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日讯(记者 王茜 通讯员 李登峰)7月31日晚,长沙县开慧镇党校余家坳村民夜校举行2025年第七讲。本次活动以“科技小院里的乡村振兴密码”为主题,通过理论宣讲、科研故事分享、现场答疑等环节,带领村民感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据悉,为了进一步提升夜校的办学水平和影响力,2025年余家坳村民夜校创新推出轮值校长制度。由开慧镇的十个村(社区)党总支书记轮流担任村民夜校校长,本期活动由开慧镇锡福村轮值,特邀湖南农业大学贺喜教授和科技小院驻点研究生代表参加。
主讲人勾丹带来了题为《科技小院“扎”下来,乡村振兴“活”起来》的分享。她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回顾了从研究生阶段驻点科技小院到成为“乡村振兴筑梦者”扎根锡福村的蜕变历程;深情讲述了开慧镇锡福科技小院的“逆袭路”:从2017年回购6.8亩闲置土地,到2018年引入湖南农大团队,再到2022年开慧镇锡福科技小院挂牌,如今已建成集科研、培训、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平台,展现了科技小院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我们用9.8万元回购的旧场地,现在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稳定收入,去年锡福村村集体经济突破200万元。”锡福村党总支书记林益明提到。
主讲环节后,湖南农业大学驻点科技小院研究生代表分享了科研工作感受,从一线工作者的视角回顾了在科技小院“接地气”的科研实践。贺喜院长在总结中阐述了“在学校想清楚、来小院干扎实、回学校深总结”的人才培养模式,解锁了科技小院的振兴密码。余家坳村民梁娭毑感慨:“以前觉得科技离我们远,现在才知道,它就在地头、在猪场,能帮我们挣钱致富。”
据悉,2022年以来,开慧镇锡福科技小院累计吸引了中国农大、湖南农大、省农科院上百名研究生常驻小院进行科研工作,产出了近百篇高质量论文,其中科技成果单一产品转化过亿的已有三个。开慧镇党委书记杨骏表示,科技小院不仅是科研平台,更是人才摇篮,“希望这样的‘扎根精神’能在全镇延伸,让更多青春力量投身乡土,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