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短讯(2025)13期总第103期——长沙市贸促会(长沙国际商会)

2025-07-17 18:17
字体:【

1、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欧洲港口拥堵

《金融时报》6月30日报道,欧洲航运和物流公司警告称,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加上低河流水位,导致欧洲出现自新冠疫情以来最严重的供应链拥堵。驳船需要等待数天才能装货,集装箱船也面临长时间的等待,这些问题在鹿特丹、安特卫普和汉堡港的情况最为严重,预计将持续至少几个月。

德国物流公司Contargo警告客户,驳船在安特卫普港平均等待装载集装箱需要66个小时,在鹿特丹港则需要77个小时。德国 DHL 高管卡斯帕·埃勒贝克 (Casper Ellerbaek) 表示,延误尚未迫使任何客户因零部件短缺而停止生产,但这种“戏剧性”事件仍然存在风险,船舶的卸货时间比计划晚了三到五天。

物流公司将此次危机归咎于特朗普领导下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急剧变化等问题,这些问题迫使集装箱航运公司改造其网络,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贸易流。

2、欧美贸易谈判未取得突破,美国准备向各国通报关税税率

爱尔兰RTE新闻7月4日报道,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表示,欧盟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尚未取得突破,特朗普计划最快今天开始发送信函,通知贸易伙伴其关税税率。

谢夫乔维奇在与美国同行会晤后今天将返回布鲁塞尔,谈判将继续进行。他表示,工作仍在继续,我们的目标保持不变,就是“达成一个良好的、雄心勃勃的跨大西洋贸易协议”。

昨天在丹麦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启动仪式上,欧洲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确认,鉴于如此巨大的贸易集团之间达成一项正常的自由贸易协定所需的时间远超过规定的最后期险,因此在下周三的期限前,最好的结果是达成原则性协议。

特朗普威胁称,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将对欧洲商品加征50%的关税。

据悉,欧盟委员会已经接受了对欧盟出口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一直在推动对航空、制药和半导体等关键行业的多重例外和豁免。

3、美国参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

当地时间7月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全面减税和支出法案,并提交众议院。美国众议院将于2日就法案进行辩论和投票。

美国参议院当天上午以51比50的投票结果通过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力推的全面减税和支出法案。在此期间,参议员们就数十项拟议的立法修改进行了投票。据悉,3位共和党参议员“倒戈”,投票反对最终法案,他们分别是肯塔基州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参议员汤姆·蒂利斯和缅因州共和党参议员苏珊·柯林斯。

同时担任参议院议长的共和党籍副总统万斯在50票赞成、50票反对的“平票”情况下,投出了“打破僵局”的一票,该修正案以51比50的投票结果获得通过。

由于参议院对该法案有较大修改,这项被特朗普称为“大而美”法案的修订法案现在将返回众议院,需要得到众议院的再次通过才能提交给美国总统签字并成为法律。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称,将在特朗普设定的7月4日最后期限前争取通过该法案。

4、中国电动汽车加速进入阿联酋

《海湾新闻报》7月1日报道,阿联酋正见证来自中国的先进电动汽车的大量涌入,比亚迪、吉利、奇瑞、名爵和帝豪等品牌引领潮流。这一趋势与全球咨询公司AlixPartners最近的一项分析相符。该分析预测,到2030年,中国汽车品牌将在中东和非洲地区占据惊人的34%的市场份额,而2024年这一比例仅为10%。

报告显示,该地区尤其是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的消费者,对中国汽车品牌的信任度日益提升。AlixPartners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Alessandro Massaglia表示,中国汽车的“技术实力”和“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是吸引中东买家的关键因素。

