数字化诊疗中心等8个特色平台建设,获批省级正颌外科示范基地,形成省、市、院三级联动、优势互补重点学科群。

为让老百姓享受到更专业全面的口腔诊疗服务,医院精心打造多学科联合会诊、治疗新模式,组建自体牙移植和意向性牙再植、麻醉科围术期、正畸科OSAHS等6个MDT团队,并开设重度牙周炎序列治疗、咬合重建、牙颌面畸形诊治多学科门诊,为提升疑难重症诊疗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技术创新是医院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长沙市口腔医院推进有组织的科研,遴选5个科研攻关团队,与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建立科研结对机制。五年来,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75项,获评新技术奖项20项;立项课题21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58项),发表高质量论文281篇(其中SCI41篇),获国家专利97项。

在医院儿童口腔医学中心,一项守护童真微笑的“护航行动”已安全运行十年。自2015年在省内率先引入儿童全身麻醉下口腔治疗技术以来,该技术已成功为近5000名低龄、牙科恐惧症及自闭症等特殊患儿解除病痛,创造十年“零事故”医疗安全纪录。

面对患者“种牙焦虑”,医院将“舒适化诊疗”理念贯穿全程。通过数字化技术精准控制,并结合多学科协作镇静镇痛方案,让患者在放松、无痛状态下完成治疗。“就像做了场美梦,全程没一点痛感!”患者张女士在体验后由衷赞叹。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已成为医院金字招牌。

医院深谙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托举”行动。近五年,新增职工188人(含博士9人),在职职工总数增至774人,其中高级职称129人,博士35人(含在读),遴选院级高层次人才26人、第二批“青苗计划”27人,人才梯队日益巩固。高层次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现拥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4人,省、市各级高层次人才9人,长沙市名医7人,初步形成“院有名科、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生动局面。

此外,作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湖南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院和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单位,医院不仅是湖南省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十四五”期间,培养博士13人、硕士101人,本科、住培、进修生600余人,住培结业率与执业医师首考通过率居全省前列;承办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委会和口腔药学专委会等高水平年会,吸引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参与,为医院持续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立地”惠民生:

促进优质资源下沉

“宝贝真棒!让阿姨看看哪颗牙齿最健康?”浏阳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里,长沙市口腔医院专家温柔为孩童做口腔检查,党员通过互动游戏传授护齿知识,这是长沙口腔医疗优质资源下沉的生动缩影。今年8月18日,两家医院签约口腔医联体,在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多领域建立联动机制,推动优质口腔医疗资源下沉惠及湘赣边,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福利。

梅溪湖院长沙市口腔专科联盟成立。

为将“立地”要求落到实处,多年来,长沙市口腔医院主动担当、系统谋划,聚焦口腔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组建医联体、开展巡回义诊、派驻专家下沉等多种形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

“十四五”期间,医院先后派出7支“科技特派员”团队深入乡村开展技术帮扶,多名医疗骨干参与援疆援藏工作,向省内基层医疗机构派驻帮扶医生37人,培养基层骨干20人,切实筑牢“百姓家门口的医院”服务根基,全面提升基层口腔健康服务能力。

2024年,针对社区口腔医疗“缺人才、少服务”、群众看病难,以及双向转诊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医院创新举措破解困局。与天心区在长沙率先共建紧密型口腔医联体,精心组建“蒲公英青年先锋队”。这支由56名青年医生组成的队伍,如同蒲公英种子,飘向天心区15个社区,在基层扎根生长。

“以前看牙去医院需要半小时车程,现在专家都来到家门口,足不出户就能解决牙齿问题!”天心区暮云街道暮云新村居民李大爷欣喜地说。截至目前,这支队伍已完成1.6万余人次口腔健康筛查,开展百余场公益活动,让5万余群众受益。

今年6月,“长沙市口腔专科联盟”正式成立。作为联盟发起者,医院联合49家省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立足三个“新起点”:构建上下联动、资源下沉分级诊疗新格局;搭建学术交流新平台、打造惠民服务新阵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推动联盟人才、技术同质化,医院自2018年起为成员单位开设多专业进修班,提升学员临床业务与疾病诊治水平;同时变“患者跑”为“专家跑”,派专家驻扎帮扶成员单位,参与学科管理、业务培训、远程诊断,带动本土专家成长,提升基层疑难重症诊治能力。“十四五”期间,医院专家团队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开展600余场公益活动,发放200余万份宣教资料,惠及40万余人,以实际行动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赋能,长沙市口腔医院用脚步丈量民生需求,让优质口腔医疗资源跨越山海、扎根基层,为全民口腔健康保驾护航。

