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6月30日04版
星火燎原映初心 连心筑梦启新程
——长沙县“星连心”矩阵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纪实
王 茜 熊飞晔 李姚伟奇
6月26日,在长沙县开慧镇余家坳夜校,板仓社区党员文芳以《藏在族谱里的家风》为题开启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这个200余平方米的课堂里,3年来,37场红色宣讲让2000余人次村民接受精神洗礼,培育出32名红领巾讲解员、19位红色研学导师。截至目前,开慧党校—余家坳村民夜校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6人,孵化创业项目14个,吸引63名青年返乡创业,为乡村带来新生力量。
这股红色力量,正是长沙县“星连心”党群服务矩阵建设的生动实践。“星连心”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根本,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通过炼芯、连心、联兴三大篇章,编织着党群连心的温暖图景,将强化队伍建设、赋能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落到实处,让党的旗帜在星沙大地高高飘扬。
“炼芯”工程
党建阵地是党群服务矩阵的“结构基础”。通过用好用活基层党建阵地织密组织网络、锻造过硬队伍、创新治理机制,长沙县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动能。
福临镇“忠诚之路”观景步道。
在福临镇,福临驿站不仅是游客感知红色文化与田园风光的窗口,更是福临盟农文旅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临盟”)赋能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作为由全镇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联合注资成立的运营主体,福临盟农文旅开发有限公司以福临驿站为支点,通过市场化运作整合资源,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人才共育、产业共兴”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福临驿站运营团队通过成立临时党支部,由7个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党建指导,形成“党建+产业”联动机制。支部牵头组建“红驿讲师团”,吸纳30名党员骨干、乡土专家组建师资库,开发“行走的党课”“红色研学套餐”等特色课程,年均开展专题培训150场次,覆盖党员群众超万人次。
党员教育的持续赋能带来了乡村振兴的成果转化。通过串联“一人一山一湖”文旅资源,支部直接参与研学线路设计、农特产品开发等产业链环节,推动400余户村民以“四好三小”模式(好庭院、好客房、好饭菜、好特产;小民宿、小产业、小生意)参与配套服务,2024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00万元,实现党建与产业同频共振。
如今,这股红色动能涌动在田间地头的实践课堂里,成为凝聚民心、汇聚民力、激发民智的“强磁场”。
“棠坡学堂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思路,现在我们正在探索利用抖音吸引流量,打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在安沙镇唐田新村荷花池边上,村支书余瑶拿起刚摘下的莲蓬拍起了视频。
近年来,安沙镇锚定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围绕“一周一小时、一人一课堂、一年一目标”,打造棠坡学堂培训品牌,让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级后备力量和机关年轻干部三支队伍在田间课堂中淬炼本领。
依托“星连心”党群服务矩阵,党员化身群众“服务员”,让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星沙大地的治理胜势,铸就了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
“连心”工程
党群服务是星沙基层治理的“温暖底色”。通过创新零距离沟通机制、构建常态化服务网络,长沙县架起党群“连心桥”,让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家门口。
每逢高考季,在长沙县实验中学杨梅冲社区考点,总能看到一位银发身影。78岁的陈小明,既是德高望重的老校长、“湖南好人”,也是星沙街道“优秀邻长”,今年已是他连续第15年为考生护航。
十七载光阴里,陈小明用行动诠释大爱:他倡导并组织学校师生开展废品回收活动,9年累计变现近14万元,购置5000余册图书充实社区书屋;亲力策划8场义卖义捐,募集爱心善款10余万元、防寒物资上万件,为困难群体送去温暖;15年风雨无阻守护学子求学路,提供上千次义务维修服务,还数百次为邻里孩子挂上“一号难求”的专家号。从校园到社区,他以行动诠释“退休不褪色”的党员本色。
