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王茜
7月26日,竞争力智库和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在江苏联合发布《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2025》,长沙县江背镇位居86位。这是江背镇首次挺进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中部百强,充分展现了江背镇经济社会发展成效。
作为长沙县工业重镇与农文旅融合示范区,江背镇从“中部百强镇”连续上榜,到挺进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中部百强,从传统产业迭代升级到农文旅消费热潮涌动,经济实力实现“阶梯式跃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指标高位跃升,发展势能持续增强
作为工业强镇,江背镇上半年经济指标实现“满堂红”:规模工业总产值达21.23亿元,42家规上工业企业撑起发展“脊梁”。固定资产投资达15.12亿元,市场主体净增399家,300余家在册企业共同勾勒出活跃的经济图谱。国家级“小巨人”企业、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8家高新技术企业及2个省级科创平台,更彰显出发展的“科技含量”与“创新底气”。
产业集群成势,链式发展能级凸显
江背镇以“腾笼换鸟”激活存量,以精准招商壮大增量,产业集群效应持续释放。“江心比心”招商团队奔赴北京、成都等地,联动100余名在外人才,推动“招商引智”同频共振。全镇8个产业项目入选长沙县重大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16亿元。梅花工贸新区成为产业高地,园区已布局项目总占地2071亩,工程机械、汽车配套、电力器材等主导产业形成“链条闭环”。“以商招商”实现扩产升级,本土企业与新引项目“共生共荣”,推动产业能级向中高端迈进。
项目攻坚提速,投资引擎强劲轰鸣
在“全要素保障、全周期服务”机制引领下,项目建设跑出“江背加速度”。比亚迪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中通物流、英平机械和金江大道等五条市政道路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京港澳东移、长赣高铁和江杉高速中轴互通等项目拆迁正有序推进中,交通区位优势更加突显。湖南伟邦高分子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星舟重工新能源智能制造基地成功签约,为产业链补链强链注入新动能;工业扩能升级成果获全县认可,拿下第一批工业高质量发展奖励资金70万元,印证了项目建设的“含金量”。
营商环境优化,服务效能不断升级
“江心比心,在江背都省心”服务品牌深入人心。“营商服务驿站”“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联动发力,500余次企业走访、400余本《涉企政策汇编》送抵一线,解决用工用地等难题17个。《我为企业找订单》专栏精准推介本土产品,顺麦食品、超程建材等4家潜力企业有望入规,预计新增产值2亿元。“智汇江背·赋能企业”高校专家问诊、企业家座谈会搭建起“政企同心”桥梁,党政联点、镇村干部结对的“保姆式”服务,让企业从“放心投资”到“舒心创业”再到“安心发展”,营商环境的“软实力”正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硬支撑”。
农文旅融合,绿色发展焕发活力
以“节会经济”点燃消费引擎,油菜花节、全国春季村晚、印山摇滚音乐“LIVE”等活动接连上演,上半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7500万元。天玺湖心岛民宿、“池上庄园二期”高端康养项目、“浏河书院”滨水民宿串珠成链,带动40余栋闲置农房“重生”,3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印山焕新+非遗体验”精品线路加速打造,五福“稻油”基地、自成肉牛等特色农业与庭院经济相得益彰,农文旅融合不仅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更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江背镇将以“百强再进位”为新起点,在产业升级中勇立潮头,在项目攻坚中破浪前行,在城乡融合中彰显担当。从 “中部标杆”到“全国前列”,江背正以势不可挡的发展锐气,在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县域经济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江背动能。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