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11月18日06版
破局焕新启新程
——宁乡市以巡视整改之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李重臣 周 佳
十二届省委第五轮巡视期间,省委第六巡视组对宁乡市开展巡视并反馈意见。这份反馈既为宁乡锚定了政治建设的“坐标基准”,更铺就了其优化经济结构、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台阶”。
楚沩大地风正劲,整改攻坚启新程。宁乡市委以高度政治自觉和强烈使命担当,将巡视反馈问题作为精准发力点,以巡视整改为镜、为尺、为阶,将反馈问题变为破局钥匙,把整改成效熔铸为发展动能。
如今,这座兼具千年青铜文脉与现代产业荣光的城市,正以巡视整改为契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的精彩答卷。
工业强基:链式整改激活产业 “新引擎”
今年6月,中伟集团旗下湖南中伟新能源以110亿估值再次上榜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公司牵头的“宽温域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研发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湖南“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牵头成立的“湖南省新型电化学储能材料创新联合体”入选湖南省科学技术厅“2024年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企业名单”,成为湖南省2024年度15家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项目之一;公司核心产品之一四氧化三钴填补了4.5伏以上高电压技术的行业空白,出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
中伟新能源产业园。
“湖南中伟新能源是一家‘土生土长’的宁乡企业,从项目增资扩产的用地审批到关键技术攻关的政策扶持,离不开宁乡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他们的‘股东式’服务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 中伟新能源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中伟新能源2017年落户宁乡,现已实现镍系、钴系等材料体系全覆盖,成为湖南首家产值过百亿的先进储能材料企业。
这是宁乡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结果,更是宁乡以巡促改,将巡视反馈问题作为精准发力点,将整改过程转化为破解发展瓶颈、提升治理效能、推动工业智能制造向纵深发展的强大动力的成效彰显。
针对省委巡视指出的先进制造业引育不足等问题,宁乡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整改专班,由主要领导牵头挂帅,以储能产业为突破口,打响产业链整改提升攻坚战。深入实施“八个倍增计划”,系统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五好园区等工作;大力实施“三友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优化“基金+招商”联动,推动海信、晶瓷新材料等一批重特大项目落户宁乡,新引进产业项目298个,合同引资869.11亿元,“校友回湘”招商引资落地金额居全省第一。
针对巡视反馈助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有短板的问题,宁乡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双向奔赴”。2024年,完成R&D(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47.28亿元,增长22.3%,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23.23件。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94家,全市各类创新平台总数达351家,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数量居全省县(市)第一,成功上榜2024年中国产业研发竞争力百强县(市)。深入实施“科创桥计划”,宁乡全市研发人才总量达1.4万人,同比增长8.6%。
对照巡视指出的营商环境有待优化问题,宁乡创新推出产销对接、宁企出海、房产助销等20项特色服务工作,常态化开展“书记企业直通车”“市长企业接待日”等活动,精准化推进“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300余个。
2024年,宁乡净增经营主体1.6万户,同比增长9.23%,连续2年入选全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并作为湖南省唯一获奖的县级市(区),获评“2024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
今年4月,宁乡发布“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直指企业发展的痛点与堵点,为全市经济“加速跑”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
今年4月底,按照中央有关精神,在省市指导下,宁乡经开区和宁乡高新区两大国家级园区实现整合,达到“1+1>2”的改革效果。依托国家级园区多年的深厚积累,以及产业项目源源不断的聚集,金洲新城“双链+双式”格局进一步形成,“三链两群”产业体系不断壮大,智能制造迎来蓬勃发展。储能材料产业规模全省第一,建成全国前列的闭环产业链条。10月,宁乡市智能家电产业成功入选“省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矿山机械产业跻身“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对象”。
“我们将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紧密结合,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不断巩固拓展整改成效,坚定不移地走好工业强市之路,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的新篇章。”宁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宁乡市委书记张作林的话掷地有声。
城市拓新:空间重构绘就新城 “新画卷”
当前,在连接宁乡和长沙的“走廊”上,人流、物流、资金流不断汇聚,一切都铆足了劲:交通在畅达,项目在汇聚,产业在发展,公园在生长,绿道在延伸,“新城”在崛起……
建设中的发展路大桥。 (本文图片均由宁乡市委巡察办提供)
