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路街道举办“群众工作我来讲”演讲决赛 12名“青年治理伙伴”同台“晒”经验

2025-09-30 09:15
字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李荣玉

有一种脚步,叫“向下扎根”,它丈量着城南路的每一条街巷,叩响着一扇扇家门;有一种温度,叫“城心城意”,它流淌在我们与每一位居民的交谈中,融化在为他们解决的每一件小事里……9月29日下午,由长沙市天心区城南路街道党工委及城南路街道工会联合会共同举办的“群众工作我来讲”演讲比赛决赛拉开序幕,12位优秀的“青年治理伙伴”用真挚的情感,向大家诉说了一段段源于脚步、充满温度的故事。

于细微处见真章:演讲台变成“民情窗”

没有空洞的口号,没有刻板的说教。

比赛中,来自街道、社区不同岗位的12名“青年治理伙伴”,化身为民服务的“讲述者”。他们中,有初露锋芒的“95后”年轻力量,有刚刚加入大家庭的新鲜血液,还有在基层深耕多年、经验丰富的社区骨干。

“白沙路215号小区刚开始,垃圾成堆、车辆乱停,居民怨声载道,我们借‘联户大走访’挨家挨户听民意,群众诉求,我们条条记录、件件落实……”来自白沙井社区的晏瑶通过动情的诉说,让大家看到了在群众工作中,她是如何用倾听、作为、担当这三把钥匙,答好三份群众工作卷的。

“我至今记得为老旧小区协调加装电梯时,那几十次的沟通协调会,从最初的质疑到最终的共识,每一份理解都来之不易” 来自燕子岭社区的李朋,通过与居民的沟通,做群众思想工作的经历,告诉大家新时代青年干部如何在基层工作中“进得了门、说得上话、交得了心、办得成事”。

“从一次拍桌的困惑到一杯热茶的顿悟再到一包寿面的重量,”党政办公室徐沛雯带来的《当“新手”遇见“人间烟火”》,让我们看到了一名基层干部“烟火”气下的破壁成长。

选手们的讲述真挚而细腻,将抽象的工作原则化为具体可感的故事。

于实践中悟真谛:小故事蕴含“大道理”

每一位选手的故事,都是街道群众工作的一个缩影。

“周阿姨提着一袋橘子找到我,说:‘翔哥,你吃咯。’从‘主任’到‘哥’,变的不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份信任的建立……” 熙台岭社区刘翔动情的讲述,将现场观众深深带入一线工作的日常。

在半年的联户大走访工作中,工作人员总结出的“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句暖心话”的“三个一”工作法,也成功化解了居民心中的疙瘩;并且通过组建“白沙夜话”“两室一厅”等平台,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

这些鲜活的事例,深刻揭示了街道群众工作的丰富内涵:它不仅是落实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感知民需的“最灵敏触角”;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快反部队”,更是凝聚人心的“情感纽带”。其核心在于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服务中实现引导,在共治中共享成果。

现场,长沙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周扬作精彩点评。

最终,经过激烈角逐,晏瑶荣获比赛一等奖,徐沛雯、李朋荣获二等奖,肖楚琪、刘翔、周炙荣获三等奖。

于传承中聚合力:讲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与其说我们这是一场演讲赛,我更愿意把这场精彩的思想盛宴比作故事会。刚才12位同志既联系工作实际谈了所见所闻,又结合中心工作讲了所思所悟,大家的演讲是鲜活的、有温度的,是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体会和感悟。”城南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在讲话中说,她希望所有的基层干部不断提升能力,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办、办事能成。

“听了大家的讲述,我深受感动。小李帮人理赔的背影,老刘那杯‘降温’的茶,让我看到群众工作不仅是方法,更是情怀。街道党工委精心策划举办的这场演讲赛这比任何理论培训都更直观、更有力。”现场一位年轻干部感慨。

“群众工作我来讲”,既是一次精彩的展示,更是一次深刻的洗礼,让基层工作者在讲述中反思,在聆听中学习,激发了全体工作人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内生动力。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比赛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今后工作的实际行动,继续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