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短讯(2025)4期总第94期
——长沙市贸促会(长沙国际商会)
1、全球自然指数最新榜单发布 中国科研机构领跑全球
国际权威学术出版机构《自然》网站,2025年2月11日发布最新全球自然指数(Nature Index),中国科研机构领跑全球。此次发布的自然指数统计周期为2022年11月1日-2023年10月31日,覆盖自然科学四大核心学科领域。本次榜单凸显中国科研实力的显著提升,全球前十强机构中中国独占八席。美国哈佛大学(第2位)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第8位)成为前十中仅有的非中国科研机构。该指数通过追踪82种顶级自然科学期刊的论文数据,评估各主体科研实力及跨境合作水平,现已成为衡量国家基础研究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塞浦路斯全国共有23家高校及科研机构入围,其中,塞浦路斯大学以其本土第一的排名位居全球第1098位,东地中海大学与塞浦路斯研究所分列塞浦路斯国内二、三位。
2、美国威胁升级贸易战 欧洲汽车制造商承压
据Politico布鲁塞尔12日报道,特朗普于近日宣布,将对欧盟商品实施新一轮关税,其中汽车行业成为重点目标。由于欧盟目前对美国产汽车征收10%进口税,而美国对欧盟汽车仅征收2.5%,特朗普政府以此为由,威胁将欧盟汽车进口关税提高至30%。此举预计将对德国汽车制造商造成直接冲击,尤其是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和大众集团,它们合计占欧盟对美出口汽车总量的73%。此外,部分欧洲车企在墨西哥设厂,若美国进一步对墨西哥商品加征关税,这些企业也将面临额外成本压力。
欧盟汽车行业对此高度关注。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呼吁尽快与美方展开谈判,以避免贸易摩擦升级。宝马提出,欧盟可考虑降低对美汽车进口关税至2.5%,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此外,美国政府对进口钢铁和铝材加征25%关税,进一步推高生产成本。同时,美质疑欧盟增值税体系对美国产品的不公平待遇,加剧了跨大西洋贸易紧张局势。
未来,德国汽车制造商可能面临更复杂的全球市场竞争格局。一方面,奥迪、保时捷等品牌正考虑将部分车型生产转移至美国,以降低高额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欧盟或将采取反制措施,对美国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此外,特朗普政府可能推动更广泛的贸易保护政策,进一步影响欧洲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使其在国际市场上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3、欧盟委员会警告塞浦路斯未按期落实可再生能源许可新规
据塞浦路斯邮报2月13日报道,欧盟委员会向塞浦路斯及另外七个成员国发出正式意见函(Reasoned Opinion),督促其尽快将欧盟关于加快可再生能源项目审批流程的法规纳入本国法律体系。这是欧盟针对成员国未能履行相关法规的五步合规程序中的第二步,若相关国家仍未按要求整改,委员会或将案件提交至欧洲法院,并可能施加罚款。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通报,此次被点名的国家除塞浦路斯外,还包括保加利亚、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斯洛伐克和瑞典。相关法规旨在“简化并缩短可再生能源项目及电网基础设施审批流程”,要求各成员国设定明确的审批期限,并规定可再生能源项目、储能及相关基础设施应被视为“具有压倒性公共利益”。此外,各国还需设立“可再生能源加速区”,以便在低环境影响区域内加快项目审批。
4、2024年,欧盟向日葵籽产量下降到800万吨,较2023年下降18%,是2015年以来最低产量
近日,据德国油料和蛋白植物促进联盟(UFOP)发布报告,欧盟委员会在2025年2月修正了2024年向日葵籽的产量预测,从2024年12月的预期下调了7000吨,预计总产量为800万吨,同比下降18%。
匈牙利、法国排名前二,各产170万吨,保加利亚产140万吨,位居第三。罗产120万吨,同比下降38%(虽然种植面积达到历史最大值,产量却下降),从最大产量国下降到第四。
5、匈牙利央行表示匈牙利暂时不会使用欧元
匈媒近日报道,匈牙利央行副行长维拉格表示,匈牙利对引进单一欧洲货币持强硬态度。维拉格强调,引进欧元是一个国家战略问题,通常在本国货币汇率波动时才会凸显出来。维拉格解释称,在引进欧元之前,匈牙利经济首先需得到长足的发展,至少应达到欧盟平均经济发展水平的90%。
今年1月底,在匈牙利央行组织的2025年拉姆法卢西会议(Lámfalussy Lectures Conference)上,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提及引入欧元问题时也强调过早引入欧元的风险。欧尔班引用匈著名经济学家拉姆法卢西的一句话表达他对加入欧元区的看法:“当心,如果你的经济没有为加入欧元区做好准备,它就会杀了你!” 。
