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加”为幸福“再加码”

2025-11-17 07:43
字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王茜 通讯员 栗稳 罗银辉

“下次我还来社区‘学习加油站’学习,既增长了知识,还交了朋友。”长沙县泉塘街道丁家岭社区居民陈女士表示。近年来,丁家岭社区持续深化“和合丁家·幸福到家”党建品牌,创新推行“家和加”工作法,有效激活了社区治理的新动能。

该工作法以“家”为坚强底座,织密共建共治的“家园治理网”;以“和”为稳固支撑,织牢平安和谐的“和合平安圈”;以“加”为活力源泉,打造便捷高效的“服务加油站”,全面推动社区治理提质增效,让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门口升级。

社区在国储五七九小区凉亭组织召开网格议事会。

织就“家园治理网”,共筑幸福家

丁家岭社区辖区面积1.07平方公里,涵盖5个住宅小区,有5所公、民办学校以及30余家企事业单位,总人口11700余人。

社区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共与15家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通过依托网格化管理,将辖区划分为6个网格,统筹配置近300名力量,包括党员(含共建单位)、网格员和社工,设11名网格长,由党总支书记担任总网格长。社区真正实现“一网统管、一格统筹”,织就了一张响应及时、覆盖全面的“家园治理网”。在这张网中,每一位参与者不仅是管理者,更是“家园守护者”。

51岁的邓斌与78岁的母亲相依为命,靠两间小店维生。多年前因交通事故失去右腿,他曾一度消沉。社区的持续关注如一缕微光,照亮了这个沉寂的家。社区相关负责人多次奔走,协助对接部门单位、办理手续,最终让小店顺利运营。

社区网格员上门走访看望邓斌,倾听其需求。

邓斌和母亲还患有严重拇外翻,行走困难。网格员黄睿睿迅速联动星沙年轮医院党支部,为他们争取到免费治疗——这个家庭,再次迎来曙光。

温暖也在其他网格延续。“郑嗲嗲,最近身体好些了吗?”党员社工、“护老联盟”志愿者粟娜轻叩房门,带着熟悉的微笑走进屋。78岁的老党员郑铁钢因中风行动不便,与妻子相伴生活。粟娜将二老的情况牢牢记在心上,定期上门探访。

这些片段,正是丁家岭社区“家园治理网”联动机制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社区党员与网格员累计收集社情民意200余条,高效解决实际问题60多件;“护老联盟”志愿服务队与42名高龄、行动不便老人结对,累计提供助医陪护、心理疏导等服务超320次。

织牢“和合平安圈”,守望邻里和

在楼盘多、企业多的丁家岭社区,一张以平安为底、和谐为线的“和合平安圈”正悄然织就。面对国储五七九、学府佳境等老旧小区老年人多、设施渐老的问题,党支部推动物业、居民三方协同,从建强微型消防站、培育应急志愿服务队、常态化组织演练宣传方面着手提升安全感。

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清理楼道、自觉遵守“电动车不上楼”,物业也持续排查隐患,共同筑起一道坚实的“家园防火墙”。这份守护不仅有温度,更有实力见证。在今年长沙经开区社区微型消防站技能比武中,丁家岭社区与铁航学校组成的代表队,以总分第一夺冠。

安全之外,丁家岭社区更致力于让“和”的种子在邻里间生根发芽。社区综治中心的“和合调解室”汇聚了社区书记、退休干部、民警和法律工作者,以一杯清茶暖场,耐心倾听、分开疏导、双向沟通,逐步形成“茶香调解三步法”。茶香中,许多矛盾悄然消融,笑容重新回到居民脸上。

如今,这套方法已在各类纠纷中推广。社区还建立起“纠纷预警台账”,力争早发现、早介入。随着高校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加入,调解工作更注入了新的“和合力”。

此外,社区通过“邻里和议事会”定期邀居民共商家园事,联合15家共建单位开展环境整治与安全隐患排查。在这里,每一位居民都能在这片和睦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宁与归属。

打造“服务加油站”,赋能民生加

丁家岭社区的“服务加油站”正悄然拓展着服务的半径。学习、健康、能量、便民、民生五个特色站点如五盏明灯,照亮居民日常,让温暖在家门口持续“升温”。

社区党建专干为老党员刘家琮“送学上门”。

设置“学习加油站”。精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线上设置“每周一学”“码上答题”,线下为流动党员配备联络员,共为7名年老党员开展12次“送学上门”活动。同时,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农家书屋全面开放,为企业员工、居民及青少年提供学习交流空间,努力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型社区。

打造“健康加油站”。社区党总支积极联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轮骨科等力量,累计开展集中义诊5次,把优质健康服务直接送到居民身边。同时,社区携手养老机构共同组建“医养结合”服务联盟,为重点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化的上门照护服务。此外,已有46名老人成功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切实推动医疗资源下沉。

推出“能量加油站”。社区联合高校开展反电诈、禁毒、消防安全等主题宣传活动32场,织密安全“防护网”;“帮代办”服务队共为22名特殊群体提供45次精准帮扶,以暖心服务传递邻里温情;此外,社区还积极联动志愿服务队,在丁家小学等校园周边开展护学,守护学子上下学安全。

建立“便民加油站”。面对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社区组织物业、业主代表现场勘察,迅速安装了5组充电桩,“现在充电方便多了!”豪都新天地居民李浩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此外,社区还将义剪、磨刀、义修等多样化的便民服务直接送到小区,今年累计开展活动5次,让贴心关怀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夯实“民生加油站”。一方面,学府佳境小区水改工程取得关键进展,管网及低层改造均已完工;另一方面,湖南警察学院湘安厂宿舍在完成改造后,成功建立起由社区、校方与党员志愿者协同的长效管理机制。这些举措正让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