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吴紫菁 单婵 彭雨
盛夏时节,走进长沙县金井水厂,耳边是潺潺水声,眼前是井然有序的生产场景。厂区里,200余名学校师生、群众正沉浸式体验农村供排水全流程。这场“水厂开放日”活动,是长沙县水业集团党委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打造“水润民心”党建品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作为县属国有企业,长沙县水业集团党委以“水润民心”党建品牌为引领,立足主责主业,获取县域农村供水和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实现年营收突破2.5亿元,获得AA信用评级,成功发行2亿元全国首单农村“两水”绿色乡村振兴债券等,在农村供水保障、污水处理攻坚、国企改革等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水业为民”答卷。
政治领航明方向,增强国企发展“红色引擎”
集团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按月开展专题学习、研讨。2024年以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17次,学习“第一议题”41次,通过深学细悟引导党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供水保障、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技术攻坚和市场化转型等各领域工作的优良作风。
集团党委完善“党建入章+决策前置”治理机制,将党建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各项环节,动态调整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实施“党委前置研究-董事会科学决策-经理层高效执行”闭环管理。近两年来,通过该模式推动解决集团经营发展类事项300余个,为企业科学决策、高效运营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党建工作中,集团党委构建“传达学习-部署落实-督办反馈”完整责任链条,设置“组织覆盖率、党员作用发挥度、业务融合成效”三维评议指标;建立党建任务“督查-通报-整改-回头看”机制,对上级点评问题实行销号管理,整改完成率达100%;将党建责任纳入绩效考核,精准压实到具体个人。
组织强基挺脊梁,锻造干事创业“硬核队伍”
集团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三双”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业务骨干“传帮带”机制;优化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激励管理的动态衔接,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成为常态;引入和共享“1+2+N”课程体系,为党员干部职工搭建多元化学习平台“充电加油”。
2024年以来,集团及子公司共开展各类培训108次,覆盖2333人次;涌现出省市县级荣誉10余项,32人获评职称评定,114人考取职称及专业证书,22人实现学历提升;攻克多项技术难题,获国家专利5项。
结合业务特色实施“党建聚合力创新”项目,集团党委探索实施“一核四融”工作方法,坚持党建核心引领,推动党建工作融入中心、融汇价值、融合组织、融洽群众。各支部“揭榜挂帅”开展“四提”行动,促进项目建设提速、供水服务提档、出水品质提升、市场运营提效。目前,集团投资7亿元建供水骨干网,出厂水、管网水合格率100%,保障农村32.77万人饮水安全,2024年拓展市场化项目32个,年营收2.5亿元。
共建共享惠民生,书写水务为民“生动实践”
集团党委与金井镇蒲塘村、青山铺镇天华村、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直属支行等党组织共建“水业服务党建联盟”。通过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单”对接机制,成功解决金井镇蒲塘村丘陵地带供水困局、天华山景区池塘水体老化爆发油藻问题;盘活天华村闲置房打造“童心书屋”,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坚持“党建带群建”,在五一、高考期间为环卫工人、考生家长提供爱心服务,以实际行动彰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成效。
在“走找想促”实践活动中,通过服务座谈会、供水热线、上门服务等渠道,集团2024年以来收集并解决300余条群众建议;2023年以来为临空经济区湖南易厨鲜食品公司处理污水超3000吨;近两年为困难群众减免费用130余万元,为126家企业减免安装费98.7万元。
集团积极践行“四下基层”制度,2025年新增春华、开慧2个供水服务中心,打造“30分钟服务圈”;设立“为民服务工作站”,实现报装、缴费、维修“一站式”办理;开通线上服务渠道,推动农村供水服务区域化、精细化升级。通过“群众诉求—党员响应—限时办结”机制,有效提升服务效能,12345热线投诉量逐年下降,群众满意率达100%。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