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短讯(2025)19期总第109期——长沙市贸促会(长沙国际商会)

2025-10-22 14:41
字体:【

1、美国暂不计划对进口仿制药加征关税

《联合早报》10月9日援引《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本周三(10月8日)称,目前不计划对从外国进口的仿制药加征关税。

过去几个月,特朗普政府一直在权衡是否对在美国销售的绝大多数药品征收关税。特朗普上个月突然在社媒发文宣布,从10月1日起对所有原厂或专利药品征收100%进口关税,但未提及仿制药。他的社媒贴文也缺乏细节,未说明会如何影响已签署的贸易协议。

白宫发言人德赛本周三在一份声明中指出:“目前政府并未积极讨论对仿制药征收第232条款关税。”负责此次关税调查的商务部发言人也说,此次第232条款调查不会导致对仿制药加征关税。不过,这一决定尚未最终敲定,未来几周仍可能发生改变。目前,美国市面上原厂药品多数在欧洲或美国本土生产。根据欧盟8月与美国正式签订的贸易协议,欧盟药品最高关税率为15%。

2、越南通报化学品管理清单法令草案

10月2日,越南通报《颁布根据第69/2025/QH15号〈化学品法〉须接受管理的化学品清单的法令》草案,通过5个附录明确管理范围,包括重点化工基础化学品、受限生产贸易化学品、特殊管控化学品等,还涵盖化学品事故预防应急计划相关品类及安全培训学科清单。草案适用于越南境内所有化学品相关活动主体,评议期截止2025年11月16日。

3、 墨西哥拟提升千余项进口关税至10%-50%

墨西哥《经济学家报》9月9日报道,墨总统辛鲍姆已签署法令提案,拟针对未与墨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提升1400余项税目进口关税税率至10%—50%。目前,该提案已由墨政府提交国会审议,一经批准则将于《联邦官方公报》公布后30日生效,并计划于2026年12月31日到期。分析显示,本次加税范围涉及税号占墨全部税号的17%,广泛包括墨鼓励本地生产的“敏感行业”所需中间品和最终产品,其中:铝制品将被提升至10%;香水、化妆品及个人卫生用品、塑料及其制品、皮革类、纸类、鞋类、玻璃、钢铁及其制品、锁、玩具等商品将提升至20%—35%;汽车及其零部件将被提升至35%—50%。

4、中瑞举行第四轮外长级战略对话,双方将加快自贸协定升级谈判进程

10月10日,中瑞外长战略对话明确加速自贸协定升级谈判,目标2026年初达成协议。双方计划将零关税商品比例从82%提至95%以上,覆盖瑞士钟表、医疗器械及中国新能源汽车等。新增四大合作领域:建立AI算法互认机制、三年内建10个低碳技术示范项目、协商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实现绿色金融产品互认。受美国对瑞加征39%关税推动,瑞士对华投资上半年增长19%。

5、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签约超千亿项目

中新社武汉10月15日电 (记者 梁婷)2025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15日在武汉开幕。活动期间,湖北推动69个项目签约,金额逾1000亿元人民币,涉及信息技术、大健康、制造业等领域。其中,12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此次论坛由中国商务部和湖北省政府共同主办,以“支点湖北 智链全球”为主题,北欧国家驻华代表、世界500强企业、境内外重点商协会代表与会。论坛还将举办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大健康等产业对接活动,加强与欧洲国家的产业协同。

湖北与欧洲合作紧密,近5年,湖北对欧进出口保持年均10%以上增幅。湖北与欧洲已缔结14对友好省州关系。

当前,湖北正加速重构开放通道,拉进与世界的距离。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武汉阳逻港实现“江海联运”;花湖国际机场已开通109条国内国际货运航线,形成覆盖亚洲、连通欧美和非洲的全球航空网络;中欧班列(武汉)开通跨境运输线路59条,近两年连续高质量开行1000列以上。

截至目前,湖北累计设立欧资企业775家,利用欧资40亿美元。众多跨国公司在湖北设立研发中心,瑞典宜家等北欧龙头企业已在鄂设立区域触点或生产基地,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全球进口精品馆开馆仪式、中欧班列(武汉)北欧三国新线路首发仪式。

据了解,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是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专门面向北欧国家的经贸合作长效机制,自2018年以来已举办六届,为促进湖北省对欧交流、推动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6、软银收购ABB机器人加速行业智能化

