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科技”还原200多年前乾隆御赐石碑@湖南日报

2025-05-18 17:34
字体:【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5月19日04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8日讯(记者 金慧)今天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上午,长沙主会场活动在长沙博物馆启动,现场发布清乾隆御赐湖南巡抚蒋溥石碑迁护、复刻、数字化保护成果宣传片,展示“文物+科技”融合的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200多年前,乾隆御赐湖南巡抚蒋溥一首赞诗——《赐蒋溥巡抚湖南》,蒋溥将其刻在石碑上,得以流传至今。该石碑原位于清代湖南巡抚衙门故址,即现在长沙市青少年宫所在地,历经百年风霜,该石碑上的字迹模糊、石体残破。

此石碑承载着帝王文治、湖湘吏治的深厚印记,为实现珍贵文物的系统性保护和活化利用,长沙博物馆携手马栏山文化数字化有限公司,采取“原碑迁护+复刻传承+数字赋能”三位一体的保护方针,将文物本体与数字信息有机结合,成功打通从“数字留真”到“实体复现”的全链保护路径。

长沙博物馆藏乾隆御赐湖南巡抚蒋溥石碑数字化保护成果展示图

长沙市博物馆高度重视对御碑的保护利用工作,从原址搬迁到入驻陈列展厅,坚决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文物工作方针,经过科技检测制定科技保护修复方案,让石碑充分展现其原貌,修旧如旧,对基本陈列清代部分陈展内容进行提质改造,让市民通过观摩原碑感受石碑经历的时代沧桑,通过数字化交互系统,了解石碑诞生的背景、走近湖南巡抚蒋溥的艺术人生,让长沙历史故事得到更完整、立体的呈现。

此次乾隆御赐石碑的数字修复,是继2024年5月成功推出“数字左宗棠”数字复原项目后,长沙博物馆在文物+科技融合领域的又一示范案例。该项目运用高精度三维扫描与摄影测量技术,精准采集碑体数据,构建数字模型,通过AI修复算法与专家校勘相结合,复原缺失字迹,重建御碑原貌。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碑文从看不见到看得见,更想让文化遗产能够被大众所理解、所热爱。”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理事长、知了青年创始人李武望说,目前已实现从数字文物采集到传播展示再到产业化应用的完整闭环。

从“数字左宗棠”到乾隆御赐石碑数字化保护,长沙博物馆始终践行科技赋能文博理念,持续探索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举措。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长沙博物馆将持续深耕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实践,力求以前沿技术激活历史记忆,未来将推出更多数字化成果展示,以丰富的形式、生动的表达,推动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乾隆御赐湖南巡抚蒋溥石碑展厅现场

乾隆御赐湖南巡抚蒋溥石碑原件将在长沙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厅三面向公众长期展出。

乾隆御赐湖南巡抚蒋溥石碑拓片

乾隆御赐湖南巡抚蒋溥石碑展厅图版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