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分享中国眼科智慧——从爱尔眼科看医疗机构进阶之路@湖南日报

2025-09-11 06:26
字体:【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9月11日01转10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治

钱塘江畔,潮涌如雷,一场关乎“光明”的行业巨变正在这里悄然孕育。

2025年9月上旬,杭州国际博览中心迎来全球眼科领域的巅峰盛会——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CCOS 2025)。这场“眼科界大阅兵”,汇聚了上万名国内外眼科医师与全球顶尖眼科精英,而爱尔眼科的两场专题会,无疑成为全场焦点:一场以“眼科人工智能”重构诊疗边界,一场以“人才森林”培育行业新生力量。

2025年9月4至7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CCOS 2025)在杭州举办,爱尔眼科是重要参与单位,图为开幕式合影。

从湘江之畔的初创医院,到钱塘潮声中的新锐标杆,这家诞生23年的长沙企业深耕眼科领域,从攻克屈光手术核心技术、搭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到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服务网络,每一步都紧扣患者需求;更牵头制定多项眼科医疗行业标准,将临床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技术方案,持续向世界分享中国眼科智慧。

董事长陈邦的宣言掷地有声,“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人类对眼健康的需求长期客观存在——爱尔要做的,就是让所有人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

技术破壁:重构眼健康全流程,点亮“未来医院”新图景

即便到如今,优质眼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仍未完全解决。而眼下,爱尔眼科的人工智能技术正积极推动行业破局。

CCOS 2025大会上,当爱尔数字眼科研究所阐释“AI不是替代医生,而是让每个医生成为‘超级医生’”的战略逻辑,当爱尔眼科集团信息中心展示出自主研发的“ADP3.0智能医疗AI平台”,呈现的不仅是硬核技术实力,更印证了爱尔眼科创业之初便埋下的“创新基因”。

在创业伊始,爱尔眼科便突破行业刻板印象,引入国内少见的进口诊疗设备,创新性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以服务细节积累口碑,用诊疗效果打破偏见。

爱尔眼科全国连锁,全球布局。对患者而言,在任何一家爱尔眼科机构接受诊疗服务都可以放心:既有“同质化”服务,各级连锁医院统一服务标准,无需担心体验落差;又有“特色化”菜单,满足各类患者不同层次、多元化的眼健康需求。

23年来,从管理变革到技术迭代,爱尔眼科始终践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理念,以兼容并蓄的姿态拥抱每一次行业变革。

9月6日,“眼科人工智能专题会”在浙江杭州盛大举行。

在CCOS 2025的“眼科人工智能专题会”上,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正式发布《爱尔眼科AI战略白皮书》,携手华为云基于市场现状展望企业AI战略发展蓝图,从价值场景和生态合作等角度切入,为行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案例,并首次系统披露覆盖眼健康全周期的“五位一体”AI 智慧医院体系,让技术的温度渗透诊疗每一环:

预防环节:眼底AI可精准识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10余种眼病,裂隙灯AI30秒生成筛查报告,眼表自测小程序支持手机端便捷排查眼睑肿瘤,让早筛融入日常生活;

诊疗环节: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医疗云”平台实现报告秒级解读,角膜塑形镜智能验配算法将精度提升36%,让诊疗更高效、更精准;

康复管理环节:数字人“爱科(Eyecho)”搭载大模型,提供多语种术前教育、术后陪伴服务,还能为患者定制专属患教视频,让康复指导更具个性化。

更令人瞩目的是,爱尔眼科与中科院计算所联合研发的“AierGPT及爱尔数字人”项目,一举斩获国际顶会最佳演示奖。加拿大工程院院士Cyril Leung评价:“它让冰冷的技术有了人性的温度,重新定义了眼科医疗的服务形态。”

这款深度垂直的“AierGPT”眼科大模型,经海量专业数据深度训练,在眼科知识问答、症状分析、筛查建议、健康科普等领域具备高度专业性与准确性。它以专业、清晰且富有同理心的形象,实现自然对话,提供个性化咨询、就诊引导、术后随访等服务,构建起“智能问诊+健康宣教+诊前辅助+诊后管理”的综合服务平台。

