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7月8日08版
长沙县江背镇盘活40余栋农房、培育8个青创项目——
青春创意“点石成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茜 通讯员 卢木森 李悠然
仲夏的浏阳河金洲段,舒适的民宿倒映碧波,露营帐篷点缀青翠河岸;印山天玺湖畔,摇滚音符与黄酒香交织。
长沙县江背镇,这个曾以工业基因和油菜花海闻名的小镇,正被青春力量“焕新”: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过夜客占比飙升,文旅综合收入突破7500万元。
空间重塑:沉睡资产变“流量引擎”
“推窗见山水,这才叫度假。”7月4日,在浏阳河畔的“池上庄园”民宿留宿3天的游客陈先生流连忘返。这栋由闲置农房改造的临水民宿,工作日一房难求,7月份周末预订爆满。
印山台实业有限公司投资4600万元,“唤醒”天玺湖心岛沉寂多年的四合院,打造依山傍水的特色湖景民宿;拟投资3.8亿元的“池上庄园二期”高端康养项目夯基垒台,高端别墅瞄准银发经济蓝海;“浏河书院”滨水民宿蓄势待发,进军中高端市场。
目前,江背镇民宿产业吸引投资超5亿元,带动超300多人就业,大批青年创客返乡,累计盘活闲置农房40余栋。
产业激活:老手艺撞出了新火花
新春灯火、花海启幕、乡土“村晚”、湖畔摇滚、创意市集……贯穿四季的节庆营销,持续点燃江背消费热情。“印山摇滚LIVE活动后,我家民宿预订持续火爆。”“晨夕小舍”主理人陈女士介绍。“把这瓶‘印山麻姑醉’带回去,带走在江背的难忘时光。”游客张先生后备箱塞满江背特产。
江背镇实施“乡村好物后备箱”工程,让深藏于乡间的宝藏走向广阔市场——省级非遗麻姑井黄酒在网上热卖;“凉塘一味”李氏腊味熏香浓郁;盐浣茶唤醒味蕾记忆;江背竹雕令人爱不释手……
上线在即的展销平台,将通过趣味市集、民宿体验、电商渠道等,牵引更多江背特色产品走进城市家庭。
人才汇聚:乡村沃土是个大舞台
“让创意扎根乡土。”在窗明几净的“印山young”青创空间,长沙师范学院导师正在指导学生优化创新创业项目方案。
“节假日期间,我们最高销售额达到了5000元。”在长沙县江背镇印山天玺湖畔“印小鱼”茶咖馆,主理人余先生一边制作饮品,一边讲述创业故事。眼下,他正忙着策划利用村里闲置机台房搭建面包窑,让游客体验亲手烤面包的乐趣。
余先生是首批8个入驻“印山young”青年创客空间项目的创客之一。江背着力挖掘红色文化底蕴,创新多元业态布局,整合校地优质资源,吸引青年创客汇聚,探索出“政府搭台、院校赋能、资本唱戏、村民共富”四维模式。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