6、2024年瑞典汽车市场疲软,电动化转型停滞
瑞典汽车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统计新闻,2024年瑞典新注册汽车数量显著下降,新车排放量出现增加。
据统计,2024年乘用车新注册量为269498辆,同比减少7%,降至十年来最低水平。其中,纯电动车数量下降近1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数量增加约3%,电动乘用车份额58.4%,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电动汽车增速放缓导致新车每公里排放量增加3克。轻型卡车新注册量减少至38318辆,同比下降12%,其中电动轻型卡车份额从约20%增加至22%。重型卡车新注册量为5230辆,同比减少21%,其中电动车占6.5%,较2023年的4%有所增加。公交车市场下降幅度最大,新注册783辆客车,同比下降30%,其中电动车比例为32%,较2023年增加4个百分点。
7、欧盟天然气库存降至50%,意大利61%
安莎社2月7日报道,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运营商协会(GIE)数据显示,欧盟天然气库存日益减少,截至2025年2月5日已下降50.63%至581太瓦时,相当于年平均需求量3,495.22太瓦时的16%,低于去年同期的64.7%即737太瓦时。
意大利的情况较好,储量为60.94%,为121.93太瓦时,相当于年平均需求量673.87太瓦时的18%,但高于去年同期的库存为59.2%即116.61太瓦时。
8、苹果计划在美国增加投资以避免关税
《爱尔兰独立报》2月25日报道,苹果公司计划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在美招聘2万名新员工,包括在休斯顿建立新的服务器制造工厂、在密歇根州建立供应商学院,以及与美现有供应商进行额外合作,标志着至少部分生产将从海外转移。消息在特朗普和苹果CEO库克在椭圆形办公室会面几天后披露。苹果此举寻求减轻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苹果绝大多数iPhone和其他产品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库克成功说服特朗普免除对iPhone的关税,随着特朗普再次上任并推出类似计划,推动美国公司在美国生产产品以避免对外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苹果公司也采取了类似策略,宣布在美投资计划以满足特朗普愿望。
9、特斯拉 2025 年欧洲销量大幅下滑
《金融时报》2月25日报道,今年1 月份以来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暴跌,这表明在马斯克加大对欧洲政治的高调干预之后,欧洲对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的汽车需求正在减弱。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特斯拉上个月在欧洲仅售出 9,900 辆汽车,较 2024 年同期下降超过 45%。其新车注册总量份额从同期的 1.8% 下降到 1%。
特斯拉市场份额的下降源于马斯克史无前例地涉足欧盟政治。在周日德国大选之前,他支持极右翼德国选择党 (AfD) ,这在欧洲大陆引发了强烈反对。马斯克还抨击欧盟,并在 11 月称欧盟“不民主”。
汽车分析师表示,特斯拉销量下滑的另一个因素可能是消费者在等待计划于 2025 年上半年推出的升级版 Y 型车。
10、欧洲对美国技术的依赖是一个关键弱点
《金融时报》2月19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上周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使欧洲对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制定合理外交政策的希望破灭,为了保护欧洲主权,欧洲的领导人必须建设独立于美国的科技和数字生态系统。
文章称,近期美国副总统 JD 万斯在欧洲的讲话表达了对欧洲的深深蔑视,标志着自二战以来一直存在的跨大西洋联盟的正式终结。为特朗普提供空前支持的美国大型科技公司也已经将自己定位为反欧洲力量。随着欧洲开始考虑新的跨大西洋现实,欧洲领导人应该开始将硅谷巨头视为敌对力量。
目前,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支持特朗普新秩序方面发挥作用,如果欧洲希望维护自己的主权和价值观,必须战略性地脱钩,并大幅减少对这些容易被美国政府武器化的公司的依赖。
在应对与美国不断变化的关系时,欧洲必须认识到科技公司与特朗普政府的纠葛对欧洲主权和价值观构成了直接威胁。此外,从云计算到人工智能,这些公司对欧洲的数字未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它们参与特朗普的民族主义议程可能会成为武器。欧洲对美国科技集团的依赖日益增加是一个关键弱点,是时候结束对美国科技集团的严重依赖,采取切实措施保护欧洲免受这种由科技推动的新地缘政治格局日益加剧的危险。欧洲必须减少依赖,并投资建设一个更具弹性、独立和安全的数字生态系统。
