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深刻”砖上文字,在长沙看见江南宋城

2025-07-05 19:26
字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胡雪怡 摄影 田超 通讯员 陈一诗 肖婷

“从世界范围来说,文字可以说是从‘深刻到闪现’的历史过程。”江南宋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滕清安在“寻迹千年 宋城拓影”赣州城墙铭文砖与拓片展的序言中写道,古人将文字“深刻”“铭记”在各种实物材质之上,到如今文字更多地只在各种屏幕中虚拟“闪现”了。

如何在“深刻”的文字中,通达古人、捕捉历史?

75日上午,“赣州宋城文化中国行”长沙站系列活动在长沙图书馆启动,通过举行“寻迹千年 宋城拓影”展览、《赣川望郡——赣州城墙历史与铭文城砖研究》书籍分享会、客家传拓技艺展示与体验等活动,以城墙铭文砖、拓片等载体,为长沙市民呈现赣州作为“江南宋城”的深厚历史底蕴与文化精髓。

长赣情深 江湖相见

“本次展览带来了90幅精美砖拓、2幅古舆图及66块铭文城砖实物,其中36块为宋代原砖。”启动仪式上,聚焦“寻迹千年 宋城拓影”主题的110块展板映入眼帘。据赣州市社科联主席刘万春介绍,此次展览以铭文城砖为文化纽带,旨在搭建赣湘两地学术交流与民众互动的平台,推动宋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本次展览分为《寻迹江右赣鄱名邦》《赣州四张文化名片》《宋城砖铭拓影传芳(窑务、纪年、人名、地名)》三大篇章,通过方寸之间的砖石,尤其是那块定格了明代长沙府县官员名录的铭文砖,让读者近距离领略跨越千年的筑城史与深沉的家国故事。

赣州江南宋城文化研究院向长沙市图书馆捐赠了珍贵的拓片长卷与明代长沙府长沙县城墙铭文砖。其上清晰地刻录着明代长沙府及长沙县负责城工事务的官员姓名与职务“长沙府提调官经历高耀司吏杨原善”“长沙县提调官典史张斌典史胡贇”,成为明代地方筑城制度与城市管理鲜活的实物见证。长沙市图书馆馆长王自洋也向江南宋城文化研究院回赠《文脉长沙》《致敬岳麓山》系列丛书。

此外,为服务两地读者、赓续历史文脉,赣州市图书馆副馆长刘俊与长沙市图书馆互相赠送了一批反映赣南客家文化风貌的重要文献及展现湖湘文化精髓与长沙地方特色的图书。

寻迹千年,读懂城墙

当天上午,《赣川望郡——赣州城墙历史与铭文城砖研究》书籍分享会同步举行。

中国明史学会会员、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雪超副教授,为读者深入剖析赣州城墙。他以宏阔视野还原城墙营建历程,聚焦城砖铭文这一微观密码,解码砖石背后的家国情怀、民生百态与历史兴衰,引领听众“以砖窥史”,感悟忠义精神。

与此同时,四楼展览区化身非遗工坊。客家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赖婷现场指导市民体验传拓技艺,参与者可亲手制作拓片,在墨香与纸韵中,亲身感受传统技艺魅力。

本次“赣州宋城文化中国行”长沙站将持续为市民游客搭建了解江西宋城文化的桥梁。其中,展览免费开放至95日,邀请广大读者沉浸式感受穿越千年的宋城风华。

本次活动由赣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长沙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