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7日讯(记者 彭诗思 通讯员 戴春兰)近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教育技术创新发展与应用成果大会”上,长沙市天心区青园梓枫小学申报课题《基于SEED平台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与贯通培养路径研究》(立项编号:2025SEED197),获评教育部公布的国家级“优秀课题”。

据了解,此次获奖课题依托SEED平台构建了“数据驱动、多阶贯通、动态优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其同名核心成果已在前期举办的“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上获评年度优秀案例。

SEED平台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导开发,用于多维度评估学生的学业、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平台,覆盖课堂表现和课外活动等场景。该模式通过平台实现对学生创新潜能的早期精准识别,破解传统培养中“识别滞后”的痛点;同时设计小初高贯通式培养课程与实践项目,建立学生动态成长档案及个性化资源推荐机制,有效解决了“学段割裂”导致的培养断层问题。
“学校以SEED平台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精准识别出想做、敢做、能做的‘青枫少年’。” 青园梓枫小学校长、该课题负责人宋毅萍介绍,学校通过特色课程、社团活动、主题实践等多元载体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构建跨学段课程体系,助力学生找到真正热爱的领域、追逐梦想,实现全面成长。
她透露,学校将根据SEED平台的第二次评价反馈,进一步优化培养策略,提炼标准化的识别模式与培养范式,建立个性化培养案例库,为全国中小学早期创新人才识别与培养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