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晗
湘江畔秋风拂面,梅溪湖星光璀璨。
9月27日晚,2025岳麓山青年戏剧季暨小剧场PK秀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多功能剧场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戏剧人、知名艺术家与市民观众汇聚于此,共同开启一场横跨秋冬两季的艺术盛会,为湖南注入新的艺术活力。
钟声映灯影,“五句箴言”寄语青春
当晚19时30分,清脆钟声在梅溪湖畔响起,剧场内座无虚席,多元演出轮番登场。
《一念・辛追梦》古韵悠扬,湘剧《聂小倩》重现经典,沉浸式花鼓戏《新刘海砍樵》打破观演边界,木偶与皮影尽显非遗灵动,踢踏舞与京剧锣鼓跨界碰撞,马戏表演惊险刺激……舞台上,传统艺术与先锋形式交相辉映;舞台下,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
开幕式上,五位特邀导师悉数亮相。编剧兰晓龙以“态度”寄语青年坚守真诚创作,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珮瑜借“匠心”呼吁传统与革新并重,戏剧制作人袁鸿提“格局”倡导戏剧贴近大众,文化企业家张力刚用“视野”强调戏剧与传播融合,长沙梅溪湖保利大剧院总经理占苗则以“市场”提醒戏剧扎根消费需求。
五位导师的“五句箴言”,成为岳麓山下戏剧人的青春宣言,也标志着长沙全域正式进入“戏剧时间”。
百戏融全城,创新模式激活艺术狂欢
本届戏剧季以“生活有趣・青年有戏”为主题,在延续以往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覆盖面、增强互动性、深化文化融合。
活动设开闭幕式、青年竞演、小剧场PK秀、特邀展演(全城百戏)、戏剧也City五大板块,覆盖25个剧场,带来500余场演出,打造一场全城联动、全民参与的艺术盛宴。
“青年竞演”板块将角逐出12部作品入围决赛,前三强原创剧将获保利院线巡演机会,并优先享长沙“演艺新空间”政策补助。“小剧场PK秀”创新赋予观众话语权,通过投票、声浪、短视频直接影响比赛走向,重构观演关系。“戏剧也City”则进一步突破空间限制,让巴士、云巴变身“流动的剧场”,市民通勤途中即可“入戏”,感受戏剧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特邀展演(全城百戏)更将戏剧融入城市各个角落。茶馆里上演湘剧、夜市间闪现花鼓戏,还有舞剧《牡丹亭》、歌剧《卡门》音乐会、原创音乐剧《宝玉》等兼顾国际经典与湖湘原创的展演剧目,都将为长沙戏剧市场注入多元活力,满足不同观众的艺术需求。
“我们不仅保留了传统花鼓戏的唱腔韵律和城市方言,还通过沉浸式的舞台设计,让观众和演员更加亲密地互动。”《新刘海砍樵》制作经理胡金泊说,希望通过这种艺术形式的创新,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湖湘文化和传统戏曲。
沃土育新苗,打造湖南“戏剧高地”
自2020年创办以来,岳麓山青年戏剧季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累计上演近200场剧目,吸引超10万名青年观众参与,成为长沙最具代表性的青年文化IP之一,也是湖南展现青年艺术风采、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今年戏剧季的节目类型非常丰富,比如花鼓戏、歌剧、舞剧等都是我和家人感兴趣的类型。”青年观众谢思毅对后续的演出充满期待。
双向奔赴的热情,离不开长沙的文化培育。近年来,长沙大力推进“小剧场”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100个小剧场,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高质量戏剧演出,切实提升市民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
湖南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湘剧、花鼓戏、祁剧等地方剧种绵延至今,与木偶、皮影等非遗技艺一道,构成了这片土地独特的戏剧群落。如今,在岳麓山青年戏剧季等平台推动下,这些传统戏剧形式与现代话剧、舞剧、音乐剧同台共演,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艺术景象。
从一方舞台到一座城市,从青年逐梦到全民共享,岳麓山青年戏剧季正着力把长沙塑造为“处处皆舞台、人人能入戏”的戏剧之城,为新时代湖南文化自信写下鲜明注脚。
责编:陈佳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