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7月27日03版
敢啃硬骨头 勇闯突围路
——长沙市开福区通泰街街道攻坚克难解民忧
陈 新 胡珊珊 张金秀
在长沙城北的千年潮宗街区,一场关乎安全、品质与民生的“突围战”正如火如荼进行。
面对违建封堵消防通道、老城治理超负荷、产权证25年难办等历史“硬骨头”,开福区通泰街街道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担当,在省市相关部门支持及开福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闯出一条老城区破局焕新的攻坚之路。
安全破障:重筑居民“生命线”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通泰街街道绷紧防范化解风险之弦,构建起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安全体系,而202大厦的消防隐患整改,正是其中最硬的一仗。
202大厦北栋其中一户消防通道打通,重新安装门窗,完成改造。陈 新 摄
电钻轰鸣,砖块纷落。在202大厦北栋,封堵消防通道长达18年的违建砖墙正被逐块凿开。“这块‘城市伤疤’,必须根治!”通泰街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站在拆除现场,汗水浸透了衬衫,话语掷地有声。
202大厦建于2007年,一个触目惊心的隐患深藏其中:202北栋几乎所有居民将消防连廊改造成自家阳台或客厅,每一户业主仅剩一个安全出口,严重违反消防规定。
整改阻力巨大。“我们在进行入户动员整改时,有业主直接把茶杯摔在我们脚边。”街道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罗鸿宇记忆犹新。18年违规改建的“既成事实”让居民抵触情绪强烈。面对《限期整改通知书》,工作组遭遇了上百个投诉电话和联合抵制。
破局刻不容缓;困难再大,也要迎难而上。通泰街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党员干部全员上阵,密集展开调查摸底、分层动员、宣传造势。同时,联合区住建、消防、城管组建攻坚组,创新“样板开路、双线推进”策略:精心打造恢复结构并安装高品质门窗的“样板间”示范;持证执法队员兵分两路,同步攻坚。
“轰隆!”4月8日,一处走廊的隔墙在液压锤下倒塌。面对户主“东西丢了怎么办”的质疑,消防员一针见血反问:“一旦发生火灾,您家人往哪跑?”户主哑口无言。
实拆的震慑力与“样板间”的示范效应开始显现。业主们主动签下了同意书。
截至目前,157户完成改造,整改率突破89.2%。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拆违攻坚战,预计9月销号,为176户居民重新筑起安全的“生命线”。
品质焕新:绣出古街“新颜值”
日均涌入2万年轻客流的潮宗街区,考验着老城区的治理极限。作为全区唯一纳入五一商圈24小时全时管理的街道,通泰街以“绣花功夫”作答,推动古街品质蝶变。
提质建设后的潮宗街区,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涌入。刘润泽 摄
“宝子们看!今年街面干净得能反光,连夜市收摊后都没垃圾!”夏夜人潮中,网红主播的惊叹道出了直观变化。这背后是通泰街打响的“四战”:环境卫生标准“提升战”,营盘路以南核心区24小时保洁,智慧平台确保垃圾落地及时清理;车辆停放有序“规范战”,关键点位设禁限标识与阻车柱,黄兴路沿线布花箱与智能升降柱;流动摊贩依规“治理战”,坚持“疏堵结合”,设临时经营区并严查占道;门前三包责任“压实战”,门店100%签约,商户自发组成“街面巡查队”,共治力量不断壮大。
潮宗街区的蜕变,更体现在硬件品质的提升与匠心的服务细节上。东入口,300平方米的下沉广场即将竣工,届时将融入国风雕塑,未来将成为市民游客休憩的“微客厅”。福庆街消防执勤点主体完工,预计8月下旬投用,将有效破解老街消防车通行难题。万达广场沿线,非机动车泊位改造进入收尾阶段,通过绿化布局巧妙调整与充电桩增设,根治了电动车挤占盲道顽疾。
