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背着双肩包就可以来湖南创业!”湖南求贤若渴、热情邀约。青春之城长沙,如何与青青力量双向奔赴、同频共振?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工商业联合会、共青团长沙市委特别支持,2025年7月,湖南日报社长沙分社重磅推出《创长沙》大型融媒体报道,聚焦青春力量扎根长沙、建设长沙的生动实践,呈现这座城市向善向美、茁壮成长的壮阔气象。敬请关注!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万丽君
走进湖南湘江新区的上扶犁公司,迎面而来的不是冰冷机器,而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图景——阳光洒在绿油油的菜地上,水塘清可见底,鱼儿穿梭其间,蔬果清香在夏风中浮动,悄然驱散了暑气。
俯瞰上扶犁公司。
“我得空就在这干农活,既找需求,也做试验。”公司创始人李逸峰,戴上草帽、换上胶鞋,轻车熟路。
这位深耕智能制造与新农业的探索者,已手握40余项专利,将最初的小公司发展为涵盖两家专精特新企业的科技集团,年创税上千万元。
勇追创业梦
1983年出生的李逸峰,气质儒雅,但两鬓早生的华发记录着创业的艰辛。
创业之路并非坦途。2007年走出大学校门后,李逸峰历经商海沉浮,做过上市公司的研发负责人,也体验过合伙创业的磨合与挑战。然而,内心对创造实业价值、服务国家战略的执着追求,促使他在2017年毅然踏上独立创业的征途。
机遇,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显现。2018年,一位客户带着行业痛点找到他:市面上缺乏好用又便宜的农产品烘干设备,传统的烘干设备都是多层链板式的,材料成本高占地面积大,能否量身定制一款简单实用的烘干设备?
李逸峰(左一)正在车间工作。
李逸峰二话不说,带领团队一头扎进车间。几个月后,依托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攻坚克难的决心,一台满足客户需求的静态式烘干设备成功交付。烘干设备采用变流向技术,让单层堆放40-50厘米厚度的农作物也能快速均匀地烘干,使制作成本降低了70%,赢得了客户高度赞誉。
这次成功,不仅解了客户燃眉之急,更让李逸峰敏锐洞见了智能制造定制服务的蓝海。“客户提需求,我们迅速响应,提供从设计、制造到安装、调试的全流程服务,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创业维艰,沟壑纵横。“跌入谷底,唯一的路就是向上攀爬。”回望那些资金链紧绷、技术攻坚遇阻的至暗时刻,李逸峰坦言,是踏准时代脉搏的技术定力、家人的坚定支持,给了他穿越风雨的底气与力量。
矢志微创新
步入上扶犁明亮的大厅,墙上“为健康农业提供创新力量”的标语格外醒目。这不仅是企业宗旨,更是李逸峰笃信的核心竞争力——以持续不断的“微创新”厚植发展根基,锻造服务现代农业的硬实力。
“这台精准成型设备,创新应用木质纤维快速成型技术,结合机械臂实现无人化连续生产,能够极大地减少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降级或浪费,能耗与成本显著降低,效益成倍提升。”
“这款自动喷涂机,核心技术在于利用视觉和3D扫描技术,对工件进行精准定量喷涂,极大地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
在机器轰鸣的厂房,李逸峰如数家珍。
这些看似细微却直击行业痛点的创新,构成了上扶犁突围的利刃。企业营收从2017年的百万余元,稳健增长,几年时间营收突破亿元,生动诠释了“小创新驱动大发展”的深刻内涵。
躬身向沃野
为健康农业提供创新力量,是李逸峰孜孜以求的奋斗方向。
乘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农业正焕发前所未有的生机,李逸峰的目光也更加坚定地投向了智慧农业这片充满希望的新蓝海。
试验田旁,形似集装箱的厢式智慧伸缩大棚引人注目,这是公司致力于农业的又一创新成果。李逸峰介绍,“我们研发的厢式智慧伸缩大棚是大棚这个行业除单拱大棚和连栋大棚之外的第三种形态,通过伸缩的结构,使有机种植在利用大棚防灾减灾的过程中更能与周边生态环境进行高度融合,专为高品质有机种植量身定制。”
展望未来,李逸峰的规划更加清晰:致力于将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农业应用领域,后续将重点聚焦于研发碳环机设备,以保障有机肥的规模化稳定供应。同时,通过集成高精度视觉识别、红外追踪与激光技术,实现物理精准除虫,有效解决农药滥用问题,推动农业生产回归自然农法本质,让更多健康安全的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从泥土中寻找需求,在厂房里锻造创新,李逸峰以“上扶犁”为笔,在智能制造与农业变革的交汇处奋力书写答案。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