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万水
7月初,长沙市浏东公路达浒段8公里的道路上,一盏盏10米高的路灯依次亮起,沿线群众喜笑颜开,“以前摸着黑骑车,现在道路敞亮了,出行十分安心”。
作为连接浏阳城区与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交通主动脉,浏东公路达浒段日均承载4000余辆次车流,串联着7个行政村,6所学校和百余家企业,更承载着数万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幸福愿景。
然而,由于两侧多为小山岭,这段公路的原路灯间隔较远,在交叉路口的位置才有零星两盏,两侧护栏虽装有反光带,但时间长了容易褪色,车灯扫过时仅能闪烁微弱光芒,群众出行存在安全隐患。
小路灯,大民生。为此,达浒镇党委、政府急群众之所急,将浏东公路达浒段路灯安装项目纳入2025年度达浒镇民生实事项目,努力将“民生愿景”转变为“幸福实景”。
组建项目专班和 “志愿调解小队”、开辟“民生项目绿色通道”……干群联手,4月勘测定线、5月破土动工、6月冒雨抢工 ……项目建设迈入“快车道”。不到90天,项目便顺利完工。
考虑到山区的多雾天气,项目还特意按照了穿透力强的10米高压钠灯,真正实现了“出行明亮”。
路灯亮了,守护也在不断升级。
沿线7个村成立村级巡防队,每晚对浏东公路达浒段进行巡逻,主动参与交通疏导、隐患排查、安全宣讲、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
同时,“无人机”上岗巡飞,与地面人员协同“作战”,热成像技术让非法生产无处遁形。
目前,巡防队累计巡防230余次,成功处理路面障碍排除、受伤群众救助等夜间突发情况23起,让群众看得见平安、摸得着幸福。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