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江河 汤楚云
当蝉鸣渐歇,夏日的尾巴轻轻掠过展厅的玻璃展柜,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的暑期科普盛宴也画上了圆满句点。这个夏天,我们与近40万游客共赴一场“探索无界”的暑期之约——实验室里的趣味实验、星际间的恐龙探险、穹顶下的宇宙漫游、展柜前的矿物凝望,每一处体验都藏着地博对科学传播的热忱,每一段互动都写满游客与自然的奇妙联结。
科普活动:多元角色 + 特色主题,让科学“活”起来
暑期的地博,从来不缺“追光者”。我们以“全员参与、全域科普”为理念,搭建起多维度的科普舞台,千余名参与者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科学角色:
“小角色”有大担当:“科普小学员”们拿着学习单,在展厅里四处探索解谜;“科普助教员”化身“小老师”,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解锁活动策划秘籍;“文明劝导员”举着温馨提示牌,提醒大家爱护展品——孩子们用稚嫩却认真的行动,成为地博暑期里最鲜活的“科学小卫士”。
“大课堂”藏真知识:《山体滑坡避险记》科普大讲堂上,专家细致讲解滑坡形成原理,在沉浸式体验中解锁实用自救知识,让“安全知识”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再问苍穹——天问2》科普讲座中,航天爱好者们跟着讲师“穿越”到火星表面,探讨探测器的探测任务,眼里满是对宇宙的向往。
“主题日”有新动作:除了日常特色活动,我们还紧扣“全国生态日”“全国测绘法宣传日”等重要节点,推出专属科普活动——“全国生态日”期间,生态保护修复科普实验、讲座,让游客们直观感受生态保护的意义;“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期间,4场“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版图意识宣传周特别活动,通过拼图挑战、知识问答,让“守护国家版图”的理念扎根人心。
每一场活动都不是单向的“知识输出”,而是双向的“互动共鸣”,让科学从“听”变成“做”,从“知道”变成“热爱”,这是我们为千万孩子创造的科普乐园。
展览展陈:常设 + 特展双驱动,解锁 N 种探索姿势
暑期的地博展厅,是“时空折叠”的奇妙场域——在这里,你可以一天之内“穿越”亿万年:
常设展览持续“圈粉”:矿物宝石厅里,水晶的剔透、萤石的斑斓依旧让游客驻足良久,讲解员的“矿物成因小课堂”总能围满好奇的听众;恐龙世界区域,孩子们踮着脚观察霸王龙模型的牙齿,家长们则在一旁读着展板上的演化故事,笑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
暑期新展亮点纷呈:《开普勒纪元:恐龙的星际复苏》VR展成了“网红打卡地”,游客戴上VR设备,就能“登陆”开普勒星球,与“复活”的无牙芙蓉龙并肩行走,感受远古与未来的碰撞;球幕影院的穹顶下,《恐龙新纪元》《银河中心之旅》等影片轮番放映,观众仰头望着璀璨星河,仿佛伸手就能触碰宇宙的脉搏;《熊猫湘遇记——湖南大熊猫的失落足迹》展览,用化石与图文,讲述湖南远古大熊猫的生存故事,让大家发现 “原来湖南也曾是熊猫的家园”;《氧氢印记——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的双重奏》展览,则带游客走进“矿物的微观世界”,看氧与氢如何在地质运动中书写“地球日记”。
暑期来馆游客中,省内观众占65.8%,省外观众占32.2%,加上越来越多外国游客的驻足参观,我们的展览正跨越地域与国界,得到了更多人发自心底的认可与喜爱。让科技打破认知的边界,让每一件展品背后的地球故事触手可及,让探索从“单一观看”变成“立体沉浸”,是我们始终坚守的初心。
开放服务:科技赋能 + 温情守护,让参观更舒心
暑期客流虽增,我们的服务却从不“打折扣”。我们以“文化+科技”为双翼,精心升级每一处服务细节,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地博的贴心:
智能讲解机器人“芙妹”成了展厅里的“明星向导”,它不仅能生动讲解展厅故事,更能从容解答“矿物为何会发光”“湖南有哪些地质灾害”等疑问,萌趣的声线和专业的回答,圈粉不少小朋友。
为迎接盛夏高峰人流量,我们同步细化开放管理:增派工作人员在展区引导,化解拥挤;加密基础设备巡检频次,逐一排查不留隐患;更通过展板提示、广播播报,轻声传递文明参观的倡议,让秩序之美与探索之乐同行。
所有“地博人”尽职尽责,全力以赴——现场咨询21500余次,电话咨询13000余次,行李寄存2400余次,借用雨伞50余次,处理失物招领384次,广播寻人78次,6名讲解员共接待150批次,20名讲解志愿者提供80场公益讲解,57名志愿者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36小时……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我们滚烫的用心。
文创商品:创意 + 实用双加持,把“地博记忆” 打包带回家
逛展的最后一站,总少不了到文创商店“淘宝”。这个暑期,地博文创以“科学+实用”为核心,推出了不少“宝藏单品”:矿晶 DIY 工坊里,总围着满是创意的游客——挑选几颗透着天然光泽的珠子,穿针引线间,一条清透的手串慢慢成形;矿物主题的钥匙扣、挂件,把矿晶的千变万化浓缩在方寸之间,挂在包上便是行走的“地质小科普”;恐龙造型的笔记本、钢笔也是别有趣味,让书写也成了与科学的互动。
“芙妹”IP周边更是人气爆棚,挂坠、帆布包,这些印着“芙妹”的萌趣形象的文创,成了孩子们的“心头好”。
让大家在家也能“玩转”自然元素,把地博的科学浪漫延伸到日常生活里,是我们不变的创作目标。
当秋日的风拂过地博的庭院,这个暑期的故事就要落幕,但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那些在实验室里种下的“科学种子”,在展厅里萌发的“自然好奇”,在文创里珍藏的“地博记忆”,终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生长。下一个季节,地博仍会以最饱满的热情,准备好关于地球、关于科学、关于自然的新故事,等你再来解锁!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