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王茜 通讯员 张庆
今天,在革命先烈杨开慧、缪伯英的故乡——长沙县开慧镇,一场别开生面的“我在开慧有丘田”稻田文化艺术季拉开帷幕,一个“长在田里的茶馆”——初恋茶馆在稻花香里同步开门迎客。
长沙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王国良,长沙晚报社(集团公司)党委书记、社长、董事长、总编辑洪孟春,湖南高速广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浩,湖南高速广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纪委书记唐奔,长沙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郑曦,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陈卫球,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毛葵,县政协副主席张小春,县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建军参加。
“我在开慧有丘田”稻田文化艺术季拉开帷幕。章帝 摄
活动现场,开慧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响致辞,开慧镇集体经济总顾问、开慧村乡村CEO、好相惠品牌创始人易丹作项目推介。长沙县总工会为开慧镇有丘田项目联合工会授牌。
长沙县总工会为开慧镇有丘田项目联合工会授牌。章帝 摄
近年来,该镇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率先振兴乡村”发展方向,深耕农文旅融合发展,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生态乡镇、国家卫生镇、省级特色文旅小镇、省级旅游度假区和长沙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振兴之路。
初恋茶馆揭牌仪式。章帝 摄
特别是2024年以来,开慧镇勇于探索,首创“集体经济抱团发展+乡村CEO”模式,打造了“我在开慧有丘田”项目,有效激活了沉睡的乡村资源。今年5月,项目升级至2.0版“一亩三分地”回家计划,进一步整合山水田园,吸引了更多市民游客前来认领田地、体验农事、感受乡愁。今年7月,成功招引星沙时报等投资商,联合打造初恋茶馆、初恋大舞台等文旅新场景。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实现营收660余万元,创造利润150余万元,累计为全镇1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分红68.7万元,促进村级集体资产增值近1000万元,带动区域内农文旅综合消费超过3000万元,有力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活动当天,漫步于开慧镇的田间地头,仿佛步入一个露天的艺术田园综合体。高大的巨型稻草人“恋哥”守望田野,绚丽的热气球缓缓升空,充满童趣的“恋哥”玩偶点缀其间……融入稻田的创意打卡装置,将古老的农耕场景转化为可游、可玩、可感的新消费空间,让传承千年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青春活力。
活动现场精彩的舞狮表演。张庆 摄
而稻田边的“初恋茶馆”,是本次文化季活动的重磅新消费新场景。“请110号顾客取餐。”开业当天中午,便接待游客超一百桌。该茶馆由闲置资产改造而成,以80年代红色农耕为内核,内部陈列着由全镇村民捐赠的600余件老旧物件。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物件,让茶馆超越了单纯的饮茶功能,成为一座集茶叙、展览、演艺于一体的“乡村文化会客厅”。传统戏台上,湖南花鼓戏、开慧手鼓等非遗民俗展演轮番登场,与稻田风光相映成趣,共同构建了开慧故事、三湘戏韵、茶馆记忆等八大沉浸式乡村文化场景,让游客在品味乡茶之余,也能领略深厚的文化底蕴。
初恋茶馆内热闹非凡,精彩的节目表演吸引众多游客前来看戏品茗。张庆 摄
从“一亩三分地”的精细运营,到稻田文化艺术季的创新举办,再到“初恋茶馆”的场景营造,开慧镇立足本土资源的改革创新,让农业更有奔头、农村更有看头、农民更有劲头。如今的开慧镇,正将红色文化的感染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生产力,让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
据悉,本次稻田文化艺术季活动将持续整个中秋国庆双节,将在初恋大舞台、初恋茶馆、板仓书院、飘峰山庄等地推出村晚展示、村歌总决赛、板仓星空帐篷音乐节、非遗表演、焰火晚会等系列活动,预计双节吸引客流量将达15万人次。开慧镇党委书记杨骏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农文旅融合,不断拓展乡村消费新场景,努力将开慧镇建设成为来者依恋、闻者向往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和乡村振兴示范镇。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