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日讯(记者 王茜 通讯员 宋彬彬)晨光熹微,湖南长沙县路口镇花桥湾村的薄雾如轻纱般浮动,宋希早已在他那百亩果苗基地架起直播设备。
“我们的果树都是带果发货,放心不会是假苗;东魁杨梅家庭种植难度高,敢于挑战你就买……”镜头里,这位80后新农人娴熟又不失幽默地展示着盆栽,身后成片的果树在晚风中舒展枝叶。
八年前,当宋希辞去省城高校教职返乡创业,在田间地头支起手机支架时,不会想到自己将成为撬动县域商贸流通体系升级的一个支点。
彼时,物流梗阻是最大痛点。“农村电商不成规模,农村快递被几个老板垄断,物流成本非常高,占成本大头,市场竞争力低。”这位“理工农人”推着黑框眼镜回忆:“果苗还经常萎蔫,赔钱又赔信誉。”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暴露出传统流通体系的脆弱。
转机始于2020年,长沙县制定了《长沙县县乡村三级物流规划》,推进县域物流配送中心、乡镇配送节点、村级公共服务点三级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快递企业参与农村配送体系建设,实现“村村通快递”。
一场“物流革命”悄然启动。随着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长沙县电商仓储中心、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一批乡镇快递物流站点应运而生,全方位补齐了长沙县仓储物流基础设施短板,也推动形成了农村物流领域的良性竞争环境。
2023年,宋希的创业轨迹开始陡峭上扬。在长沙县集中资金统筹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的东风下,县域三级物流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快递物流站点越来越多,申通、圆通就在果苗基地附近设置了更多站点,企业物流成本得以再次下降。宋希率先搭上“快车”享受红利,公司业务量激增,一跃成为电商销售果苗行业第一,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华丽转身。
如今,京东、顺丰等12家物流巨头的区域枢纽在此交汇,27个镇级节点如神经网络般延展,最终通过785个末端网点抵达千家万户。宋希日销量近万单的果苗,正是经由这张智慧网络,将湖湘绿意送往天南地北,而相较初期创业,物流成本降低30%,销售额平均每年增长50%,利润也越来越高。
这场变革带来的不仅是商业效率。在开慧镇,72岁的杨奶奶现在每周都通过村级服务站收到儿子寄来的药品;在果园镇,农户魏立新依托全县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每日清晨便把采摘好的蔬菜送上去往城区的汽车,一年增收2万余元……老人和农户眼角的笑纹,映照着三级物流体系最温暖的民生答卷。
数据显示,长沙县现有物流经营主体约8100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42家,有大型物流园区31家,总占地面积238万平方米;顺丰、京东等12家快递品牌建设区域分拨中心有4个,大型快递网点27个,785个末端网点已覆盖所有乡镇行政村,2024年寄递量8.98亿件;长沙县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已将极兔、申通、圆通、韵达、优速、百世6家寄递企业达成合作,县域内的寄递件实现了统仓共配。
夜色渐深,宋希的直播间依然人气不减。镜头掠过待发的果苗,这位新农人对屏幕前的都市游子轻声道:“给父母寄棵果树吧,待它开花结果时,你们也该回乡看看。”这朴素的邀约,恰揭示了三级物流体系的深层意义——当城乡动脉与温情末梢无缝衔接,那些承载乡愁的绿植,便成了丈量城乡融合进程的生动刻度。
在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百强县前十的长沙县,不论是个体创业者奋进的身影,还是年吞吐数十亿的物流园区,都在诠释: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隐形翅膀。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