11、欧盟计划效仿“日本模式”,扩大海外液化天然气供应网络
《爱尔兰独立报》2月19日报道,欧盟委员会在一份文件草案中表示,将考虑投资海外液化天然气(LNG)项目,立即与可靠的能源供应商接洽以期降低能源价格。草案并未具体说明将与哪些国家接触。美国是欧洲液化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国。俄乌冲突后欧盟大幅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使用,从美国的购买量有所增长。但目前俄罗斯仍然是欧盟第二大液化天然气供应国。草案指出,欧盟将研究“日本模式”,东京为获得长期合同向液化天然气出口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欧盟委员会将汇总欧洲各国液化天然气需求,充分利用欧盟的联合购买力,帮助成员国获得长期供应协议,以规避短期波动。但根据欧盟法律,欧洲天然气合同必须在2049年终止,以符合欧盟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作为支持欧洲工业的一揽子措施的一部分,该文件草案预计将于2月26日公布。
12、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据越《人民报》报道,2月25日上午9时,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其中,峒中口岸旅检通道设计年通关能力为每年50万人次、客车3万辆次。口岸内配备自助查验通道、数字智能验证平台、智能信息采集等先进设备,旅客平均通关时间缩短至3至5分钟以内。
13、欧盟称与美国贸易谈判呈现“积极势头”
《金融时报》2月21日报道,欧盟贸易专员正在华盛顿寻求与特朗普达成妥协。美国和欧盟讨论了一项可能达成的协议,即削减并最终取消汽车进口关税。
欧盟官员称,本周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谈旨在“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并避免美国总统威胁的关税,双方达成妥协的“势头”比较“积极” 。欧洲贸易专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对记者称:“我们的谈话中多次强调的优先事项是解决汽车问题——如何降低关税,甚至最终取消关税。”
特朗普上任以来一直寻求重塑美国与世界的贸易关系,他特别批评了欧盟,猛烈抨击其贸易逆差规模以及对美国进口产品(尤其是在汽车领域)的歧视性待遇。欧盟对汽车征收 10% 的关税,而美国仅为 2.5%。
欧盟贸易专员要求华盛顿在达成协议期间推迟征收任何新税,他表示这一请求“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如果特朗普按计划于 3 月 12 日对钢铁和铝征收关税,欧盟经承诺将采取“坚决和适度”的报复措施。
14、英国能源行业施压工党推出全国性电动汽车推广活动
多家英国大型企业呼吁政府加大电动汽车推广力度,发起新的公共宣传活动,鼓励民众从燃油车转向电动汽车。包括BT、Openreach、Mitie、OVO、Zenith及Grundfos在内的企业要求推广活动与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
英政府就提前实施零排放授权(ZEV)的提案咨询已结束,该提案拟将汽油和柴油汽车的淘汰时间从2035年提前到2030年,意味着英国需要提前五年加大电动汽车推广力度,专家呼吁采取更多支持措施。企业警告称,为了鼓励购买电动汽车,需要在消费者中实现“更大的观念转变”,以跟上2030年最后期限的步伐。
相关企业认为,通过发起公共宣传活动,可以展示电动汽车转型的快速进展,同时强调其对公共健康、经济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利好。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扩展和电动汽车价格下降,更多民众可能会考虑转向电动汽车。New Automotive最新报告显示,英国可能已经走上实现2030年电动化目标的轨道,1月份电动汽车销量创历史新高。
15、英国和印度重启自贸协定谈判
据英国政府网站消息,英国和印度于2月24日重启自贸协定谈判。本轮谈判在新德里举行,为期2天。
英商贸大臣雷诺兹率英方代表团,商贸部负责投资事务的国务大臣波比·古斯塔夫森陪同。这是英工党政府组建以来,与印首次开展自贸谈判。
雷诺兹表示,其本人及本届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与即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国家达成自贸协定。其率团访印就是为了表明英致力于让谈判重回正轨。其还表示,促进增长将成为英与印开展谈判的指导原则。
英印目前分别是全球第六大、第五大经济体。按照英方统计,双边贸易额410亿英镑,双向投资为两国创造了逾60万个就业岗位。就投资项目数量而言,印已连续5年成为英第二大外资来源国。截至2023年底,印在英投资存量同比增长28%。
