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文 通讯员 蒋萌萌
清晨的大围山镇还笼罩在一层薄雾中,五辆贴有“流动供销服务车”标识的车辆却早已整装待发。它们有的满载蔬菜、肉类、盐酱醋等村民日常需要的食品和生活用品;有的则静静等待着装上大围山当天清晨刚采摘的蔬菜、水果等新鲜食材,启程驶向城市的餐桌。
今年8月,浏阳大围山惠农供销服务中心以流动供销推动资源要素流向乡村,着力构建“山货出山”与“服务进村”的双向畅通格局。这些流动服务车穿梭于蜿蜒的乡村小路,不仅将物美价廉的日用商品、农资直接送到村民家门口,更深入田间地头,以订单方式从农户手中直接收购特色农产品。
这一模式不仅降低了山区群众的购物成本,更打通了农产品上行的“最初一公里”。如今,流动供销服务车已成为大围山镇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它既是惠民便民的“服务车”,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车”。
【服务进村】
打通乡村服务最后一百米
“我们在镇上找了三位熟悉本地线路和村民需求的流动商贩,将他们纳入体系,专门负责食品和生活用品配送上门。”大围山惠农供销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方对项目起步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过去,这些商贩常年穿梭于各个村落,虽熟知乡情,却缺乏稳定的生意保障;如今,他们成为服务中心的正式成员,不仅拥有了持续的收入来源,更成为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
如今,每天清晨,三辆标识醒目的流动供销服务车准时发车,按片区循环进村入户。村民远远就能认出这些熟悉的“移动服务站”——它们不再仅仅是卖菜车,更已升级为集商品零售、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车。
“有些村民住得偏僻,出门不便。现在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生鲜和日用品,”刚加入服务中心的陈龙明一边清点货物一边说,“我们提供的也不再只是蔬菜肉类,还有粮油调味、卫生纸、洗衣液等各类日用品,种类越来越丰富。”
除此之外,大围山惠农供销服务中心还依托流动车辆,拓展了代收快递、农资发放等多样化便民服务,让偏远村组群众,尤其是老年人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便捷的综合服务。
“我们目前已依托‘星城甄选’小程序,开通了湘供优供(大围山片区)线上订购平台,”陈方介绍道,“村民可提前在线预订所需商品,这样既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成本,也减少了商户的损耗,从而提升了整个资源的配置效率。”
大围山惠农供销服务中心将继续深化数字平台应用,推动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与农业服务实现“线上下单、线下配送”,进一步优化服务效率、扩大覆盖区域,致力打造真正扎根乡村、服务农民的一站式综合平台。
【山货出山】
打通城乡双向通道,助力乡村振兴
流动供销模式的核心,在于构建“日用品下行,农产品上行”的高效双向流通体系。这一模式不仅将生活物资送进乡村,更让优质农副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真正实现了城乡之间的双向奔赴。
9月8日上午10点,这一模式的实际运作场景在大围山惠农供销服务中心门前生动上演——两辆贴有“流动供销服务车”标识的货车停靠在大围山惠农供销服务中心门前。工作人员正将一箱箱刚采摘的鹰嘴桃、猕猴桃、蔬菜、家禽等有序装车。这些来自大围山的新鲜农产品即将发往长沙、武汉甚至更远的市场,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而在离服务中心不远的东门村大坪组,一个380亩的水果种植基地正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我们主要负责种植和品质控制,销售全权交给供销社,”基地负责人涂锐指着漫山已经挂果的猕猴桃说,“就像这些已经进入采摘期的猕猴桃,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我们可以更专注于提升产品质量。”
车轮滚滚,日夜穿梭于蜿蜒的乡村小路。这些流动供销服务车不仅实现了商品的高效流通,更成为连接城乡、促进融合的重要纽带。如今,偏远地区的老人足不出村就能买到新鲜食材,农户不再为产品滞销担忧,曾经的流动商贩也有了更稳定的收入和保障。
“目前,我们正在推动流动供销服务惠及更多偏远山村,让更多村民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浏阳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编:王文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