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对接 协调赋能——湖南加快打造对德合作新高地

2025-09-12 17:54
字体:【

图片均为通讯员 贺喜迎 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晗

9月12日,湖南-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合作对接会在长沙举行,200余位中德政、产、学、研领域代表齐聚,聚焦智能制造、无损检测、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度交流,现场签约多项合作项目,标志着湖南对德合作迈入“落地时间”。

本次对接会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北京代表处联合主办,以“创新对接・协同赋能,湘德科技合作新机遇”为主题,旨在搭建湖南与欧洲顶尖研究机构深度交流的平台,推动人才、技术、产业资源双向流动,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顶尖机构牵手,技术对接架起合作桥梁

“弗劳恩霍夫在能源、环境、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应用,与华自科技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袁江锋告诉记者,今年早些时候,公司团队随湘江新区远赴德国,与弗劳恩霍夫专家就多个前沿领域技术积累展开交流,为双方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对接会上,由弗劳恩霍夫玻璃与精密制造事业部负责人科妮莉亚带队的专家团,与华自科技中央研究院及精实机电产业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就智能制造领域机电仪一体化产品研发、新能源领域储能设备技术创新等议题深入探讨。双方将建立长期联络机制,在技术开发、产业孵化等方面寻找合作切入点。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作为德国及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以独特的“弗劳恩霍夫模式”闻名全球,其研究覆盖信息与通信技术、生命科学、微电子、材料、制造技术、能源与环境技术等多个领域,长期为德国及欧洲企业提供创新支撑。此次与湖南的深度对接,正是该机构拓展中国市场、推动技术落地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湘德科技合作的“种子”早已埋下。去年7月,经由省商务厅授牌,湘江新区重点打造德国中小企业总部集聚区。自授牌以来,新区在省、市各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对德宣传及招商工作,分别在上海、汉诺威、多特蒙德等地举办专场推介会及系列对德招商活动,推动湘德合作内涵不断丰富,合作领域持续拓展。

政策全链护航,构建对德合作制度保障

湘德合作深化,离不开政策支撑。今年以来,湖南省、长沙市先后出台多项高含金量政策,构建起“资金支持+平台建设+人才引进+通道保障”的全链条对德合作制度体系,为湘德合作保驾护航。

5月,省级层面出台《深化对德合作的若干政策措施》,十条政策精准发力。在引进培育对德项目方面,对新引进德资项目按年产值、研发投入等给予支持,单个项目最高奖励1000万元;对已落地德企新增投资、新增产值的,同样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直接助力德企在湘扩大投资规模。同时,政策还明确鼓励创建对德国际合作园区,支持共建科研平台引进人才、推动复航直飞航线优化物流通道,全方位为对德合作提供保障。

长沙市同步出台相关措施,围绕“4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对综合评价优秀的新引进德资先进制造业项目、德资世界500强在长企业最高奖1000万元;对年度实际使用外资贡献突出的德企年最高奖300万元;新建外资研发中心最高奖500万元,构建起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对德合作政策体系。

产业集聚落地,湘江新区成合作核心承载区

走进湘江新区,巴斯夫、舍弗勒、卓伯根、麦德龙等知名德企的身影随处可见,中联重科、楚天科技、威胜信息等本土企业也在加速拓展对德业务,一幅“中外企业共舞、产业协同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作为长沙产业集聚区,湘江新区已成为湖南对德合作的核心承载区,吸引着越来越多德企前来投资兴业。“通过与德国企业和专家的交流,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工业4.0的本质,也坚定了数字化转型的决心。”湖南山水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瞿思危的话,道出众多湘企心声。

据介绍,目前Zurpal 、Velox 、Froheit三家德企中国总部已落户德国中小企业总部集聚区(卓伯根基地);湘江新区还引进了湖南德弗应用科学研究中心,致力于引入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智能制造全链条研究资源,针对湖南新能源、工程机械、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等优势产业,推进科技创新、技术转化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合作,助力湖南全球创新网络建设。

从政策护航到产业落地,从技术对接到企业携手,随着更多合作项目落地、更多创新平台搭建,湖南将持续打造对德合作新高地,为中德经贸科技合作注入更多“湖南力量”。

责编:陈佳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