该消息稿称,英印达成自贸协定将为英企和消费者带来新机遇,并将加强双方在先进制造、清洁能源、金融服务及专业和商业服务领域的合作。
16、冯德莱恩承诺拨款200亿欧元用于人工智能发展
德国《明镜》2月11日报道,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承诺从欧盟预算中额外拨出200亿欧元,用于欧洲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这笔资金将被投入到四个所谓的“千兆工厂”(gigafactories)中,开发人员可以在这些工厂中利用大量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这将帮助欧洲初创企业获得价格昂贵、功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希望人工智能开发者在创新实力的基础上展开竞争,而不仅关注获得芯片的机会或资金规模。欧洲重点应放在开发特定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上。
17、德国批发价格涨幅创两年新高
德国联邦统计局2月14日宣布,德国批发价格同比上涨0.9%,通货膨胀率再次上升,1月份上涨2.3%,12月份则上涨2.6%。咖啡、茶、可可和香料价格同比上涨34.4%;糖、糖果和烘焙食品价格上涨11.0%;牛奶、乳制品、鸡蛋、食用油和膳食脂肪价格上涨7.0%。钢铁及半成品批发贸易价格下跌6.3%,数据处理及外围设备批发贸易价格下跌6.2%,化工产品价格下跌2.6%。
18、韩国贸协今年将在越南、巴西、南非等地新设事务所,全力应对出口风险和扩大海外市场
据韩国《NEWS1》2月26日报道,韩国贸易协会26日召开定期会议,宣布今年将在越南河内、巴西圣保罗、南非约翰内斯堡增设事务所。凭借“火鸡面神话”掀起K食品热潮的三养Round Square副会长金正秀和Vinatech代表理事成道京也加入了新的会长团。
贸协尹镇植会长就任后,加快了海外市场开拓和扩充市场多元化的速度。继去年在美国达拉斯、波兰华沙等地设立事务所后,今年新增三个海外事务所,并计划在墨西哥、德国、沙特、哈萨克斯坦、新加坡等地设立会员公司商务支援据点。
贸协表示,为了有效应对急剧变化的全球贸易环境,贸协聘请了在新产业领域表现卓越专业性和经营成果的出口企业。尹镇植会长表示,为了提高贸易业界活力,将全力应对出口风险和扩大海外市场。
19、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议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舶收费 商务部回应
商务部2月27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议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舶收费,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中方此前已就相关问题作出回应。中方反复申明,美301调查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若美方执意征收港口费,将推高全球海运成本,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还将增加美国内通胀压力,削弱美国商品全球竞争力,损害美消费者和企业利益,对美自身经济和就业造成多重“反噬”。中方敦促美方尊重事实和多边规则,不要一错再错。中方将密切关注美方动向,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权益。
20、中国贸促会:春节后共有200余家中国企业参团出访
中国贸促会对外公布了春节假期后,中国贸促会组织企业家代表团出访情况。贸促会表示,近年来,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意愿强烈。为积极推动中外工商界深化交流合作,春节后短短半个月内,中国贸促会累计组织8批次企业家代表团,赴哈萨克斯坦、德国、南非、埃及、埃塞俄比亚、卡塔尔、沙特、阿联酋等国开展经贸活动。中国企业参团热情高涨,共有200余家中国企业参团出访,代表团总人数300多人。访问期间,贸促会共举办35场经贸交流活动,数百场企业商务洽谈。外方合作意愿超出预期,有超过600家企业和机构参与,达成合作意向协议33项,涵盖金融、能源、基础设施、汽车制造、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中外工商界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强烈愿望和广阔前景。特别是链博会作为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重要平台,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尤其是工商企业的积极认可和广泛参与。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