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小区 看新貌│开福区万国城小区:邻里笑声朗,服务暖心头

2025-09-10 10:14
字体:【

编者按:城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居民小区则是其中的关键单元。开福区始终将小区治理作为基础性工程,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与智慧化治理有机融合,深入践行“规范做法、创新答法、人文心法”,广泛凝聚各方力量,持续深化共建共治共享,全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为生动展现开福区小区治理成效,开福区住建局联合新湖南长沙频道重磅推出《走小区·看新貌》专栏。本专栏将深入一线,既聚焦小区焕新的外在风貌,更着力挖掘居民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象。通过系统展示各小区治理亮点,交流以“小变化”点亮居民“大幸福”的生动实践,示范引领全区“美好家园”建设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陈新 通讯员 戴子迅

走进开福区浏阳河街道史家坡社区万国城小区,绿树成荫,道路整洁,老人围坐在新建的邻里中心下棋聊天,孩子在不远处的广场上奔跑嬉戏。这个居住着7000多户家庭、已有16年历史的小区,正以“红色物业”为引擎,悄然发生着改变。

阵地筑基:从“投诉频发”到“点赞连连”

“以前一到下午,楼道里全是打牌的声音,孩子没法写作业,我们也没法休息。” 提起小区曾经的乱象,万国城二期居民李女士仍记忆犹新。由于缺乏专门的活动场地,小区里的老年人常年聚集在楼栋夹层打牌下棋,噪音扰民、环境杂乱等问题频发,居民投诉不断。

矛盾如何化解?史家坡社区党委书记王亿回忆,当时社区提出:“要以退为进,把空间让给更需要的人。”经过社区与物业商量,物业公司主动腾出一处员工宿舍,计划改造成多功能娱乐室。消息一出,党员、志愿者、业主代表纷纷加入讨论,共同参与设计、监督施工。

“以前遇到问题,物业和居民各说各的理,现在坐在一起商量,很多矛盾都能迎刃而解。”湖南第一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敏说。

2025年3月,占地近100平方米的老年娱乐室正式验收,里面配备了桌椅、风扇、空调,还专门设置了公共厕所。“现在每天都来这儿下棋、聊天,再也不用在楼栋夹层‘打游击’了!”72岁的周嗲嗲笑着说,娱乐室成了老人们的“幸福驿站”。

不仅如此,小区还在史家坡社区党委的领导下,打造了“物业网格服务站”“公益志愿服务站”“和谐哨所服务站” 三大阵地。

在“物业网格服务站”,老年邻里中心、文明实践所陆续投入使用,业主婚庆红地毯、免费磨刀、义诊义剪等“暖心服务十项举措”惠及千家万户;在“公益志愿服务站”,以“长沙好人”汤妙荣为代表的200余名志愿者,常年为居民提供小家电维修、心理咨询、医疗咨询等服务,每年还举办植树节、中秋歌舞晚会等特色文化活动不少于18场次;在“和谐哨所服务站”,物业党员、骨干24小时待命,夏季汛期冒雨疏通管道,冬季冰雪天连夜撒盐除冰,用行动守护居民安全。

“长沙好人”和志愿者在打扫卫生

2024年初,清水塘第三小学学生上学必经的人行道上,5个阻碍交通且存在安全隐患的大变电箱被成功移除,这一“老大难”问题的解决,正是“和谐哨所服务站”发挥作用的生动案例。

改造前

“以前孩子上学要侧身从电箱中间挤过去,下雨天更是危险。”家长刘先生说,第11网格员发现问题后,通过“吹哨”上报街道便民中心,区网格中心迅速协调园林、市政、电力等多个部门,共同制定迁移方案,最终让这条“危险路”变成了“安全道”。

改造收尾工作图

机制创新:从“单打独斗”到“多方共治”

“每月15的联席会,我们都会准时参加,有问题当场提,有方案一起议。万国城小区业主代表王先生说。在史家坡社区党委的推动下,小区搭建起社区党委+小区业主党支部+小区物业党支部“三方共治议事平台”,每月15日组织党员、企业、物业、志愿者代表召开联席会,总结上月工作、收集群众意见、安排下月任务,打通了群众与物业、社区之间的沟通渠道。

除了联席会制度,小区还创新推行“网格化治理”模式,将辖区科学划分为5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立一个支部,物业楼长、党员、志愿者共同担任网格员,实行“一日三巡”制度,每天重点巡查电动充电棚、人工湖涉水地区等关键位置,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生产、楼道清理、群体动态等问题。

为提升治理效率,小区还引入数字化管理手段,网格员通过“清爽开福码”APP实时录入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区网格中心后台实时调度,形成“发现问题—上报问题—解决问题—反馈结果”的工作闭环。“以前处理一个问题要跑多个部门,现在通过‘清爽开福码’,问题当天就能得到响应。”网格员陈立军说,他曾在巡查中发现消防通道被车辆占用,拍照上传后,物业工作人员10分钟内就赶到现场,及时疏通了通道。

“群众是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浏阳河街道史家坡社区主任李清焰说,“只有真正走进业主中间,才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如今,小区已形成“社区党委+业主党支部+物业党支部”三方共治平台,矛盾调解、环境改造、文化活动日益规范。2024年,小区累计转办居民诉求200余条,完成便民栈道建设、供水水压改造、监控升级等惠民工程10余项,新增车位100余个,补种绿化面积约1500平方米,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服务暖心:从“关注需求”到“精准对接”

“谢谢你们,又给我送饭菜来了!”万国城小区独居老人刘娭毑,接过志愿者送来的热乎饭菜,眼眶湿润。为解决辖区老年人“吃饭难”问题,社区和物业联合打造老年食堂,采取“0租金+优服务模式,通过微信、电话、志愿者帮助预约等方式提供收送餐服务,汤妙荣带领的“益家亲”志愿服务队还组建了专门的送餐志愿队,打通助老送餐“最后一”。

社区召开“一老一小”食堂建设座谈会

“老年食堂不以盈利为目的,只要能保本就行。”李敏说,食堂从2024年初开始筹备,志愿者和物业工作人员一起选址、装修,社区还积极对接辖区企业争取赞助支持。目前,食堂已试营业,为老年人提供营养可口的饭菜

老年食堂投入试运营

除了关注老年人需求,小区还针对青少年成长、年轻家长就业等问题推出精准服务。2024年5月,小区一名青少年因抑郁症欲轻生,社区得知后,立即引进专业心理咨询师,在活动室设立心理咨询工作室,为青少年提供免费心理疏导。“现在工作室每周都会接待好几名有需求的居民,不仅有孩子,还有不少面临就业压力的年轻人。”心理咨询师老师说据介绍,今年以来,咨询接待人数406人,分别是线下98人,上门64人,线上244人,线下活动4场。

针对年轻家长较多的情况,社区还联合社会组织开展烘焙、直播培训等就业技能课程,帮助居民提升就业能力。“通过烘焙培训,我不仅学会了一门手艺,还认识了很多邻居,现在我们经常一起交流创业想法。”小区居民陈女士说。

如今的万国城小区,老年食堂里饭菜飘香,活动中心内欢声笑语,人行道上畅通无阻……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融入了居民日常的生活下一步,万国城小区将继续深化 “红色物业” 建设,持续关注居民需求,着力解决老旧小区业主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红色物业”持续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

责编:陈新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