“暖心”守初心:

让医疗有高度更有温度

如何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长沙市口腔医院用行动作答。近年来,医院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精进专科技术同时,深耕便民服务创新,通过推出异地患者加号窗口、构建全时段诊疗体系、打造童趣化儿童诊疗场景等举措,切实提升患者就医便利性与舒适度,让医疗服务既有“技术高度”,更有“民生温度”。

“我在长沙探亲期间,牙齿疼得厉害,网上挂不到号,直接来到长沙市口腔医院,竟然凭车票挂上专家号!”近日,来自深圳的李先生在长沙市口腔医院五一路院区,通过新设立“异地患者加号窗口”顺利就诊,为这项贴心服务点赞。

李先生的经历,是长沙市口腔医院应对异地患者持续增长、破解“临时就医难”的一个缩影。为解决外地病友“挂号难、看病难”的痛点,医院创新推出“异地患者加号窗口”服务。凡持有2日内有效火车票、飞机票等交通票据的异地患者,均可申请办理当日加号。同时,医院通过整合收费与医保窗口,实现了挂号、缴费、报销“一站式”办理,让异地就医不再“来回跑”。

“上午上班时牙忽然疼起来,好在医院午间门诊开着,让我顺利看上病。”在银行工作的朱微亲身体验医院延时服务的便利。

针对上班族、学生等群体“工作时间没空看病”的普遍难题,自2024年12月起,长沙市口腔医院创新构建“全时段诊疗”体系,在友谊路院区、新大新门诊部等重点科室率先推出午间、晚间门诊。此举打造了“午间专家坐诊、晚间专科服务、夜间急诊守护”无假日医疗闭环。据统计,该服务已累计接待患者超2万人次,满意度超过90%,其中七成以上为上班族与学生,切实将服务延伸至“八小时之外”。

如何让年幼的孩子不再恐惧看牙?医院儿童口腔医学中心交出一份充满创意与温情的答卷。

走进中心,消毒水的气味被满眼的童趣与活力取代。昔日候诊厅已华丽变身为梦幻“积木王国”,孩子们可以自由搭建安全环保的积木墙,或在AR互动游戏中学习护牙知识。“治好牙是基础,更要从小根植爱牙护牙意识。”儿童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徐树森介绍,中心将健康科普深度融入环境与流程,通过“微笑诊间小课堂”和AR闯关游戏,将候诊时间转化为生动的知识获取过程,成功将儿童看牙的“恐惧体验”扭转为一段探索健康的“快乐旅程”。

一系列有温度、有创意的服务创新,回应着群众的就医需求,让医疗服务既“顶天”于技术精进,更“立地”于民心所向。

“布局”筑高地:

建设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

在长沙市口腔医院(梅溪湖院区)项目现场,三栋塔楼拔地而起,塔吊高耸,工程车辆穿梭,施工人员忙碌作业,一派火热建设景象。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目前正处于室内精装修和医疗专项施工阶段,预计2026年6月试运营。作为“健康长沙”PPP项目重要组成,这座新院即将填补河西无公立口腔专科医院的空白,让河西市民实现“看牙不过河”的心愿。

梅溪湖院(效果图)。

此前,长沙优质医疗资源多集中于湘江以东老城区,河西口腔专科医院资源长期空白。2023年,长沙市口腔医院启动梅溪湖院区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6万平方米,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将对标“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标准,打造口腔疾病疑难重症诊治、科研教学和临床试验研究等多个中心。

“十四五”期间,长沙市口腔医院加速推进区域医疗布局,先后建成新大新门诊部、启用友谊路院区科教楼、修缮五一路院、改扩建星沙门诊部、投用八方门诊部,月亮岛门诊部也即将启用。梅溪湖院区运营后,将在全市构建起“一院三址、多点布局”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千万市民提供更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

面向“十五五”,长沙市口腔医院将锚定“建设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奋斗目标,从“省内领先”向“中部领先”跨越、朝“全国一流”迈进,努力实现人民满意、口腔特色、全国一流医院的发展愿景。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