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区:小圆桌转动大治理——“开门议事·共创幸福”系列报道之一

2025-07-07 04:31
字体:【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开福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决策积极落实长沙市“党建聚力·和美星城”工作部署实施“党建聚力·幸福开福”行动,在全区创新建立并推行“开门议事·共创幸福”共商共治议事协商机制,号召组织党委政府工作人员和居民群众一起“走出屋门、敞开心门,面对面议事、手拉手解题,建立熟人社区、创幸福生活”有效回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构建起全过程人民民主“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充分展现开福区“开门议事·共创幸福”共商共治议事协商机制的生动实践与成效,湖南日报社长沙分社联合开福区委组织部、开福区委社会工作部特推出“开门议事·共创幸福”》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联合出品: 湖南日报社长沙分社 开福区委组织部 开福区委社会工作部

融合传播:新湖南长沙频道 华声在线长沙频道

问:开福区委宣传部

行:陈新 王懿平

小圆桌转动大治理

——开福区推进“开门议事·共创幸福”系列报道之一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陈新 通讯员 王懿平

初夏傍晚,开福区新河街道华夏路社区枫林小区6号栋前,19户居民在红火的“开火宴”上接过新居钥匙。

拎着大红“福”字、提着社区赠送的礼包,居民开心地走过焕然一新的重建房

从危楼重建图纸审定到施工监督,每一环节都由居民议事会商定。“从定图纸到选新房,每一步都征求我们意见!”住户陈先生的感慨,道出了开福区以制度化议事规则重塑基层治理的密码。

危房拆除重建,居民议事会上民主表决

精准把脉: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开福区首先破解的是“议什么”的精准命题议什么?答案在千家万户中。

开福区洪山街道洪雅社区依托网格化管理,构建起立体化问题收集网络:网格员与“热心、公心”居民每日巡查,线上平台、居民互动板实时反馈,形成动态“民情数据库”。问题经分类整理,涉及公共设施、环境治理等“疑难杂症”被精准筛选,列入议事清单。这种“靶向定位”避免了议事的泛化与空转,使有限的治理资源精准投向痛点堵点。

伍家岭街道科大佳园社区推行居民议事“三三三”工作法通过“居民建议、两委会提议、居民代表大会决议”的“三议”程序,依托“交流共建会、议事共商会、分享共促会”的“三会”平台,实现“民意收集精准化、协商议事场景化、项目推进清单化”的“三化”目标,让民主协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科大佳园社区居民在“小苑议事角”协商议事

在通泰街街道轩辕殿社区,“轩辕睦邻议事厅”对收集的燃气入户、危房重建等议题实施分级管理,明确“小事当场决、难事限期办”原则,议事资源用在刀刃上。精准的问题识别机制,如同给社区治理装上CT机”,病灶清晰可见,为高效协商奠定坚实基础。

在精准把脉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开福区通过深入走访、立体收集、科学分级和靶向聚焦梳理出了六个方面群众关注度高、影响面广、治理作用大的议题范围,确保议事议题直指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真问题”,推动治理资源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效能跃升。

多元共商: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如何让议事真正体现民意?开福区“开门议事·共创幸福”共商共治机制。区级层面统筹部署、分类推进:城市社区以小区或网格为单位,建立“小区议事会·大家来商量”机制;农村(城中村、城郊接合部)社区(村)则以村组或网格为单位,建立“和美乡村屋场会·乡里乡亲好商量”机制。街道和社区(村)立足实际,搭建起简单规范、管用有效、各具特色的议事协商平台。

议事平台在开福遍地开花。

东风路街道蚌塘社区创新“网格+五老红”模式,将老党员、老军人等编入网格担任“议事顾问”。他们凭借人脉与威望,牵头组织网格内的“微协商”,形成“小事格内解、大事集体商”的梯次协商格局。在解决蚌塘小区街角花园夜间照明问题时,“友阿友邻荟”联动党员、志愿者、楼栋长现场勘察、共商方案,迅速点亮了居民的回家路。

蚌塘社区“五老红”队伍协商居民反映问题

月湖街道溪水湾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为民办实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搭建党员、楼栋长、热心居民代表、辖区单位代表共同参与的1+N”湾里议事平台。依托邻里中心、新时代文化长廊等居民家门口的场所,围绕社区公共事务、民生服务、环境改造等,通过“提、议、商、督、评”五步工作法,建立“议题收集—联席会商—限期办结—公示反馈—定期回访”闭环机制,确保居民诉求有回应、落实有反馈,让群众说事有渠道、议事接地气、办事更高效。

溪水湾社区召开“湾里议事会”

近年来,开福区多元共商体系的构建与深化,涌现了40余个特色议事平台,通过制度化、常态化、特色化的议事平台,凝聚了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实现向“全民参与”的华丽转身。

闭环落地:从“议得好”到“办得实”

议而决、决而行、行而果。开福区各社区着力构建议事成果转化的完整闭环。

四方坪街道金帆社区则将议事规则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社区成功化解了涉及1000余人的公共收益被骗事件和小自来水管网纠纷等重大风险,将议事成果落实为社区长治久安的“压舱石”,充分展现了制度化,常态化议事机制在预防和化解重大群体性事件中的关键作用。

金帆社区才子佳苑二期小区党支部组织楼栋长召开议事会协商解决小区水管漏水问题

芙蓉北路街道江湾社区“群商荟圆桌议事会”则展现了闭环机制的强大效能。面对生鲜超市欠薪纠纷,网格员迅速介入,联动社区民警召开专题议事会,促成劳资双方达成和解;针对捞刀河沿线路灯不亮、广场无公厕等民生难题,议事会精准“吹哨”,市政、园林等部门“应哨”联动,最终新装太阳能路灯12组、增设公共卫生间及母婴室,赢得居民交口称赞。每一次高效的问题解决,都是议事闭环机制最生动的注脚。

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议事规则,正成为开福基层善治的“金钥匙”。

从精准识别议题到多元主体共商,再到刚性闭环落实,一套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日渐成型。

当小圆桌转动起大治理,基层社会焕发出的,正是共建共治共享的蓬勃生机。

责编:陈新

一审:李玉梅

二审:张福芳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