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日讯(记者 金慧)在国庆、中秋双节假期,长沙近现代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以“我们的节日——国庆·中秋‘湘江潮涌共月明 且喜人间好时节’”为主题,在新民学会旧址、湖南自修大学旧址、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中山亭四处革命文物点,开展系列红色文旅主题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承载着星城长沙厚重革命文化的“芳草”之地,感悟红色初心,共度祥和佳节。
快闪活动点燃爱国情怀,革命旧址奏响时代强音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随着《我的祖国》这首耳熟能详的旋律响起,一场“祝福祖国”快闪活动将节日氛围推向高潮。

来自长沙歌舞剧院民乐团的演员,手持二胡、琵琶、竹笛、唢呐、古筝等民族乐器,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西坪倾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歌唱祖国》等一首首承载着时代记忆的经典曲目,悠扬的民乐声穿透街巷,与青瓦白墙的革命建筑相映成辉。
“在革命旧址前唱这些歌,感觉特别不一样,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来自长沙南雅中学K2509班的学生说道。
公益课堂传承匠心,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
同期,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大厅内,“芳草·薪传”为主题的公益课堂如期开展。国庆当天,中国结绳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妙华、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罗晴受邀现场授课。学员们在中国结编织中感悟千年文明的智慧与情致,在巧手与红纸的穿梭间剪出对家国团圆、幸福安康的祈愿。
“中国结里的‘吉祥结’,每一个绳结都代表着美好的祝愿,就像我们对祖国的祝福一样,紧紧相连。”陈妙华一边演示绕绳、打结的手法,一边向学员们讲解中国结背后的文化寓意。“第一次亲手编中国结,感觉特别有意义,编好后要送给家人,也把节日的祝福传递给他们。”一位学员举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满是成就感。
多元活动激活红色文旅资源,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线上线下同步开启的“芳草·寻踪”红色Citywalk线路,引导市民游客走进文物旧址,聆听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探寻星城长沙的红色足迹。

“集章的过程让参观更有乐趣,还能把红色记忆‘带回家’。”不少游客表示,这样的小设计让假期的红色之旅更具纪念意义。“用走路的方式了解红色历史,比单纯看文字介绍更有代入感。”参与首日Citywalk的市民刘先生说,每到一个旧址,都像翻开一页鲜活的历史书。
此外,“文物里的抗战故事”主题联展持续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展出。展览以图文的形式讲述中国抗战史诗。

“以前只在课本里了解过抗战历史,这次通过展览看到这么多细节,更能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带着孩子参观展览的市民陈女士说,这样的展览是给孩子最好的“爱国教育课”。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期间,四处革命文物点还推出了“打卡集章”活动。市民游客在各点位领取限定打卡取景框,并拍下互动打卡照片,即有机会兑换限量礼品。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长沙近现代文物保护管理中心通过开展快闪演出、主题展览、公益课堂体验等多元形式的红色文旅活动,将革命文物与节日节庆、社会教育、公共服务深度融合,让革命文物不再独立于城市地图中,市民游客在潜移默化的传递中,汲取奋进力量,珍惜当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人间好时节”。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