细节处最见真章。6500块承载历史的麻石路面,采用“干沙填缝+水泥封浆”毫米级工艺精心修复,从根源上杜绝了雨季泥沙流失与二次污染。西长街人行道拓宽3-4米,昔日拥挤的鱼市窄巷焕然一新。
文化赋能同步推进,绿化引入缤纷当季花卉,营造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打卡式”精致街景。西入口游客中心即将挂网招标,未来拟打造为展示街区文化的博物馆。
支撑“面子”的是坚实的治理“里子”。“165人保洁队与71人城管队三班倒保障24小时管控。”通泰街街道城管工作负责人蒋毅介绍,应对夜经济及大客流高峰,街区的主要餐饮区域部署20人突击队高频清运垃圾;在节假日,街道和社区的值守力量翻倍,干部职工全员轮班巡查成为常态。
安全防线同步筑牢。通泰街街道完成户外招牌阻燃检测,并建立新增强制审核机制;针对窄巷,创新“大型消防车主道救援+小型车辆灵活处置”应急机制。潮宗街区智慧指挥中心正在加快建设,将进行街区全域覆盖,智能算法实时捕捉消防隐患、违停行为。
从麻石修复的匠心到24小时监管的精准,从消防安全的未雨绸缪到文化空间的营建,潮宗街区的蜕变深刻诠释着城市更新的“精治逻辑”。
民生攻坚:点亮百姓“安居梦”
藩城堤53号的明月商贸城,曾是城市肌体上的沉疴。这栋2000年建成的商住楼,共10层,第4层至第8层为住宅,主要为小业主购买的商品房、拆迁安置房和单位公房。第3层至第4层中间的技术层,被开发商分割成66户,并租赁给个人居住。因建设不合规、消防不合格、权属不清晰等错综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855户难以办理产权证。
明月商贸城第一批产权证发放。(开福区通泰街街道供图)
面对这块“硬骨头”,长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领导调度推动,强化市区联动。开福区委、区政府挺膺担当,由区委主要负责人提级包案,组建专班,同时开展专题调度、资金托底,为处遗攻坚工作提供坚实后盾。
战场前沿,通泰街街道党工委扛起“主攻手”职责,迎难而上,明确“先消除隐患,后容缺分批办证”工作路径,迅速锁定三大关键突破口:一是安全筑基,办证前置。将彻底消除消防安全隐患作为产权办理的绝对前置条件与首要任务。面对防火间距不足、疏散通道狭窄等“先天硬伤”,街道迅速组织权威专家论证,高效落实了包括“增设消防楼梯”在内的11项关键整改措施,从根本上保障居民生命安全。二是容缺破冰,路径创新。首创容缺“分户办理栋证,再办理分户证”机制,优先保障住宅业主权益,再集中攻坚商铺办证难题,开辟历史遗留难题化解新路。三是精准溯源,厘清权属。下大力气成功寻访关键历史知情人,为解开错综复杂的权属关系网撕开关键突破口。同时直面原始持有人已故、私下买卖等难题,想方设法逐一确权。
“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由街道干部和社区骨干组成攻坚工作组,采取‘先易后难、个案专议’策略,实行分户包干,主动联系业主、收集材料、分批推进公示与办理。”通泰街街道自然资源和城市建设工作负责人赵红胜介绍,随着夜以继日的工作,沉寂多年的“安居梦”重新照进现实。
“盼了25年,终于拿到房产证了!感谢市里的好政策,感谢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同志们的辛苦付出!” 李女士特地带着手写感谢信来到街道,字里行间满是激动。67岁的老人肖永华看着新装的消防设施感慨:“以前电线乱得像蜘蛛网,现在政府不仅帮我们开了‘生命通道’,还理清了产权,住得踏实!”
眼下,攻坚仍在加速。明月商贸城正在加快消防整改收尾,预计10月底可验收达标;在产权办理上,已成功为业主办理了69本住宅房产证,并公示了6批130多套住宅信息,力争年底前让更多业主拿到“红本本”,抚平这道25年的民生“褶皱”。
战鼓未停,征程再启。从打通堵塞18年的“生命通道”,到擦亮24小时不熄灯的“城市客厅”,再到点亮百姓的“安居梦”,开福区通泰街街道干部职工用“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这场与历史欠账的较量,不仅重塑了老街区的筋骨,更铭刻下基层干部“扛重活、打硬仗、解民忧”的赤诚答卷。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