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馆融汇书画花艺 非遗在此可触可感
长沙县安沙镇湖湘插花非遗花艺馆升级为墨韵花香艺术馆,拓展小院经济发展新场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王茜 通讯员 阮霖浩
千年墨韵在宣纸上氤氲流淌,自然花枝在匠心巧思中定格重生。11月13日,记者走进长沙县安沙镇墨韵花香艺术馆,承载着东方智慧与生活美学的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书画与湖湘插花艺术,在此相遇、对话、交融。
今年7月,安沙镇将原有的湖湘插花非遗花艺馆提质升级为墨韵花香艺术馆。均为阮霖浩 摄
从插花艺术的“一枝独秀”到书画与花艺的珠联璧合,这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今年7月,安沙镇将原有的湖湘插花非遗花艺馆提质升级为墨韵花香艺术馆,通过一场精彩的“美学实验”,成功实现了这一跨越。
步入艺术馆一楼,“湖湘花艺第一人”、湖南省花卉协会插花花艺分会会长黎佩龙正向游客细致讲解每件插花作品,娓娓道来中国插花的悠久历史;移步二楼,杨炳南、熊大炎、雷百鸣等知名书画家及长沙市企事业文联的精品力作令人目不暇接。书画与插花作品气韵相融,让观众仿佛步入画中,沉浸式体验东方美学的深邃意境。
湖湘插花艺术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非简单花卉堆砌,而是以枝、叶、花、器为载体,融汇园艺、文学、美学、哲学于一体,营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之美。中国书画则以笔墨纸砚为媒介,是流淌千年的精神图谱,不仅是技艺的锤炼,更是哲学思想与人文情怀的直观表达。
墨韵花香艺术馆致力于探索书画与插花两项非遗艺术的深度对话与创新融合。
墨韵花香艺术馆作为独特的文化平台,致力于探索书画与插花两项非遗艺术的深度对话与创新融合。精心策划的主题展览,将经典书画名作与依其意境、色彩、构图量身创作的插花作品并置呈现,使平面的墨色在三维空间中焕发新生。
值得一提的是,该艺术馆也是安沙满“院”生活计划中“非遗小院”升级改版的实践案例之一。依托“小院+N”发展模式,艺术馆与本地花卉、餐饮、农庄等业态实现跨界融合,拓展小院经济发展新场景。今年“五一”和国庆假期,已为全镇带来30000人次的客流量。
“湖湘花艺第一人”、湖南省花卉协会插花花艺分会会长黎佩龙正在制作插花作品。
近期,长沙县首届亲子欢乐跑暨秋之韵花艺主题活动将于11月15日在安沙镇花卉产业示范园举行。墨韵花香艺术馆已准备3000余盆精品菊花和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插花作品,迎接游客到来。届时,参赛家庭和游客既可欣赏千姿百态的菊花,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可参与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体验美好生活氛围。
“我们通过‘活动+产业+场景’的模式,全力推动安沙满‘院’生活计划落地见效,进一步拓展文旅消费新空间。”安沙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打破辖区各产业间的融合壁垒,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初冬时节的安沙,一丛丛菊花在暖阳下盎然绽放,墨色与花影相互交织,笔触与枝叶轻声共鸣,构成一幅动人的诗意画卷。本次秋之韵花艺主题活动将持续至12月中旬,建议市民错峰游园,同时呼吁大家文明出行,共同维护良好的游览环境。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