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晗
“叮!今晚的MVP已生成!”11月10日晚,湖南大学篮球馆内,大学生李哲刚投进一记绝杀三分,手机里就弹出一条来自“球秀APP”的推送。点开消息,AI剪辑的15秒短视频里,他起跳、出手、球网翻涌的瞬间被精准捕捉,配上动感配乐,堪比NBA赛事集锦。
这不是专业摄制团队的杰作,而是长沙本土企业湖南球秀体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球秀体育”)最新研发的球秀ShootzQ1实现的,用AI技术为普通球友打造的“球星待遇”。
今年10月底,球秀体育举行全球发布会,正式推出首款C端产品“球秀ShootzQ1”,将AI捕捉技术从专业场馆延伸到家庭场景,标志着企业从B端服务向C端消费市场的跨越。
“球秀ShootzQ1”通过AI技术自动追踪篮球轨迹,实现全场跟拍,一键生成高光集锦,并可在赛后提供得分、篮板等专业数据报告。
赛场高光秒速生成,AI“球搭子”带来全民惊喜
在体育产业迈向7万亿规模的战略背景下,球秀体育以“AI+体育”的创新模式,在湖南数字体育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这个由90后长沙伢子苏行带领的团队,仅用三年就实现合作场馆超2000家、覆盖168座城市,App用户突破500万,同类赛道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用科技重塑了大众体育消费的新体验。
球秀体育的创业故事,始于一次博士团队的“跨界碰撞”。
2022年,从美国求学归来的苏行在中南大学攻读博士期间,结识了一群既懂人工智能又爱运动的伙伴。“体育产业前景广阔,加上AI风口,是趋势上的趋势。”苏行将多年积蓄与筹集的3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携手团队在长沙洋湖的两层小公寓里,开启了“让科技赋能体育”的创业之路。

选择篮球作为突破口,源于团队对运动场景的深刻洞察。“篮球精彩瞬间多,但人工跟拍成本高、效率低,年轻人的分享需求一直没被满足。”苏行介绍,团队依托中南大学的科研优势,将计算机视觉技术与体育场景深度融合,研发出专为运动场景设计的AI模型——通过在球馆安装智能摄像头,结合每秒数百帧的动作捕捉算法,无需人工操作就能自动识别进球、助攻等高光时刻,球赛结束即生成个性化短视频。
这项被苏行比作“篮球场上美颜相机”的技术,迅速点燃了年轻群体的运动热情。数据显示,球秀App的使用高峰集中在每晚10点至12点,“很多用户打完球洗完澡,就躺在床上回看自己的精彩瞬间,要么独自回味,要么配着‘今晚MVP非我莫属’的文案分享到社交平台。”苏行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平台AI生成视频数已超数百亿条,这些数据构成了企业难以复制的“技术护城河”。
科技产业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激活体育生态
从十几人的小团队到100多人的规模,从公寓办公到入驻中电软件园整层办公楼,球秀体育的成长离不开湖南良好的创业生态。“较低的生活成本、丰富的高校人才资源,还有对科技企业的政策支持,让我们能专注技术研发。”苏行感慨道。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球秀体育的实践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注脚——当AI技术的科技创新成果与体育消费场景的产业创新需求精准对接,这种“科技+体育”的融合不仅提升了运动记录的效率,更以个性化体验激活消费活力,让创新价值渗透到产业末端。

“数字技术正引领体育产业催生新的增长极。”湖南正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正斌看好这一赛道。如今,球秀体育的业务已走出国门,拓展至新加坡、美国及东南亚市场,今年营收预计突破1500万元。
“我们的目标是冲击1000万会员,成为这个领域的‘巨无霸’!”谈及下一步的打算,苏行信心满满,“不仅限于篮球,我们还要把AI技术延伸到更多运动场景,让这条产业链上的参与者共同受益。”
在湖南以数字驱动构建群众体育新生态的进程中,这个年轻的湘籍团队,正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为驱动,用代码和数据书写“体育+科技”的融合发展新篇章。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