“这是顶尖AI技术赋能垂直产业的典范,充分验证了AI大模型与数字人技术在专业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中科院计算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与爱尔眼科进一步探索AI在生命健康领域的更广应用。

爱尔眼科的医疗智慧,正体现在对政策与技术趋势的敏锐洞察:当人工智能浪潮来袭,果断将技术创新融入医疗全流程;当全球业界成果碰撞交融,选择与强者同行,让创新力持续迭代。

全球协作:携手一流,共筑眼科精准医疗“长城”

“共享全球眼科智慧”,这不仅是爱尔眼科的口号,更是其战略落地的核心逻辑。CCOS 2025期间,两大国际合作引发行业震动:

其一,与强生眼力健共建“老视诊疗中心战略合作集团”。双方引入第七代 Catalys智能飞秒激光系统,凭借“一秒撕囊、虹膜定位”技术实现手术标准化;同时搭载纯折射型臻无级®人工晶状体,将光学干扰降至单焦水平,患者满意度直接提升40%。

“我们思考的不只是‘引进技术’,更是‘如何让技术惠及最广泛的患者’。”强生中国区总经理陈彪的话,道出了合作的核心初心。

近期,爱尔眼科引进蔡司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设备VISUMAX 800及全新微创手术SMILE pro。

其二,与蔡司医疗共同开启“全飞秒 10秒时代”。VISUMAX 800设备将手术时间从23秒压缩至10秒内,并发症率下降50%;截至大会期间,爱尔眼科已完成 SMILE Pro手术超5000例,患者反馈“不过一次呼吸的时间,世界就重新清晰了”。

“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精准医疗走向普惠的里程碑。” 爱尔眼科副总裁冯珺表示。

在与强生眼力健、蔡司医疗等国际医疗巨头的合作中,爱尔眼科始终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径:通过引入国际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不断打磨自身核心竞争力,让全球智慧为中国患者服务。

从博鳌乐城“先行先试”到全球技术同步落地,爱尔眼科已成为国际创新技术进入中国的“超级枢纽”。

早在2024年11月,为期3天的第18届世界眼科医院协会年会成功举办,20个国家和地区的权威专家对中国医疗的进步赞不绝口。这是继操盘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后,爱尔眼科再次拿下国际眼科盛会主办权。随着中国眼科在全球舞台持续崭露头角,有外国专家表示:“世界眼科正在进入‘中国时代’。”

爱尔的全球化已逐步从过去的单向流动发展为双向赋能,从“共享全球眼科智慧”发展为“中国眼科智慧全球分享”。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指出,爱尔眼科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直以来开放的全球格局:临床诊疗追光国际水准,与上下游伙伴合作时更跳出“零和”思维,不做压榨式合作,而是以长期主义为导向,在守护伙伴利益的同时,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模式创新:构建生态,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不久前,爱尔眼科发布2025年半年度“成绩单”:营业总收入115.07亿元,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资产负债率稳定在34.69%的健康水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达34.02亿元——一组组数据,勾勒出企业稳健的发展曲线。

“爱尔始终重视医疗质量与服务体验,坚持医教研一体化,深耕文化传递,践行公益慈善——这些坚持,加上持之以恒的创新,让我们闯过一个个急流险滩。”爱尔眼科总裁李力表示。

爱尔眼科大厦。

战略清晰,执行有力,爱尔眼科的 “分级连锁”模式不断向战略纵深推进:以长沙爱尔眼科医学中心为全球总部,在北京、上海等8大城市建立区域中心,再向31个省份辐射,形成“省会—地市—县域”三级联动体系。这套“1+8+N”战略,精准破解了当前眼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中心城市医院攻克疑难杂症,地级医院承担常规诊疗,县级医院负责基础筛查,通过上下联动让优质医疗资源“流动起来”。

爱尔眼科稳健成长的足迹表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十余年前起,就创新性推出“合伙人计划”与股权激励机制,让医生从“雇员”转变为“医院主人”,截至目前已培育数千名核心医疗人才。