5、迪拜计划2026年推出空中出租车服务,缓解交通拥堵

路透社7月1日报道,迪拜道路与交通管理局(RTA)宣布,计划于2026年正式启用Joby Aviation的电动空中出租车服务,成为全球首个商业化运营城市。该服务初期将部署12架垂直起降(eVTOL)飞机,覆盖迪拜国际机场、朱美拉棕榈岛等4个航站楼,单程票价预计300-500迪拉姆(82-136美元),飞行时间比地面交通缩短70%。美国Joby公司已完成1,500小时试飞,其静音技术可将噪音控制在65分贝以下。此举是迪拜“智慧城市2030”战略关键一环,预计至2030年将分流15%的高峰期路面车流。监管部门正制定全球首个城市空中交通(UAM)法规框架,中国亿航等企业也在候选供应商名单中。

6、泰国的政治斗争对投资造成了影响

据曼谷邮报7月1日报道:曼谷银行(BBL)预计,持续的国内政治不稳定将进一步推迟投资决策,加剧美国关税对泰国出口的影响。BBL高级执行副总裁科萨克•普特拉库尔表示,当前的政治不确定性可能会推迟公共和私营部门的投资决策。与此同时,在美国对泰国出口产品的关税政策和泰国政府与美国贸易谈判的结果更加明确之前,许多企业都在推迟投资。科萨克指出:“泰国的政治发展通常难以预测。”因此,该银行正在密切关注局势,并评估其对泰国经济的潜在影响。然而,外部不确定性,特别是来自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然是今年泰国增长前景的主要挑战,特别是考虑到泰国现有的结构性问题。

7、越南出台《科技创新公私合作政府令》

越通社7月3日报道,越南近日出台《科技创新公私合作政府令》。该政府令匡定了科创领域可实施公私合作的范围:投资、科研、技术开发、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根据《公私合营投资法》开展的公私合作;依托国有资产用于合资联营。政府令还明确了各方在公私合作中的责任义务,参与科研、技术开发、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公私合作的组织与个人将享受国家提供的多项优惠政策与支持措施。

具体包括:企业所得税计算中,研发费用可按200%比例抵扣;依法减免土地使用费与租金;拥有研究成果所有权,可适用科技活动风险容错机制;对于服务国家特殊任务的公私合作成果产品,国家可以定向委托、指定采购等方式进行支持。

该政府令有望促使私营部门拓展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投资机会,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动能。

8、中国与安哥拉等7个非洲国家签署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

近期,中方与安哥拉、冈比亚、索马里、赞比亚、贝宁、加纳、塞内加尔等7个非洲国家分别签署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截至目前,中国已与31个非洲国家签署框架协定。

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对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的制度基础。中方将继续与有意愿的非洲国家加强沟通,推动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并推动后续模块谈判,与非洲国家分享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广阔发展机遇,为中非贸易投资提供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保障。

9、中国成为越南腰果第一大出口市场

越南《越南网》7月5日报道,据越南海关统计,2025年前6个月,越南出口腰果34.68万吨,金额23.6亿美元,数量同比下降2.7%,但出口金额增长20.4%,其中对中国出口大幅增长。2025年5月,越南向中国出口腰果近2.5万吨,价值逾1.56亿美元,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44.4%和67%。前5个月,越南向中国出口腰果6.579万吨,价值4.1494亿美元,同期分别增长21.7%和41.2%。中国正式成为越南最大的腰果出口市场。

10、越南与德国签署关于建立能源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越南《越南经济》7月4日报道, 7月3日在德国柏林,越南工贸部副部长阮黄龙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国务秘书Stefan Rouenhoff签署建立越南—德国能源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越南国家副主席武氏映春出席签字仪式。

报道称,联合声明是一份重要文件,正式将越德两国能源合作关系提升为能源伙伴关系,构建了推动能源转型、实现碳中和减排、加强能源安全、拓展企业合作的全面合作框架。优先合作领域包括:政策完善、可再生能源发展(海上风电、太阳能、绿色氢能)、电力行业数字化、提高能效、电网现代化、支持难以减排行业的脱碳。能源伙伴关系的实施机制包括组织年度高级别指导委员会、成立技术工作组、加强培训、研究和企业对接活动,从而深化两国能源合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11、欧盟煤炭消费与产量创历史新低

