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9月8日09版
长沙市肿瘤医院启用
填补市属肿瘤专科医院空白,构建全生命周期肿瘤防治体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唐璐 郭立亮 通讯员 宁瑜
9月7日,长沙市肿瘤医院在长沙市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长沙医院)北院正式揭牌启用。作为长沙市首家市属肿瘤专科医院,这一重大民生项目不仅填补了城市区域肿瘤资源空白,也标志着长沙肿瘤防治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
从“无”到“有”:城市医疗的战略布局
长期以来,长沙市本级缺乏肿瘤专科医院。此次依托长沙市第一医院成立长沙市肿瘤医院,是便民惠民的务实举措,也是优化城市医疗资源配置的战略布局。
据悉,长沙市第一医院始建于1920年,2007年与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市传染病医院合并,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公共卫生防治于一体的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医院现有床位2485张、职工2113人,建有51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多项国家及省、市重点学(专)科,现为院本部、南院、北院及长沙仲景医院“一院四址”的集团化格局。
依托这一坚实基础,长沙市肿瘤医院采用“院中院”模式设立,突出“大专科、强综合”,致力打造消化系统肿瘤、胸部肿瘤、头颈部肿瘤一体化诊疗中心,逐步扩展至乳腺、甲状腺、妇科等领域,实现从科普、筛查到诊疗、康复的一站式服务。
“长沙市肿瘤医院顺势而生,不仅是一所百年综合公立医院学科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更是民生福祉的提升。”长沙市第一医院院长张树生表示。
专科特色鲜明:打造全生命周期肿瘤防治体系
长沙市肿瘤医院如何建?张树生院长给出了答案:以“防、筛、诊、治、康”一站式服务管理一体化为目标,构建全链条、闭环式的肿瘤防治体系,致力于建设国内有影响力的肿瘤防治高地。
在肿瘤防治方面,长沙市癌症防治中心“落户”长沙市肿瘤医院,将重点开展高发肿瘤的科普、早筛与诊治、康复;在诊疗设备方面,医院引进肿瘤检测治疗高端仪器设备;在引进先进诊疗技术方面,通过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孝平院士团队、中日友好医院姚力教授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远程医疗等合作,推广微创手术、精准放疗、靶向免疫等国际前沿技术,实现肿瘤科普、早筛、诊断、治疗及手术、放化疗、靶向免疫治疗及康复一站式完成。
北院区全面运行:“平战结合、平急两用”新样板
长沙市肿瘤医院所在的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区,是长沙市委、市政府推进“健康长沙建设”的重点民生工程,采取“平战结合、平急两用”模式运行。
“平战结合、平急两用”,旨在非公共卫生事件时,为周边群众提供综合医疗服务;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院可迅速转化为重大公共卫生救治医院。
该项目占地167亩,总建筑面积约14.6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一期已于2024年底运行,二期成为长沙市肿瘤医院的主要诊疗区域。
“长沙市肿瘤医院的正式启用标志着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区的全面运行,将为周边50万居民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助推长沙医疗资源更加均衡、科学布局。”张树生院长表示。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