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璐 欧阳林 晏 琼 谭琼斯
秋分时节,浏阳大地,蓄满澎湃的发展动能。
9月23日,在浏阳经开区仁基医疗项目现场,随着一声“开工”令下,机械鸣笛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奏响1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的奋进强音。
9月23日,浏阳经开区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15个重点项目同步启动建设。浏阳经开区供图
这声音,是决心,是号角,凝聚起园区上下齐心、势如破竹的合力,也为“百日攻坚战”擂响铿锵战鼓。
站在年度目标的“百米冲刺线”上,浏阳经开区正以项目全生命周期为脉络,集精锐、破瓶颈、形成“洽谈一批、储备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心相印
——部门内部协力攻坚
“百日攻坚”核心在一个‘攻’字,要集中一切力量,向最突出的难点开刀。”
浏阳经开区整合促建、审批、评审、验收等职能,建立“施工许可、项目评审、竣工验收”全流程信息互通机制,统一项目“开工、施工许可、在建、竣工”各环节工作流程,部门上下“心心相印”,将协同作战内化为行动自觉,为项目“百米冲刺”筑牢根基。
走进此次集中开工口口香项目现场,百亩土地已平整如砥。
今年,口口香公司正全力推进投资5亿元的“智能制造总部及研发中心”项目,计划新建多条智能化生产线,涵盖湘派深卤、豆制品、酱卤制品及液氮冻品等品类,全面提升研发、生产和成本控制能力。
新建厂房,将围绕“非遗可视化、智慧工厂穿透性、生态低碳优先、文旅生产共生、弹性生长、地域文脉呼应”的新理念,打造成工业旅游的网红打卡点,让消费者在参观体验中感受非遗卤味工艺的独特魅力,构建起更具竞争力的“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格局。
据口口香董事长罗利介绍,因新工厂计划打造生产与体验融合的工业旅游示范点,而周边一个污水泵站会对其产生影响,公司遂向园区提出解决请求。促建专员了解诉求后联动管网办,短期内迅速完成污水泵站拆除搬迁,为项目快速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另一边,孝文电子科技智能光电特效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已完成“正负零”建设,钢梁架设如火如荼。该项目将打造自动化3D立体仓库与智能生产线,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5亿元、年纳税超1500万元。“2015年回乡创业,是我最正确的选择。”公司创始人、浏阳籍博士陈江波感慨道。如今,孝文电子已成长为行业领军者,其自主研发的机械式烟花喷发设备,多次闪耀奥运会、亚运会等世界舞台。
项目推进初期,孝文电子也曾遭遇难题:企业扩大产能急需开工,但审批手续还差一个非主要证件。促建专员主动上门服务,了解情况后立即联动行政审批科,启动“容缺受理”机制,在主要材料齐全的前提下先行审批,让项目足足提前半个月开工。
高效背后,是内部默契地协同作战。“我们内部信息同步及时,始终保持同心同向,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项目推进自然就快。”浏阳经开区开发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每年年初,园区就对全年项目进行系统排布,实行“月度挂图作战、动态跟踪督办”,通过“问题—责任—销号”闭环机制,主动为企业想办法、解难题,让项目建设少走“弯路”。
今年以来,园区锚定“招商质效提升年”“园区发展提质年”建设目标,深化“基金+政策+市场化”协同机制,新引进项目69个,引资超240亿元;项目促建加力提速,铺排购地产业项目72个,已有46个项目顺利开工,29个项目实现竣工;在园长沙市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140.6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3.3%,呈现出项目滚动接续、持续发力的良好态势。
心相近
——部门之间携手护航
园区内部“心心相印”,是高效运转的内生动力;而部门间“心意相近”,则是打破壁垒的钥匙。在浏阳经开区,这份“心相近”的默契,为项目建设筑牢要素保障、注入硬核支撑。
在仁基医疗生物检测试剂项目建设现场,挖机铁臂挥舞,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土地平整工作正全力推进,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作为此次集中开工的生物医药领域标杆项目,仁基医疗项目总投资3.2亿元,规划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将打造现代化研发与生产基地,重点攻坚生物检测试剂和高分子医疗器械领域。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营收3.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50余个,年纳税额约2300万元。