波黑媒体Financa 7月7日报道。2024年欧盟煤炭行业遭遇历史性衰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年煤炭消费量降至3.06亿吨,产量萎缩至2.42亿吨,双双创下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与2023年相比,消费量下降13%,产量减少12%,延续了2022-2023年间21%和23%的暴跌趋势。

欧盟能源结构转型成效显著。煤炭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持续收缩,2023年发电占比已降至12%(2022年为16%)。这种下降反映出欧盟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决心,目前风能和太阳能已满足欧盟25%的能源需求。

受俄乌冲突影响,欧盟对俄煤炭进口量在2021-2023年间骤降98%。澳大利亚和美国现各占欧盟进口市场的25%,哥伦比亚(18%)、南非(14%)和哈萨克斯坦(9%)成为新晋主力供应国。

评论认为,随着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全面实施,煤炭在欧盟能源体系中的份额或将持续萎缩。欧盟委员会气候事务发言人表示,这些数据证明欧盟正走在正确的脱碳道路上,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将达45%。

12、欧盟理事会批准保加利亚于2026年1月1日起使用欧元

欧盟理事会7月8日消息:当日,欧盟理事会通过了保加利亚于2026年1月1日引入欧元所需的最后三项法律文件。此举标志着保加利亚成为欧元区第21个成员国的程序已全部完成,自明年起可使用欧盟共同货币欧元。

13、韩电子和汽车企业担忧美国铜关税产生扩散影响

韩联社7月9日报道,韩国业界密切关注美国特朗普政府对铜征收50%关税的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虽然美国主要铜进口国家为智利、加拿大、墨西哥,以去年为准,韩对美出口铜量仅占美全部铜进口量的3.5%,但以铜为原料的电缆和电动车用马达、变频器、充电系统等可能面临供应链不稳、价格上涨等风险。韩国电缆、电子和汽车业界担心该举将造成市场萎缩和供应延迟,虽然可以考虑增加美国产铜的采购,但短期内难以调整供应链,也会因价格上涨造成成本增加。

14、关税炸弹暂缓,韩美非关税壁垒成谈判焦点

据韩联社7月8日报道,随着美国政府对全球主要国家征收“对等关税”的时间统一延后至8月1日,韩国暂时避免了遭遇25%的关税冲击。然而,在此之前,韩美之间将展开为期20余天的密集贸易谈判。由于韩国对外经济依存度高,本轮谈判被视为攸关产业命运的“背水一战”。在韩国对美现有关税几乎为零的情况下,谈判重点转向非关税壁垒,涉及农产品市场开放、数字平台监管、谷歌地图数据外流、以及转基因生物产品进口等敏感议题,引发国内产业与民众的强烈分歧。政府除需在对美谈判中取得成果外,还面临争取国内社会共识的双重挑战。在能源领域,美方特别关注韩国对阿拉斯加LNG项目的参与。在制造业方面,韩美可在半导体、造船、关键矿产等高端产业深化合作。最终,这场贸易与安保交织的“一揽子谈判”结果,将对韩国的国家经济与外交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15、古巴全国多地暂停家用液化气供应

古巴辩论网7月2日报道,古巴石油联盟副总裁佩雷斯证实,因库存耗尽,全国多数省份已暂停家用液化气销售,严重影响民众日常生活。佩雷斯表示,如古方向供应商付款进展顺利,新一批液化气船将于近期抵古。目前古境内医院、公益场所及食品生产厂等重要设施依靠本土炼油厂维持供气。报道称,美方封锁导致燃料采购资金短缺及国际融资渠道不畅,是古能源进口受阻的主要原因。