这便是金洲新城。这座冉冉升起的现代化新城,是湖南全面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重要支撑,是长沙推动市域一体化、构建“一体两翼”总体格局的重要载体,宁乡实现“建设省会副中心、挺进全国前十强”发展目标的主抓手。
针对省委巡视指出的金洲新城建设进度不快等问题,为建设好金洲新城,宁乡高起点谋划:金洲新城规划总面积303平方公里,涵盖六个乡镇(街道)、宁乡经开区及高铁新城;核心区面积35平方公里,呈U字形结构,呈现“背靠宁乡、面向长沙、张开双臂、拥抱未来”之势。至2035年,实现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50万人以上,全力将金洲新城建设成为“智造新城、生态新城、未来之城”。
市委市政府实行主要领导重点调度、指挥部跟踪调度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审批服务、环境维护等重点问题,推行项目“五制”管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2024年以来共铺排重点项目90多个,累计完成投资350多亿元。
如同人之生长要先强筋骨,城市生长也要先拉伸交通骨架,拓展城区空间。宁乡市委市政府根据“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初成型”的时序目标,着力构建“两长两纵两横两路”综合交通网。目前,滨江路、沿河北路、华强北延线、玉潭东路、沩东大道等“两纵两横”竣工通车。作为综合交通网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大桥,不仅是东城组团与宁乡经开区联系的交通要冲,更是城区东南部的重要城市主干路。大桥现正在进行主塔施工,预计2027年1月完工后,这道横跨沩水的“长虹”将成为城市新地标。
重点产业中的星邦国际智能制造城竣工投产,先进储能材料、楚天科技高分子产业园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网启用,狮子山水厂等配套项目即将投入使用。
一座城市的发展,既要乘风破浪,统筹全局的“大手笔”,也要精雕细琢,积极关注普通人的“小目标”。金洲新城还布局建设了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时代阳光产业园等一批教育、医疗、物流、文旅项目。其中,去年正式成立和建设的长沙文创艺术职业学院,是湖南省唯一以“文创”命名的高职院校,现有在校生近万人。
一片充满希望的投资沃土,一个智造崛起的开放高地,一座宜居宜业的璀璨新城,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民生暖心:用心用情点亮幸福 “新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在“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论坛”上,宁乡再次入选“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成为连续三年蝉联这一“幸福”荣誉的县级市。
针对巡视反馈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明显”等问题,宁乡不断调优全市教育规划布局,协调推进29所乡村小规模学校整合,提质改造学校6所,扩充优质学位4180个,有力缓解城乡学位短缺问题,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同时出台《宁乡市薄弱学校补短板三年行动方案》、《宁乡市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工作方案》和《宁乡市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实施农村薄弱学校硬件补短板工程与优质师资培育及调配工程,让优质教育的阳光洒满城乡每一所学校。
今年暑假开学季,宁乡市长黄滔主持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空调进教室、学生宿舍,为师生送清凉”专项工作,在宁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教室和学生宿舍全部安装空调设备,惠及城乡120余所学校和10万余名师生。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近年来,宁乡在保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聚焦群众所盼、发展所需、安全所系,坚持以就好业、上好学、就好医、住好房、出好行、养好老“六个就近”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导向,成为“幸福宁乡”最生动、最具体的诠释。
从前,宁乡每年劳务输出超过了30万人。如今,宁乡实现就业人数达21.3万人,常住人口净增流入近5万人,昔日打工“候鸟”纷纷返乡“筑巢”,全国各地人才也不断来宁创(就)业定居。“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快发展、慢生活”的“宁乡式”幸福正一步步具象化。
就近出好行成为宁乡老百姓幸福生活的标配。随着长宁快线、长吉高速建设的推进,宁乡即将建成“城区15分钟进长沙、乡镇15分钟上高速”的便捷交通路网。
宁乡还将养老纳入十大民生实事,把社区养老整改作为“民心工程”头号任务,以养老服务整治专项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让“老有所养”更有品质、更有尊严。
目前,宁乡有养老机构35家,养老床位总数达4003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688张;建立起遍布城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为不同需求的银龄群体构筑起多元化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同时,创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都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真正实现“医养康护”一体化。
今年1-9月,宁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5亿元,同比增长6.1%,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均居省市前列。“巡视整改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一阵风’而是‘持久战’,要落实‘地毯式’‘滚动式’整改要求。”张作林说,宁乡将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发现、治理,再发现、再治理,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切实把整改成果转化为全面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推进“工业强市 幸福宁乡”建设的新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发展贡献更多的“宁乡样本”。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