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支教展风采,红色乐韵润心田
——长沙市天心区支教教师助力邵阳县音乐“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举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7日讯(通讯员 廖玲)近日,“同课异构探教法,红色乐韵育初心”主题音乐教研展示活动,在邵阳县塘渡口中学多媒体教室举行。活动由长沙市天心区支教队、邵阳县教育局与塘渡口中学共同举办,特邀雅礼外国语学校音乐名师廖玲老师主持教学团队,展现了天心支教力量在推动区域美育共建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活动以“音乐路上的长征故事”为教学主线,聚焦红色音乐教育的课堂实践与教学理念创新,塘渡口中学教学部部长陈贵平主持启动仪式。
来自长沙支教团队的廖玲老师呈现了一堂富有创新意义的示范课《十送红军》。课程以“听、唱、演、赏、诵”五步联动为主线,巧妙运用长征短视频、AI互动“小红军阿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他们与红色历史的距离。课堂上,她引导学生赏析《十送红军》的深厚情感,学习赣南客家方言与特色节奏,在电子琴的伴奏下深情演唱核心片段。特别是在情境演绎环节,学生们分组模拟“乡亲们送别红军”的场景,生动诠释了“军民鱼水情”,师生双向评价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审美与表达能力。课程还创新性地融合美术学科,通过赏析长征油画并匹配音乐,深化了学生对“艺术通感”的理解。课堂在师生齐诵《七律・长征》的豪迈气势中达到高潮,长征精神在音乐与文学的共鸣中得以传承。这堂课打破了学科壁垒,成功地将音乐技能培养与红色文化熏陶、家国情怀培育融为一体。
《十送红军》课堂教学,学生们聚精会神。
展示课后,研讨活动接踵而至。在“同课异构”说课环节,塘渡口中学杨艳武老师和张进敏老师分别就《十送红军》《情深意长》《胜利会师》展开差异化教学设计分析。廖玲老师则进行了细致的教学自评,分享了其以情境化、跨学科方式构建情感教学闭环的湘艺版新教程理念下的创新设计思路。在互动交流中,与会教师踊跃发言,分享听课感悟,探讨教学疑惑,现场研讨氛围热烈而深入。天心区支教队成员全程参与,与本地教师进行了充分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
教研研讨环节,与会教师互动交流,分享教学心得。
总结环节,邵阳县教研员张文星老师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未来深度挖掘红色音乐资源、提升音乐课堂育人功能表达了期待。塘渡口中学王强校长以“共研·共学·共享”为主题进行总结,充分肯定了支教老师带来的新理念、新方法及其产生的积极辐射效应。
“此次由我们支教老师深度参与并引领的教研活动,是长邵教育协作的一次生动实践。它让长征历史在音乐中变得可听可感,让美育的种子在革命老区生根发芽。我们期待将这种有效的教研模式持续推广,助力邵阳县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长沙市天心区支教队队长王小兰表示。
教师代表合影留念
此次由长沙市天心区支教队助力推动的音乐“同课异构”活动,不仅是学科教学的一次精彩绽放,更是省城支教力量在县域教育中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典范。它成功地将优质音乐教育资源引入县域,通过团队共建、课堂示范、专题研讨,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赋能提升。未来,天心区支教队将继续秉持“共研、共学、共享”的理念,以课堂为谱,以匠心为弦,与邵阳县教育同仁一道,共谱以美育人、向美而生的时代交响,让红色旋律与美育之光共同照亮孩子成长的道路。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