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法手记 | 天平两端的积雪,终被司法温度所消融

2025-09-03 14:54
字体:【

开栏语

三尺法台托法治之重,一纸判决定是非之争。庭前庭后,法官们释法说理、定分止争,犹如精密运转的司法齿轮,推动着公平正义的实现。他们有什么故事?有什么收获?

长沙中院开设《星法手记》专栏,聚焦长沙法院的一线法官,以鲜活生动的案件,讲述他们践行“如我在诉”,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不懈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获得感的生动实践。


夜里,我坐在家里的书桌前,思绪却还一直停留在白天办案的点点滴滴之中。风吹得窗外的树枝簌簌作响,扰得我打字的速度不由得快了些。

“叮叮。”我的手机在摞成堆的调解笔录材料旁亮起,是当事人代理律师发来短消息。

“范法官,我方当事人对于和解协议没有问题了,明天再核对下具体金额,没问题我们就签字。”

看到信息,我总算松了口气。这件案子的调解方案已修改十余次,调解协议也修改过很多版。

“希望明天一切顺利。”

夫妻分道扬镳

案件是一起因夫妻离婚分割财产引发的公司相关纠纷。张女士与王先生结婚后携手创业,开办了数家企业,并做到省级行业龙头,但在后续业务开展过程中,双方经营理念出现分歧,产生了矛盾。

婚姻走到十字路口,双方就财产分割产生了纠纷。

王先生发现,张女士在管理他们企业过程中,使用他人银行账户处理企业流水往来,这期间存在侵占企业财产的行为,损害了其作为股东的利益,遂起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查明,张女士转入他人银行账户的金额共计600余万元,扣减认定的经营支出200余万元,认定并判决张女士赔偿给公司造成的损失400余万元。

因对判决不服,从一审到二审,再到再审,多年来,双方对立情绪愈发激烈,矛盾也不断升级。

“双方曾经的亲密关系以及情感纠葛导致了案件的复杂性不仅仅在于法律层面,要在查明事实的同时力求达到双方解开心结。”作为一名再审法官,我深知要实质性化解矛盾症结,防止程序空转的重要性。

庭审上的辩论也印证了我的猜想。

“你以为我想闹到法庭吗?公司账户你对我藏着掖着,要是我不查,现在都被蒙在鼓里。”

“你以为我想吗?公司的经营状况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样还不是为了公司好。”

察觉到双方有调解可能,在庭审后我积极组织双方开展调解,并邀请特约调解员王姐参与调解工作。

调解是平衡法理情的艺术

第一次调解,双方剑拔弩张,言辞激烈,丝毫不肯让步。我和调解员苦口婆心地做双方思想工作。

“你们本来是夫妻,曾经共同生活、创业、养育子女,有感情基础,调解对你们和孩子来说都是最好的。”调解员规劝道。

争吵声停止,双方低着头若有所思,这也让我坚定调解的路子行得通。

在我看来,调解是一门将不和谐的关系进行修复的“技术活”,法官和调解员要做的就是找准并打通双方的堵点。

要说有什么技巧?我想只有把自己当作“大妈”,耐心用好法理情的技巧,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利弊,从情感的角度修复裂痕。

此后,我和调解员通过分别与双方当事人接触,用贴近生活的语言、情感上的关怀,以需求为导向,组织双方多次面对面调解,希望能打开彼此心结,尝试寻找一条既能维护各自利益又能促进关系缓和的解决方案。

漫长的焦灼过后,生机终于绽放

在这期间,因为金额、钱款支付及违约条款等意见不一,双方态度几经反复后仍然强硬。

基于此,对于有争议的金额我们又组织双方依据票据进行动态调解,一笔账两笔账,事无巨细地向双方释法说理。

两三个月过去了,经多次核查、调解,双方总算就调解方案达成合意。

“再核对下金额,这次没有疑问了吧?”调解室里,我把调解协议递给双方,打趣道。

最终,双方签订和解协议,约定以分期支付300万元达成和解,并现场完成第一笔款项的支付。

“谢谢范法官、王老师的辛苦付出,我们才能圆满解决纠纷。”双方当事人向我们感谢道。

至此,一场因离婚后财产分割引起的长达八年的纠纷终于拨云见日。

承办法官:范璐

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监督一庭二级法官

来源:长沙法院网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