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交背后是便民 长沙县以“三个免于提交”为企业和群众“资料减负”,推动政务服务变革

2025-10-22 14:56
字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茜 通讯员 刘洋 田湘萍 刘小靖

从“纸间”到“指间”,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长沙县自然资源局推行的“免交材料”改革,让企业和群众体验到了“资料减负”的便捷服务。

从纸间到指间

在长沙县政务服务大厅,长沙县松雅新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刘先生办理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时,工作人员轻点鼠标,系统自动调取了他办理工规证之前提交的规划条件、用地证、规划依据图等材料。“以前办事申请资料比较多,少一份就得再跑一趟。现在只要携带一小部分材料就能办成事!”他感慨道。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长沙县自然资源局近年来大力推进的“免于提交”改革。面对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材料多、反复交、跑腿烦”等问题,该局以“三个免于提交”为突破口——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一律免交、能够通过数据共享核验的事项免交证明材料、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免交实体证照,开启了一场政务服务的深度变革。

“改革的初衷很明确,就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长沙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从高频事项切入,全面启用“一书三证”、不动产登记电子证明等电子证照,并开通微信公众号查询核验功能,实现群众“指尖查照、随时用照”。

从重复提交到一键继承

在长沙县智慧自然资源政务管理平台上,一个名为“附件继承”的功能模块正悄然改变传统审批模式。这个创新模块引入“父流程”概念,将每个审批环节产生的成果资料自动归档为可共享资源。

“就像搭积木,前序审批通过的材料,后续环节可以直接调用。”政务管理平台承建单位覃经理形象比喻。通过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宗地代码等关键信息,工作人员能快速检索、一键继承所需资料,告别了重复提交、反复核验的传统做法。

为确保创新落地,该局编制详细操作手册,组织多轮培训。“起初大家不习惯,总觉得纸质材料更踏实。”县自然资源局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陈亮说,“熟练使用后发现,系统调取的材料更规范准确,效率大幅提升。”

工作人员陈亮(右)在办理业务

目前,“附件继承”功能日均使用超50次,累计服务业务超3200笔,为群众减少提交材料超万件。这个看似微小的创新,正释放出巨大的改革效能。接下来,该局会优化共享功能,实现共享信息的精准推送,进一步提升共享功能的便捷性和智慧性。

从数据孤岛到服务通衢

改革不止于内部优化。长沙县自然资源局以市县两级数据融合平台为纽带,积极推动跨部门信息互通。一方面主动归集行政许可和确认信息至县级平台,为跨部门共享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其他部门数据资源,促进数据共建共享共用。

目前,该局已完成市“多规合一”、市“一网通办”、县数据融合平台等多个市县系统的对接,年数据归集流转量达20万条,减少业务办理系统跳转1441次。

“数据壁垒的打破,让孤立审批事项产生协同效应。”该局测绘和规划信息服务中心主任李军表示,“如今办理工程审批,通过共享可直接获取立项、规划等前置信息,实现‘串联’改‘并联’,审批时限进一步压缩。”

从“来回跑”到“一次办”,长沙县的改革实践表明:只要坚持“用户思维”,敢于向传统审批模式开刀,就能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真正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