16、德勤:英国企业对美国投资失去兴趣

路透社7月7日消息,德勤周一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英国企业高管眼中,美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大幅下降,他们现在将目光转向了更接近本土的投资机会。

德勤对英国主要公司首席财务官的调查显示,2%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地点,低于2024年底的59%。该报告与上个月美国官方数据相吻合,显示2025年初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急剧下降,这与特朗普关税计划引发的商业高度不确定性相吻合。

德勤表示,英国公司高管对本国市场表现出了兴趣,英国的投资吸引力从-12%上升至13%,与印度并列第一。美国仍然比欧洲其他发达国家更具吸引力,德勤的调查显示,后两者的吸引力均呈负面。

德勤英国高级合伙人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休斯顿表示,这些结果表明,人们的情绪发生了转变,英国现在被视为全球领先的投资目的地。这种新的信心,加上风险偏好的上升,是值得欢迎的,并凸显了英国提供的巨大投资潜力。

德勤的调查显示,英国企业高管的商业信心较4月份发布的调查结果有所上升。尽管乐观指数仍然低迷,但已从上一季度的-14%小幅上升至-11%。英国商业调查普遍显示经济增长疲软,这对里夫斯来说是一个问题,根据市场预期,她很可能在下一轮预算中再次加税。

德勤在6月16日至6月29日期间对66位首席财务官和高管进行了调查,其中包括3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为3860亿英镑。

17、太阳能首次成为欧盟最大电力来源

波黑媒体Energetika 7月11日报道。2025年6月,太阳能首次成为欧盟第一大电力来源,这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智库Ember分析显示,6月欧盟太阳能发电量达45.4太瓦时,占总发电量的22.1%,同比增长22%,首次超越核电(21.8%)和风电(15.8%)。

荷兰(40.5%)、希腊(35.1%)等13个成员国创下太阳能发电新纪录。同期欧盟煤电占比降至6.1%,创历史新低。德国、波兰仍是主要煤电使用国,而西班牙已基本淘汰煤电。

尽管上半年欧盟用电需求增长2.2%,但化石能源发电量仍同比上升13%,主要因燃气发电弥补了风电和水电的缺口。专家指出,电网灵活性和储能设施建设将成为保障可再生能源稳定供应的关键。这一突破标志着欧盟能源转型取得进展,但电网稳定性挑战依然存在。

18、特朗普威胁征税!欧盟、墨西哥回应

美国总统特朗普12日发出两封关税威胁信函,称自8月1日起对从欧盟、墨西哥进口的商品分别征收30%关税。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声明称,美国对欧盟出口产品征收30%的关税将破坏大西洋两岸的重要供应链,损害双方的企业、消费者和患者利益。声明说,欧盟仍然准备继续努力,在8月1日前达成协议。与此同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欧盟的利益,包括在必要时采取相称的反制措施。

墨西哥外交部和经济部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美加征30%关税是“不公平待遇”,已开始与美国进行谈判,以保护边境企业和就业。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表示,她相信能在8月1日前与美国达成协议,此外,她补充说,墨西哥的主权不容谈判。

19、法国航空调度员罢工 多个机场航班将受影响

当地时间7月1日,法国民航总局要求各家航空公司在7月4日,即调度员罢工首日,取消四分之一在巴黎主要机场起降的航班。

由法国第二大和第三大航空调度员工会发起的此次罢工,将对当地机场造成严重影响。

法国民航总局还表示,尼斯(法国第三大机场)以及位于科西嘉岛的巴斯蒂亚和卡尔维机场的航班计划将减少一半。

20、普京签署法令 允许“不友好国家”投资者在俄投资

当地时间7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为外国投资者设立新的投资机制。该法令对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实行的反制西方制裁做出若干例外规定,允许来自“不友好国家”的投资者对俄进行投资活动。

此外,还将设立用于外国投资者交易的专门账户,可用于俄罗斯公司证券的交易和资金跨境划转等,为外国投资者权益提供了额外保障。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