2025 年 10 月 8 日,全球科技产业迎来重磅交易 —— 软银集团正式宣布以 54 亿美元(约合 384.5 亿元人民币)收购瑞士工程巨头 ABB 的机器人部门。这一横跨欧亚的资本动作,不仅是软银在人工智能与自动化领域的战略加码,更被业内视为重塑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格局的关键变量。

从交易双方的核心诉求来看,此次收购是一场精准的 “双向奔赴”。对于 ABB 而言,其机器人业务虽具备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2024 年实现 23 亿美元销售额,全球雇佣约 7000 名员工,且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但该业务与集团电气化、自动化等核心板块的协同性有限。剥离机器人部门后,ABB 可集中资源深耕主营业务,而软银则为这一优质资产提供了更契合的发展平台。

7、乌克兰推进可再生能源立法与欧盟对齐

9月29日乌克兰通报《关于对乌克兰部分法律进行修订以落实欧盟可再生能源领域立法》草案,10月进入公开评议期,截止2025年11月28日。草案将统一乌与欧盟可再生能源术语,明确终端消费占比计算方法与国家目标,界定能源社区属性,规范储能设施并网优惠政策,引入生物燃料可持续性标准,旨在全面对接欧盟能源规则。

8、智利颁布《许可法》加速投资项目审批

10月3日,智利总统博里奇颁布《部门行政许可框架法》,在不降低监管标准前提下,将大型投资项目审批时间缩短30%,中小微企业及合作社项目审批可提速70%。该法被视为公私对话重要成果,预计未来十年为智利带来2.4%GDP增长并增加财政收入。智利业界同时期待配套的《环境法2.0》尽快出台,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9、欧盟拟降低乌克兰乳制品等农产品关税

欧盟理事会当地时间10月13日发布公告称,理事会当天表决通过决议:同意在欧盟-乌克兰联合委员会中,降低或取消乌克兰乳制品、新鲜果蔬、肉类等农产品关税。

该决议源于2025年6月30日双方就欧盟-乌克兰深度全面自由贸易区(DCFTA)审查达成的初步协议,旨在构建长期互惠贸易框架。决议明确,乌克兰市场准入需逐步符合欧盟动物福利、杀虫剂和兽药标准;糖、禽肉、小麦等敏感产品仅保持有限度渐进开放,牛奶等非敏感产品或考虑全面开放,同时设保障机制应对市场波动。

下一步,欧盟-乌克兰联合委员会将以贸易分工形式开会,通过该决定。

10、世贸组织总理事会聚焦多边贸易体制改革

10月6-7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召开2025年第四次会议,围绕中国关于特殊和差别待遇的立场、贸易动荡应对、多边贸易体制重构、世贸组织改革等核心议题展开讨论。投资便利化、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合作也是会议重点,中方代表出席会议并阐述相关立场,为全球贸易规则完善建言献策。

11、美国确认出席10月APEC庆州峰会

10月14日消息,美国总特朗普已确认出席10月28-31日在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举行的2025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此次峰会聚焦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数字经济与绿色转型等议题,作为亚太重要经济体,美国的参会将对会议成果及区域经贸合作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12、欧盟考虑强制中企转让技术

“欧盟正在考虑强制要求在当地运营的中国企业向欧洲公司转让技术,以积极推动欧盟产业更具竞争力。”彭博社14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披露称。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5日以三个“反对”阐明立场:“作为原则,中方支持中欧企业基于市场原则开展贸易投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反对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强制技术转让,反对干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反对以提升竞争力为名采取保护主义、歧视性做法。”

知情人士称,欧盟上述措施将适用于寻求进入汽车和电池等关键数字和制造业市场的企业。有关措施还要求这些企业使用一定比例的欧盟商品或劳动力,并在欧盟境内为产品增加价值。其他正在考虑的选项包括强制要求成立合资企业。

报道称,这些措施预计将于11月出台,从技术上讲,适用于所有非欧盟公司,但该知情人士表示,其目标是防止中国制造业的实力压倒欧洲工业。这些措施被视为欧盟“工业加速法案”提案的一部分。

13、韩国评级机构:韩国石化产业重组迫在眉睫

据韩国《韩民族》10月8日报道,韩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近期发布“韩国石化产业结构调整诊断报告”指出,在长期景气低迷与产能过剩压力下,韩国石化产业正面临结构重组的关键期。韩国石化产业目前通用产品(如PE、PP)占比约50%-60%;韩国乙烯产能持续扩张,从2003年的589万吨增至2024年的1039万吨,预计2026年将增至1460万吨,而韩国国内乙烯消费量仅约420万吨,且近年呈下滑趋势,产能过剩风险与日俱增。此外,韩国石化产业设备规模大、投资新,停产成本高,也成为重组障碍。

