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0日讯(记者 金慧 通讯员 覃仁咸 曾伟奇)结婚登记要选好日子,年轻人有自己的“黄道吉日”。今年“520”是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正式实施后的首个“好日子”,记者从长沙市民政局获悉,截至今天17时,全市9个区县婚姻登记窗口“满负荷”运转,全市共办理结婚登记2172对,同比增长38.5%,其中全国通办68对。
个人幸福与社会进步的双向奔赴
浪漫长沙,从不缺爱的魔法。
5月20日当天,长沙市民政局联动全市婚姻登记机关再次推出“超大结婚证”,全市婚姻登记机关更是仪式感满满:湘江新区现场设置玫瑰墙打卡,并有抽奖互动;望城区举办第二届黑麋峰爱情文化主题活动,设立多个情侣拍照打卡点和告白墙;天心区开展古今婚俗展、家风建设有奖竞猜,金婚夫妇现场颁奖;长沙县为新人赠送即开型福利彩票、浪漫玫瑰花等。
在雨花区婚登中心,记者看到许多新人领证的仪式感满满,有的新人盛装出席,手捧鲜花;有的新人则邀请了专业跟拍,记录人生的重要节点;还有些新人在家人或朋友的陪伴下,满脸幸福地拍照打卡,定格幸福瞬间……
幸福的背后,是个人获得感与社会进步的双向奔赴。记者从长沙市民政局获悉,目前全市9个婚姻登记机关实现了线上分时段预约、公示标准流程、预审登记材料,大大节省了办理婚姻登记的时间,提升了办事效率。
今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数为181万对,较去年同期减少15.9万对,但长沙2025年一季度结婚登记数为13449对,同比增长18.23%。
这与长沙登记政策日趋便利、婚俗改革逐步深入密不可分。尤其是长沙近年来积极打造“婚登+文旅”模式,如望城区铜官窑景区婚姻登记点,结合文旅特色吸引新人;长沙市2024年举行集体婚礼、集体颁证8次,成功承办湖南省第六届国潮集体婚礼,倡导零彩礼、简婚,减轻新人经济负担;打造“幸福长沙 浪漫出彩”婚登品牌,如“520”“214”“七夕”等特殊节日期间长沙各区推出打卡墙、抽奖、名人证婚等活动,弘扬简约文明婚恋新风,提升了年轻人仪式感和个性化体验。
为爱减负更要为幸福加码
不同以往,今年5月10日起,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施行,全国范围内实现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无须再回户籍所在地,只需携带身份证即可在任意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这项政策被称为“为爱减负”,便利了异地情侣,也打破了长期以来“回乡办证”的刚性限制。
“以前我们要登记必须回老家,舟车劳顿,现在只要一张身份证就行了。”河南的刘易阳与天津的张露露都在长沙工作,上午在湘江新区婚登中心领到了结婚证,“太方便了,希望在长沙福地能够事业爱情双丰收。”
“电话咨询变多了,尤其是外地户籍的新人比例明显上升。”湘江新区婚姻登记工作人员表示,尽管“520”当天的线上预约名额早早被抢空,但对未能预约成功的新人,现场也将尽力安排。
据了解,2022年6月起,湖南实施婚姻登记“全省通办”,男女一方或双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在湖南省内的居民,可以在常住户口所在地或省内经常居住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结(离)婚登记,2024年2月起,双方当事人中有一方为湖南省常住户口的,可以到全省任一县级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办结(离)婚登记,免于提交居住证,降低了流动人口的登记门槛,2025年5月10日,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实现了“全国通办”,彻底打破了以往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办理的限制。
这一变革极大提升了婚姻登记的便利性,适应了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社会现实。长沙作为省会城市,吸引了大量省内及周边省份务工、经商人员,政策放宽后,这部分人群更易在长沙完成登记。
相关专家表示,新规流程简化,降低了经济和时间成本,法律上实现了“个人可独立决定婚姻”,婚姻选择更加注重遵从个人意愿,降低了社会关系对婚姻的干预能力,但也可能导致冲动结婚增加,尤其是年轻群体,需配套婚姻辅导、冷静期制度平衡。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