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茜 通讯员 栗稳 徐瑶
基层治理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长沙县泉塘街道星港社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以阵地促凝心、以网格促善治、以服务促民生,系统拓展居民幸福生活新场景,让治理效能切实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温暖体验。
用好阵地密钥,点亮理论灯塔
文化是凝聚共识、浸润人心的精神纽带。星港社区积极推动文明实践阵地、宣讲队伍与公共空间有机融合,让文化在日常中焕发活力,在生活中浸润人心。
社区青年党员正在公园凉亭打快板宣讲《消防安全顺口溜》。
“竹板一打响连天!今天我给大家讲安全!”在东业桥下运动公园,党员青年快板宣讲队以一段《消防安全顺口溜》拉开宣讲序幕。朗朗上口的节奏、贴近生活的内容,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聆听,现场气氛热烈。
近年来,该社区充分激活并高效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着力构建多层次理论宣讲矩阵,先后组建了“湘江宣讲团”“红领巾宣讲队”等五支特色宣讲队伍。通过打造“文艺+宣讲”模式,将快板、音乐、故事讲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融入理论宣传,累计开展禁毒、消防安全、反诈等主题宣讲一百余场,覆盖居民超万人次。
与此同时,街道还将宣讲队创作的《网络安全听我说》《快板响起说“护蕾”》等优秀作品录制成短视频,通过电子屏、微信群等渠道广泛传播,实现文明声音“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声声入耳。
今年,完成升级的东业桥下运动公园,不仅是休闲空间,更成为了政策宣讲与理论学习的“社区新地标”。
用好网格密钥,密织平安网络
“苦口婆心明事理,大义凛然敢担当”——星港社区综治中心收到的这面锦旗,承载着居民对网格治理工作的认可与信赖。社区党总支书记刘裴表示:“这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此前,在社区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员杨绍铭与“邻里帮帮团”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宗企业劳动争议纠纷得以圆满化解,既保障了员工权益,又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实现劳动关系和谐与企业发展双赢。
“邻里帮帮团”志愿者陈湘江、陶萍正在化解居民小矛盾。
在星港社区,专业力量与志愿队伍协同发力,构建起“网格发现、社区呼应、协同处置”的治理闭环。“邻里帮帮团”作为网格中的“和事佬”“暖心人”,既是居民纠纷的调解员,也是企业发展的护航者。
“每天在辖区走走看看,遇到小问题当即解决,遇到复杂的纠纷及时与社区综治中心联动解决。”苹果小区党支部副书记陈湘江、党员陶萍等骨干成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常态化利用早晚闲暇时间,在小区内及桥下运动公园等场所开展巡查走访,同步进行矛盾调解与民情收集,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问题化解“在现场”。
从邻里矛盾调解到安全隐患排查,网格力量持续穿行在楼栋之间、企业门口,将问题化解于萌芽、将服务送达至门口,切实筑牢基层治理的“第一道防线”。
用好服务密钥,照亮民生心愿
“以前总担心水管爆裂、水质不稳,现在改造好了,终于能安心用水!”苹果小区陈阿姨的感慨,道出了1391户业主的共同心声。该小区因地下供水管道老化,长期面临爆管停水、水质隐患等“急难愁盼”问题。
社区书记刘裴(右一)在水改现场察看改造进度。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社区迅速启动二次供水改造工程,从管道换新到设施升级,全程跟踪进度、畅通民意反馈。截至目前,社区已完成1108户打孔作业、1051户入户修复,整体进度超80%。施工方正加紧推进其他楼栋的试压、装管与水表安装工作,预计年底将全面完工。届时,居民不仅能用上“安全水、放心水”,还可通过手机实现线上缴费,享受智慧化便民服务。
在破解“用水难题”的同时,社区也将温暖送达“银发群体”。针对高龄、独居老人及行动不便群体的送餐需求,一个电话,社工便准时上门送餐,一份热饭、一句问候,传递着“老有所依”的社区温度。从“关键小事”到“民生大事”,星港社区以精准服务点亮一个个“微心愿”,让幸福在细微处生根发芽。
文化阵地里的欢声笑语,网格微端中的矛盾化解,家门口的民生升级——星港社区用“三把钥匙”打开了基层治理的“幸福之门”。下一步,泉塘街道将持续深化“一泉红脉 满塘初心”党建品牌,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治理精度与幸福温度深度融合,让“家门口的小美好”持续升级。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