该项目地块西侧边坡高差将近20米,有水土流失和跨坡风险。园区管委会第一时间行动,立即组织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中心、开发建设局等部门一线联合办公,科学制定方案,不仅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更为企业节省数十万元额外成本。
建设高峰期,300多名工人的临时用水需求迫在眉睫。园区当天协调水务部门接通水管;交警、交通部门联手开辟物资运输“绿色通道”,让大型设备一路畅行。
“园区干部把我们企业的事,真当成自己家的事来办。不论问题大小,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就像自家亲戚一样靠谱。”长沙仁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孟祥义说起这些,语气里是藏不住的感动。
该公司自2020年9月落户以来,得益于园区出台的医疗器械产业专项政策,以及管委会和金阳集团的专业服务,帮助企业2021年快速获得NMPA证书、CE认证和FDA认证,产品入选商务部白名单,并入选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
仁基医疗项目是浏阳经开区部门之间联手强化要素保障的一个生动缩影。从土地供应到征拆清零,从水电接入到交通保畅,各部门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孤岛”,而是拧成一股绳的“战友”,让要素保障更精准、更高效,也让项目推进的每一步都走得更稳、更快。
近几个月来,园区已完成包括惠科、蓝思、兴嘉生物、孝文电子、口口香等在内的15个项目土地供应,总面积达1783亩,所有征拆任务全部“清零”。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同步推进,如同纵横交错的毛细血管,为项目快速建设输送着不竭动能。
心相通
——政企之间同频共振
无论是部门内部的协同作战,还是跨部门的合力攻坚,最终都落脚于政企“心心相通”。园区搭建常态化政企沟通平台,建立“企业诉求直达、部门响应直达、问题解决直达”的“三直达”机制,打破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壁垒。
走进韶光芯材(浏阳)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现场,数栋厂房身披绿色安全网,在工人、吊车与罐车的默契配合下,轮廓日渐挺拔,即将迎来封顶时刻。
不久之后,它们就将褪去“面纱”,以挺拔俊朗的姿态,融入浏阳经开区澄澈的天空画卷。
今年3月,韶光芯材项目在园区正式奠基。作为一家专注高精密半导体与高世代FPD光掩模基板的高科技企业,项目周期长、投产需求急,让企业负责人一度眉头紧锁。
了解到企业的迫切心情后,浏阳经开区的干部职工主动上门,把服务送到了施工一线。
“如果走分阶段许可,规划总图一批复,地下工程就能先动起来。施工图送审时,你们和设计单位一起承诺图纸质量,选定审查机构,我们就能发施工许可证。”园区干部的一席话,点亮了企业的希望。
“材料齐全当天,证就办下来了。园区办事的效率,让我们既感动又踏实,对未来的发展信心倍增!”韶光芯材负责人脸上的愁容,瞬间化为激动的笑容。
这正是浏阳经开区为破解项目“审批空窗期”、缩短企业“等地期”所推出的创新举措——“分阶段审批”。通过将审批环节前置、流程再造,园区为重大项目建设装上了“加速器”。
园区以“一线办公、现场破题”为导向,构建“书记每季统筹、主任每月调度、分管每周推进”三级调度体系,形成“问题收集-分类交办-协同解决-跟踪问效”的闭环攻坚机制,以靶向调研推动难题高效化解。
不止于此,园区更将“极简审批”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发力点。“证照分离”改革深入推进,312项涉企经营许可中,有276项适用“告知承诺制”,企业省去烦琐材料,轻装上阵、快速开业。
针对重点产业项目,园区还推出“全周期管家”服务。每个亿元以上项目都配有专属“项目秘书”,全程帮办土地、规划、消防等手续,并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确保服务不断档、进度不延误。
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更是将工商、税务、社保等18个部门的268项服务“一网打尽”。创业者从注册到注销,所有流程一平台通办。内置的“智能客服”24小时在线应答,真正实现“数据代步、服务零距”。
心相印、心相近、心相通!在浏阳经开区,服务已凝聚成一股向前向上的合力,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让奋进的誓言汇成澎湃的浪潮,一路高歌猛进。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9月29日04版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