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心附近的这栋白色建筑,大有来头。这里是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也是长沙城区内现存唯一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积极抗战的历史遗址。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启。为凝聚抗日力量,中共决定在西安、武汉、重庆、长沙等多个城市,设立八路军通讯机构。当年12月,中共中央派遣徐特立、王凌波来长沙建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离湘十余年的徐特立重返故地,凭教学专长生动宣讲统战政策,引各界人士争相拜访,抗日号召深入人心。
通讯处接待群众、开展统战、组建文化抗战团体,既是“抗日枢纽”,更是“宣传阵地”,1938年初起推动长沙创办30多种进步报刊,《观察日报》《抗战日报》影响最广,成为湖南抗战的“指路明灯”,为统战建立和救亡运动立下汗马功劳。
随着抗日救亡运动蓬勃高涨,许多进步青年迫切要求到延安去,通讯处设立了“抗大、陕北公学长沙招生委员会”,1938年6月至8月,先后输送约600名青年前往延安,其中包括杨开慧烈士的侄女杨展。
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通讯处迁邵阳,1940年结束工作。而历史的巧合在此延续:1949年,长沙和平解放前夕,旧址旁的宝南街设秘密电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和湖南方面联络架起桥梁,助力长沙和平解放。后来,宝南街更成中南地区闻名的“通信街”。
2025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长沙市文旅广电局推动旧址修缮开放。如今这里既是市民休闲的公园,更是红色文化新地标。
指导: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
出品: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湖南日报社长沙分社
执行:美好湖南推荐官
统筹:刘永涛 曾楚禹 张福芳
文案:金慧
摄制:官铭 张建芳(实习)
航拍素材:李健 李国辉
支持单位:长沙近现代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