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志高
近日,马栏山CG模型网利用AI和3D技术,助力百度百科启动“数字文物守护计划”,让流失海外的400多件珍贵文物以数字形态“归乡”,备受各界关注。
AI+3D技术,让历史印记变“活”
5月22日,记者用手机百度搜索“海外文物回家”,“彩绘泥俑”“薄胎玉壶”“西周玉鹿”等3D文物数据模型便立即呈现在“数字文物守护计划”界面上,即可开启沉浸式线上观赏之旅。
这些文物,大都来自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世界顶级馆藏,承载着沉甸甸的中华文明。如今,大家无需漂洋过海,通过手机便可360度观赏这些瑰宝。
据统计,中国现有超过1000万件文物流失海外。由于跨国追索难度大、实体回归成本高,数字化成为当下最可行的“文化回归”方案。
CG模型网技术人员陈飞告诉记者,根据客户百度百科提供的文物图片和文献资料,他们利用了AI图生3D、AI贴图修复等前沿技术,精准还原文物的每一处细节纹理,让沉睡的瑰宝“数字重生”和变“活”。
现在,通过3D视角自由旋转、缩放文物模型,可细察纹饰与工艺细节,甚至能观察到传统展陈中难以呈现的器物底部铭文或内部结构,感受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当旋转手机就能看清玉壶上的缠枝纹路时,我们触摸的不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跨越时空的文化脉搏。”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相关负责人说,CG模型网通过构建文物的“数字生命体”,让静态的历史印记转化为可传播、可交互、可再生的文化基因,这种“技术+文化”的模式,正是对“让博物馆文物活起来”理念的实践回应。
眼下,CG模型网依托自身在3D建模与AI技术上的优势,为文博机构提供数字化的内容生产、管理、传播、变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让更多的文化遗产在数字世界中焕发生机,探索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3D数字资产交易平台,让文化大数据变“现”
近年来,3D模型数据的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已深度渗透至文博文旅、工业设计、数字娱乐、智能建造等众多领域,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要素之一。
据统计,平均每天有近50家动漫游戏、文博文旅、影视企业在马栏山CG模型网上购买3D模型数据。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的相关负责人介绍,CG模型网是国内领先的3D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和创作者社区,拥有从3D建模到3D内容的版权确权再到版权授权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目前,CG模型网注册会员210万+,模型数量300万+,服务企业5000+,形成了“内容+技术+商业”的完整生态链。客户包括百度、腾讯、阿里、网易、华为及广电传媒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CG模型网CEO董艳说,随着AI、VR/AR等技术的持续迭代,3D模型市场的前景更加广阔。目前文化数据已经逐渐从“云端展示”迈向“场景化应用”,即在线上教育、虚拟展览、VR大空间、文创开发、文旅融合等领域释放更大价值。
湖南野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CG模型网、网易(长沙)数字产业中心、空间蛙普成立了马栏山VR大空间产业联盟,短短一年时间,其VR大空间项目覆盖北京、上海、长沙等13座城市,进驻北京首钢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四川博物院、株洲博物馆等15个文旅地标与工业遗存空间。
湖南野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肖征宇说,CG模型网的海量3D模型库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制作素材,不仅显著降低了制作成本,还大幅提升了项目开发效率。
目前,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正积极构建“科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新生态,动漫游戏、数字文博、数字文旅等新兴文化业态不断涌现。园区的“山海文博官方店”已正式入驻CG模型网,双方将共同探索3D数字内容生态,为湖南文化产业数字化进程注入新动能。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