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三解”工作法,破解安置小区治理难题

2025-10-27 15:50
字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王茜 通讯员 栗稳 闵桂君

“以前在小区里开车得‘抢道’,车辆停得横七竖八,现在道路畅通、停车规范,住得特别踏实!”家住长沙县泉塘街道泉旭社区泉塘二期安置小区的李先生,谈起社区新变化,语气中满是欣慰。

这个曾经困扰居民的开放式老旧小区,过去停车混乱、安全隐患多、商户纠纷不断。如今,通过疏堵结合、共管共治、多方联动的方式,小区实现了从“问题频发”到“和谐宜居”的美丽转身。

改变的背后,是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和美泉旭 同心自治”党建品牌为抓手,运用“用心解题、真心解忧、暖心解难”的“三心三解”工作法,在基层治理的“责任田”中持续深耕、精细打磨的结果。

社区书记柳青(右二)和泉塘综合行政执法队员在大屋路巡查。

用心解题,疏堵结合治痛点

泉旭社区辖区内包含三景华御、旭辉华庭住宅小区及泉塘二期安置小区,现有商户400余家、常住人口超9000人。其中,泉塘二期因建成年代较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成为社区治理中情况最复杂、难度最突出的重点区域。

“800多米长的路要开10多分钟!”——这已成为泉塘二期大屋路附近居民每天的出行写照。

大屋路作为连接2个安置区、3个楼盘小区和1所高校的重要通道,虽全长仅800余米,日均车流量却超4000台次。由于周边居民构成复杂、流动性大,部分居民和消费者为图便利随意停放车辆,导致违停现象频发,道路交通秩序维护面临较大压力。停车问题12345热线单月相关投诉量曾高达20余条。

“安置区整治的首要任务就是大屋路的交通秩序。”社区党总支书记柳青道出关键。面对这一治理难题,社区党总支以“和美泉旭 同心自治”党建品牌为核心,广泛凝聚各方合力,带动党员、网格员迎难而上,深入排查走访,制定问题清单。

柳青积极联动街道城管、行政执法等部门共商对策,推动形成协同整治方案。通过集中清理“僵尸车”,并在道路中央设置320米隔离石条实现车辆分流,有效恢复了道路通行秩序与安全。

为持续巩固治理成效,相关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社区同步组建“美好家园”巡逻队,开展交通文明劝导与安全隐患排查。通过构建“网格化管理+部门联动+志愿服务”共治体系,推动大屋路从拥堵混乱向畅通有序转变。

真心解忧,共管共治聚合力

“李奶奶,楼道里堆纸箱不安全,咱们得注意防火啊!”在安置小区,这样的“敲门提醒”已成为常态。

由于没有物业管理,社区主动扛起了安全管理的责任,通过积极发动党员参与基层治理,汇聚群防群治力量。退役军人党员曹建国便是其中一员。他热心社区事务、人缘好、情况熟,和几位老党员一拍即合,自发组建起一支消防安全宣传队。他们每天利用空闲时间,走家串户发放宣传单,耐心讲解消防知识,成了小区里的“流动安全课堂”。

志愿者曹建国(右二)、吴正秋向商户发放消防安全宣传折页,上门入户宣讲。

“平时只是巡逻走访,关键时刻真能发挥作用,前段时间就成功处置了一起初期火情。”曹建国的话语中透着自豪。

近年来,社区借助农安房公共安全提升工程契机,为泉塘二期49栋楼共计配备近300个灭火器,实现每个单元全覆盖;新建5座微型消防站,并建成600余平方米电动自行车棚,可满足200余辆电动车停放需求。针对沿街“五小门店”特点,社区还统一安装防火分隔门100余个,构筑起立体化消防安全防线。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安置小区还引入了“智慧消防栓”,每个消防栓都配有专属二维码“身份证”,通过“智慧消防”App实现实时监测,一旦异常立即报警。过去靠人工巡查需要数月才能覆盖的区域,如今在后台一目了然,为消防用水安全添上了一道“智能防线”。

“消防设施全面更新,安全提醒天天响起,住在这里真是非常有安全感!”在安置区住了十多年的居民周干明一句话,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暖心解难,多方联动增温度

“多亏了社区帮忙调解,小店才能继续开下去,邻里关系也更和睦了。”回想起今年遭遇的续租风波,泉塘二期安置小区饮品店的邵先生仍满怀感激。

当时,房东提出租金要上涨,他难以接受,双方陷入僵局。社区综治中心及时介入,柳青与纪检组长易志银、人民调解员陈子傲一道,经过三轮协调会耐心沟通,最终推动双方达成共识,签下了一份互利共赢的协议。

社区人民调解员正在社区综治中心调解居民矛盾。

除了化解商户间的矛盾,社区也关注到流动摊贩带来的治理难题。过去,安置小区周边摊贩聚集,占道经营现象普遍,严重影响市容与交通。面对这一“老大难”问题,社区没有简单“一刀切”驱离,而是选择主动作为,为摊贩“筑巢安家”。

为此,柳青与城管专干黄仁多次实地走访,并组织召开议事会,听取居民、商户代表意见和建议。最终决定将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北门东侧的一块闲置地改造为规范的摊贩疏导点。

社区工作人员在疏导点督促商户落实环境卫生与食品安全责任。

经过地面硬化、搭建遮阳棚、安装照明等施工,共划分出37个固定摊位。目前,该疏导点正式启用,社区引入第三方机构负责日常秩序与卫生维护。“现在有了固定摊位,价格也相对合适,关键是不用风吹日晒,可以安心做生意了。”一位经营螺蛳粉的摊主满意地表示。

随着疏导点逐步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流动摊贩被引导至此规范经营。以往摊贩挤占车道、喇叭声此起彼伏的混乱景象,正悄然改变。

从停车治理到安全升级,从矛盾调解到服务优化,泉旭社区始终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准则,汇聚部门单位、商户、党员与居民的合力,让老旧安置区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份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温暖民心的基层答卷,正一笔一画写进居民家门口的幸福生活里。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