在基层治理的千头万绪中,党群服务“连心桥”的架设是民生所需。
春华镇以“星连心”党群服务矩阵为治理基石,以屋场为最小治理单元,创新推行“百户百访百家百餐百问百答”民情直通车机制,通过常态化走访、餐桌夜话等方式织密民生服务网,推动矛盾在屋场就地化解。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同步设立“屋场议事角”,搭建起群众参与、多方协商的常态化治理平台。
春华镇抛砖屋场。
体系化的治理平台让基层矛盾化解有了“金钥匙”。在春华镇石塘铺村党群服务中心“屋场议事角”,一场关于村企和谐的协商正在进行。前期,石塘组群众反映千山龙沙发厂厂房生产影响房屋安全,网格员罗海红与第一党支部书记王志刚迅速响应,将矛盾纠纷纳入“问题清单”管理。
“大家先消消气,咱们今天不绕弯子,就为解决问题而来。”调解现场,村民张大姐手持房屋照片,企业负责人展示生产日志,联村干部、村主任、乡贤代表分坐两侧,小小的“议事角”里,一场“问题清单”与“诉求台账”的碰撞就此展开。
“房屋安全是底线,必须限期整改!”村民代表率先表态。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协调工作,双方态度逐渐平和,将进入下一轮磋商,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问题记在本子上,办法落在行动上,这才是咱屋场的‘定盘星’!”张大姐握着王志刚的手连连称赞。
在长沙县,党群服务的“连心桥”正以多元形态跨越治理场景。
田标是湖南致良知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还有着邻长(商户代表)、商事调解员、网络主播等多重身份。他在公司设立“田标工作室”,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通过抖音分享汽车日常维护小知识,为居民群众提供便利,并以“田标工作室”作为矛盾调解站,累计参与调解商事矛盾数百起。从线上科普到线下调解,他以一人多角的担当,诠释着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硬核力量”。
当便民惠民的初心贯穿不同场景,基层治理的“连心桥”正通向万家灯火。
“联兴”工程
高质量发展是星沙乡村振兴的“主旋律”。通过党建联建聚合力、人才联育增动能、产业联动拓新路,长沙县以党群服务矩阵为轴心,用“红色纽带”串联起资源、人才、项目,激活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果园镇以基层党建阵地为平台,构建“组织联建、人才联育、发展联动”的党建联建机制。花果村党支部与四川、浙江等地党组织建立战略合作,精准对接新希望文旅等龙头企业,盘活百余亩水域打造音乐湿地公园,首年客流量突破30万人次,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
金井镇共富地图。
金井镇坚持党建引领、号召全员参与,通过用好用活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一系列特色阵地,绘制了一张金井共富地图、凝聚了一支“金牌合伙人”队伍、建设了一批“金”字项目,让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群众。金龙村等7个村(社区)联合成立的“金七兴”村集体公司与金井茶业集团携手发力,将原本投资百万的“茶观天象”天文台项目焕新升级为千万级文旅地标,带动周边农家乐和民宿“一房难求”,村集体经济收入整体增加60余万元。
泉塘街道依托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基层党建阵地群,立足“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工作目标,锚定“服务园区提标、城市建管提质、社会治理提效”发展定位实际,坚持学习教育与精细治理双向发力,持续深化街区四方党建工作机制,重点聚焦便民惠民、助企益企、经济发展、营商优化等方面综合发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如今,“星连心”工程正纵向贯通镇(街)、村(社区)、特色阵地三级治理链条,横向整合协同学习教育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自治议事中心、联建共建中心、文明实践中心、应急平安中心六大功能平台,将党组织、党员、群众紧密联结,在城乡沃野间绘就党建强基、治理提效、产业赋能、乡村和美的壮美画卷。
从组织建设的“强基固本”到服务群众的“精准发力”,从基层治理的“智慧赋能”到高质量发展的“全域推进”,长沙县以“星连心”党群服务矩阵进行了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打造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鲜活样本,让党群同心、干群合力的发展强音在星沙大地久久回荡。
(本文图片均由长沙县委组织部提供)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