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打卡岳麓山!东门下山这条老街,值得逛一天!

2025-05-15 15:19
字体:【

常去岳麓山的人,总晓得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若要从东门下山,必得在新民路上走一遭。

这条路不长,却像一条时光隧道,一头连着百年旧址的脊梁,一头接着市井街巷的烟火。

 
今日City Walk路线:

岳麓山东门→武奇粉面→新民学会旧址→西右咖啡馆→爱民路→麓之风书店→凌志家菜馆(美食任选)→麓山华侨村→法味娜面包→夜丘民宿

天刚蒙蒙亮,新民路还浸在岳麓山飘下来的雾气里。

街角的【铁棚子粉面店】最先冒出热气,刀削面在沸水里翻滚,碱面的韧劲配上肉酱的油香,老长沙人管这叫“韵味”。

爬山下来的“老口子”们,也会在开了二十年的【武奇粉面】歇一脚,一碗加炒码的“带迅干”下肚,爬山的那点疲乏便消了大半。

若是再往前走几步,就能撞见新民小学门口的热闹。孩子们叽叽喳喳地涌进校门,而隔壁华侨村的退休阿姨早已照料完门前的花草。金银花开得正好,绣球也攒足了劲儿,只等五月的凌霄花来压轴。

新民学会旧址便在这路上。白墙黑瓦的“沩痴寄庐”藏在绿树竹篱间,静得仿佛能听见百年前那群“90后”青年的争论声。他们谈主义、谈救国、谈理想,声音穿透时光。

如今几间老屋,倔强地立在高楼之间,迎接往来游客,回望那一代青年追逐梦想、上下求索的精神天地。

好在精神未断。分支爱民路上,岳麓书社和所属的【麓之风书店】依然在出版新书。古典文献的墨香混着山君咖啡的香气,成了滋养学子和老居民们的“阳光书房”。

总经理老尹常说:“书社不光是卖书,还得养人。”这话不假,“岳麓书社社办”的属性,让书店成了长沙古典文献书籍品类最全的书店之一,陪伴读者18年。

这里的繁华也不容置疑,孕育出长沙第一座高档居家别墅群“岳麓山庄”、第一个外商侨胞居住区“麓山华侨村”、第一幢中心城区综合写字楼“华侨大厦”。

如果你偶然拐进湘江旁的“麓山华侨村”,门口一块石碑记录了华侨村的历史由来,讲述着这里的繁华往昔。这些曾经的“长沙第一”渐渐融入平凡生活。

村里的【湖湘驿国际青旅】很有名,坐在绿意盎然的院子里喝杯咖啡,背包客们远眺岳麓山、计划着明天的徒步路线。

这条路上的吃食是极有意思的。老字号湘菜馆子与新开的咖啡馆比邻而居,互不相扰。和谐的是,两边的食客竟也能互相串门——老茶客偶尔也去尝杯咖啡,文艺青年们也常来吃顿辣的。

晌午时分,湘菜馆的油香味飘满半条街。“湘菜老炮儿”们掌勺,铁锅颠得震天响,辣椒炝锅的焦香呛得过路人打喷嚏。老板娘站在门口招呼客人,见熟面孔便喊:“今天有新鲜鳝鱼,来一份不?”

初夏时分,不少食客把椅子搬进院子,在树荫下谈笑,戴眼镜的老板,端上一碗蒜子牛肉、茄子盐蛋黄,不知不觉间,一保温桶的米饭见了底,这就是【凌志家菜馆】的日常。

同一条巷子口的【大碗厨】,因为有锅气、好吃又实惠,不少都是光顾十余年的老街坊。

开了二十年的【蒙娜丽莎中西餐厅】,在当年的学生眼中,是最小资的地方,时间流逝,这里的变化却不大,菜单上还是主打牛排和煲仔饭。

除了坚守在新民路的老店,也有像【张氏父子常德肠子馆】这样,走进新民路的连锁店。一句“你七莫子口味滴”的吆喝,一秒将人拉到常德。

咖啡馆里的小伙子们,则穿着围裙,精心拉花,讲究“单品豆子”“手冲技法”。

【西右咖啡】的老周,喜欢咖啡,也爱乐高,于是将自己的热闹装进了自己的咖啡音乐酒馆,偶尔还会组团开课教人做咖啡。

【夜丘民宿】里,集咖啡、西式简餐,晚上还可以喝酒,楼上的民宿房间,整面落地玻璃是妥妥的树景房。

没有绚丽的灯光,小橱窗摆着几种欧包,【法味娜烘焙】的门店初看是高冷的。但这不妨碍面包好吃,一款宇治抹茶柚子梦龙,柚子香气的淡奶油混合抹茶味脆壳,8元的售价更让“面包脑袋”多买了好几个。

新民路路旁植着些樟树,经年累月,枝叶颇是茂密。夏日里,阳光从叶隙间漏下,斑斑点点地洒在柏油路上,倒也不觉得十分炎热。

现在的大学生们对city walk情有独钟,也爱来这条路上逛。他们进湘菜馆,去咖啡馆,像寻宝一样。

他们在这里探索尝试最新的口味、最时尚的打卡地,探索生活中更多的烟火气息。但他们探索的东西,与百年前的90后已大不相同了。

一日将尽,明日又来。如果你也有计划来长沙旅游或是下班想逛逛,不妨来新民路走走,在街巷间感受人间烟火。

【停车小Tips】

1、可导航至通程商业广场地下停车场;

2、节假日期间,共青团长沙市委开放机关内部停车位,位于潇湘中路和新民路交汇处;

路边停车位、可对外的居民小区停车位,需要自行寻找哦。

责编:陈佳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文旅湘江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