14、韩国稳定币日均交易额骤降80%

10月14日,韩国评级机构数据显示,韩国稳定币日均交易额已降至2000亿韩元水平,较峰值暴跌80%。稳定币作为数字资产交易的重要媒介,其交易额大幅下滑反映出韩国数字资产市场活跃度下降,业内分析认为这与监管政策收紧、投资者信心不足等因素相关,呼吁加快数字资产制度更新以稳定市场预期。

15、印尼关闭千个非法锡矿 全球锡价飙升

10月3日,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宣布关闭 Bangka–Belitung 群岛约1000个非法锡矿点。印尼锡产量占全球22%以上,此次整治导致伦敦金属交易所锡价当日飙升至每吨37500美元,创2025年4月以来新高。分析称非法矿长期补充市场供应,关停将造成短期供应缺口,印尼意在推动资源开发合规化,为正规矿企吸引投资创造条件。

16、老挝木薯粉对华出口暴涨264%

10月10日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重庆进口老挝木薯粉数量同比暴涨264.4%,货值增长184.3%。木薯粉是奶茶珍珠等食品的核心原料,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的开通实现铁路直达,单箱运输成本降低500元,推动出口激增。目前老挝木薯已取代咖啡、香蕉成为首要经济作物,相关企业今年意向订单突破9.2万吨。

17、韩国锦湖化学合成橡胶销量大增

据韩国《经济新闻》10月8日报道,韩国金融信息企业8日预测称,由于美国市场对卫生手套需求恢复、天然橡胶供应链不畅、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增加等,合成橡胶产品销售增长势头将持续至明年。今年上半年,锦湖化学合成橡胶产品销售额为1.43万亿韩元,同比增加10%,在总销售额中占比为58.3%,在韩国合成橡胶市场占有率上升至59%。随着下半年业绩上升,锦湖化学今年全年营业利润预估值为3537亿韩元,同比增长29.6%,明年将进一步扩大至4333亿韩元。

18、DHL集团计划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投资逾3亿欧元资金

DHL 集团宣布计划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投资逾 3 亿欧元资金。这项多年期投资计划将覆盖 DHL 快递、DHL 全球货运和 DHL 供应链三大业务单元,通过拓展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能力,为电子商务、生鲜易腐品、能源,以及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等关键行业的企业创造新发展机遇。

根据 DHL 新发布的《DHL 全球连通性追踪简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在 2025 年上半年以贸易额(按现价美元计算)同比 10% 的增速领跑全球所有区域。DHL 快递业务单元的投资将涵盖口岸和枢纽设施升级、航空运力增加,以及将限时快递服务网络拓展至在非洲大陆自贸区框架下正逐渐崛起为需求中心的二级城市。作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唯一拥有专属航空网络的综合物流商,DHL 快递将依托近期在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利亚的业务增长,把这些新兴城市更紧密地接入非洲—欧洲及非洲—亚洲核心贸易通道。

19、 IMF上调全球增长预期 警告关税冲击未完全显现

新华社纽约10月14日电(记者徐静 熊茂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4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小幅上调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IMF指出,关税冲击正进一步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世界经济仍较为脆弱。

报告预计,202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较今年7月预测值上调0.2个百分点;2026年将增长3.1%,与7月预测值持平。

IMF强调,上调预期缘于进口商因美国关税政策而提前囤货、大多数国家努力维护全球贸易体系的开放与稳定等因素。当前,关税冲击正进一步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较高、保护主义措施不断升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财政脆弱性加剧等构成世界经济下行风险。

报告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速较7月预测值上调0.1个百分点至4.2%,同时将发达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速上调0.1个百分点至1.6%。

IMF指出,美国经济已显现出实质性放缓迹象。美国7月以来的就业数据远低于预期,新增就业岗位数量显著下滑,8月失业率升至近4年来新高。

IMF表示,各经济体应致力于确保债务可持续性,消除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并加强合作以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

20、北欧企业加码中国新能源市场布局

在10月15日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上,多家北欧企业透露加码中国新能源市场计划。宜家将深化在鄂绿色供应链建设,马士基拟拓展新能源汽车物流服务。数据显示,2024年瑞士对华精密仪器出口增长23%,中国对瑞电动汽车出口增长47%,双方在新能源产业链的互补性持续凸显。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