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领航 畅想湘江㉒丨AI+营商环境全球仍处“发展期”,长沙潜力无穷

2025-09-16 15:01
字体:【

AI+营商环境全球仍处“发展期”,长沙潜力无穷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跨国企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马晓白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金慧 唐璐

当AI技术持续渗透各行各业,AI+营商环境正成为全球城市竞争的新赛道。当前这一领域究竟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各国差距如何?长沙如何凭借自身优势找到破局之路、实现引领?

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AI+营商环境主题论坛期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跨国企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马晓白接受新湖南客户端记者专访,从专业视角剖析这些关键问题,更明确指出:长沙可依托产业优势打破当前发展瓶颈,在AI+营商环境领域走出独特的引领之路。

作为首次参会的嘉宾,马晓白对互联网岳麓大会印象深刻,她认为,长沙在AI赋能的意识、重视程度及组织协调规模上走在全国前列,峰会设置了多个人工智能主题平行论坛,打造了高级别交流平台,让外界看到了长沙在这一领域的强劲潜力与清晰方向。

在她眼中,长沙不仅是先进制造业重镇,更是民营企业活力迸发的城市,茶颜悦色等消费品牌、丰富的文旅体验、充满烟火气的城市氛围等,让人直观感受到长沙经济发展中魅力与活力。这种活力不仅是城市吸引力的来源,更成为AI+ 营商环境建设的“天然试验场”。

从全球范围来看,AI大模型技术去年起进入爆发阶段,但AI+政务服务领域各国差距较小,均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新加坡、爱沙尼亚等国虽凭借“一网通办”平台在电子政务上有一定先进性,但人工智能技术尚未成熟应用于整个营商环境领域。国内方面,上海“一网通办”、杭州“城市大脑”等案例表现突出,整体来说,中国AI+营商环境领域,国内先进城市与国际前沿水平差距不大。

马晓白认为,建设数字营商环境的关键,在于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政府需做好顶层设计,打破部门壁垒整合政策知识,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共享并制定标准;企业则要培养AI意识,加强技术研发与人才储备,以自身活力为核心驱动力,积极参与AI与营商环境的融合进程。

当前,AI在营商环境中的应用仍处浅层,集中于智能引导、表单填写、客服等政务审批前期环节,即便(国内)领先城市,也还在调试政务专属大模型、“喂政策”的阶段,距离AI独立实现政务审批仍有距离。​

不过马晓白对未来充满信心,认为AI技术发展迅速,未来3~5年是关键发展期,“免申即享”场景将不断拓展,企业群众办事与AI互动会更频繁,无需现场办理、主动申请即可实现政策精准适配的情况将增多。

对于长沙,马晓白认为,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形势非常好,但随着“便利化改革”的边际效益逐步递减,企业真正迫切需要的,是要素市场化配置领域的改革突破,让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能更高效地流向产业一线。因此,长沙未来数字营商的发展空间与方向,应聚焦“结合自身产业优势深化AI赋能”,重点推动AI在产业运营、要素匹配领域的应用,这样既能让营商服务更精准,又能切实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