“我们厚植土壤,等待森林;我们点亮微光,汇成星河。没有人才的枝繁叶茂,就没有光明的生生不息。” 在CCOS 2025“人才发展与创新专题会”上,爱尔眼科首次提出“土壤—种子—森林”人才生态理论:

土壤:搭建“医教研产管”五维平台,设立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为人才成长提供养分;

种子:建立分层培育机制——基层医师侧重临床技能提升,中层管理者强化运营能力,高层决策者拓展全球视野;

森林:青年医生李哲琳(双创博士后)、邹金佑(医工交叉博士)、马红婕(临床科研管理者)等复合型人才扎堆涌现,形成“成林成势”的人才格局。

支撑这一体系的,是爱尔眼科覆盖全球的“创新实验室”矩阵:包括“多院多所五站五中心”科研平台(含博士后工作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以及全球临床数据中心——后者为AI训练与学术研究提供了超1500万例临床样本。

如今,爱尔眼科的人才“森林”已蔚为壮观:拥有8000余名专业眼科医生,155名硕导/博导,138人次在国家级行业学会任职;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1643篇,获得专利1026项,牵头或参与制定行业专著/指南/共识168项。

“一位医生成长为领军者,能带动一个团队;一群医生共同进步,能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 在CCOS 2025聚光灯下,爱尔眼科副总裁王丽华坦言,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行业整体进步与时代机遇,未来将继续与各方携手,推动中国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山高水长:以科技为炬、以全球为域,贡献眼科“中国智慧”

23 年来,爱尔眼科的愿景——“让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权利”,从未动摇。

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通过机制完善与文化传递,让所有爱尔人朝着同一目标前行;更需要让每位员工在平台上实现成长,让工作热情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年7月,陈邦荣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爱尔人的这份坚守赢得了国家与社会的高度认可。不久前,陈邦与其他99位各行业杰出代表在北京一同荣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这份荣誉不仅是对陈邦二十余年创业历程的肯定,更是对爱尔眼科以产业力量助力眼健康事业、服务国家民生战略的褒奖。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证书上写的是我陈邦的名字,但真正的获得者,是每一位扎根岗位、默默奉献的爱尔家人。我只是作为大家的代表上台领取了这份荣誉。它真正表彰的,是爱尔遍布全国的每一位工作者日复一日的踏实工作、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以及始终心系群众健康的光明初心。” 面对荣誉,陈邦始终保持淡定与谦卑,“这份称号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每一位爱尔人,属于这个鼓励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时代。”

从长沙一家小医院,到横跨亚欧美三大洲的“眼科星系”;从“复明防盲”的基础需求,到“屈光精准”的技术跨越;从医生主导的传统模式,到“AI+人才”的双轮驱动——爱尔眼科的23年,是医疗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也是中国眼科行业在世界舞台上茁壮成长的鲜活例证。

放眼未来,陈邦认为中国眼科医疗供需的主要矛盾尚未改变:人口众多,各类眼病诊疗的渗透率却很低;但眼科疾病谱却在持续变化:全民手机化提高了用眼强度,导致各类眼病发生率持续上升;近视高发化、人口老龄化,让全年龄段人群的眼健康都面临挑战。与此同时,居民眼健康意识持续觉醒,眼科先进技术的应用率也稳步提高。

为适应、满足患者不断变化中的需求,在2025年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国际论坛上,爱尔眼科成立老视管理 MDT(多学科)学组,以“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资源”为核心目标,为患者提供“以需求为核心”的一站式服务,为全球中老年视觉健康难题破局提供“中国方案”。

站在医院高水平医疗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交汇点,爱尔眼科将一手坚守医疗安全底线、医疗质量生命线,一手持续增强公司基本面,同时积极为世界眼科贡献中国智慧——在刚刚闭幕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CCOS 2025)上的突出表现,便是明证。

大会期间,爱尔眼科专家团队贡献 4000 余篇学术投稿,百余位专家受邀在重要学术环节分享前沿成果,为世界眼科同道献上精彩的学术盛宴。

“以科技为炬、以全球为域,人类对光明的追求永不停歇,爱尔眼科的创新就永无止境。”陈邦说。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