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长沙市雨花交警大队十中队中队长梁亮贤的青春答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杨哲 石双权
5月4日凌晨1点,长沙高铁南站仍是灯火通明,车流如织。梁亮贤揉了揉熬红的眼睛,对讲机里传来队员的声音:“东广场出租车排队区出现长队,是否启动应急预案?”自4月27日驻队以来,梁亮贤在岗位上已接连坚守了152小时。
当“青年节”遇上“返程小高峰”
铁路部门统计显示,截至5月4日,长沙南站当日已发送及到达旅客超40.4万人次。为应对返程客流高峰,长沙南站在4日夜间集中增开74列夜间高铁。“五一”期间,长沙南站计划加开近500趟高铁,其中夜间高铁达174趟,重点满足广州、深圳、南昌等热门方向的出行需求。
梁亮贤站在调度岗亭前,手中的强光手电划过车流:“把网约车引导区的指示牌再调亮两档,凌晨视线差,别让旅客绕弯路。”他的制服上,“警察”二字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从4月27日开始,梁亮贤就带着铺盖卷住进了中队岗亭。办公桌上,保温杯里的浓茶凉了又热,笔记本记满了密密麻麻的调度方案:“重点时段增开列车密集,需协调应急摆渡车;凌晨班次多,加强停车场出口引导……”同事们说,他的手机通讯录里存着长沙高铁南站周边各个停车场的联系电话,密切协调着南站各部门;南站每个出口的限速标志、禁停区域,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中。
在这繁忙中,傍晚时分,一位背着双肩包的大学生跑向正在路边执勤的梁亮贤:“叔叔,我绑在行李箱上的随行包丢了,里面有重要证件!”梁亮贤立即联系铁路失物招领处,通过监控回放锁定这位青年的行走路线,20分钟后,随行包在西广场的长椅上被找到。“谢谢警察叔叔!”青年的道谢声里,梁亮贤又转身走向车流——这样的“小插曲”,在他152小时的驻队时光里,每天都在不断上演。
零点时刻的“人形路标”
零点刚过,一趟增开的夜间高铁准时进站,千余名旅客涌出闸机。梁亮贤站在花侯路与曲塘路交叉口,用手势指挥出租车分流。春末的风带着凉意,却吹不散他额头的汗珠——从傍晚6点到凌晨2点,他已经在这个路口站了8个小时,皮鞋底磨得发亮,嗓子也有些沙哑。
“注意!左后方有辆摆渡车要变道。”话音未落,他突然小跑着冲过去,拦住一辆试图插队的社会车辆。这样的“突击检查”,是他应对夜间交通的“独家秘诀”。他解释道:“凌晨司机容易犯困,视线也不好,我们多走几步,就能少些隐患。”说话间,他从裤兜掏出润喉糖,轻声说:“我得守到最后一位旅客平安到家。”
作为“南站活地图”,他对细节的苛求近乎“偏执”:夜间路灯照度不足的路口,他会亲手调整爆闪灯角度;网约车通道的减速带高度,他用卷尺量了3次;甚至连应急通道的指示牌,都要确保在20米外清晰可见。“夜间服务更要细致,旅客摸黑赶路,我们的每盏灯、每个手势,都是他们的‘安全指南’。”他认真说道。
青春在“无声坚守”中闪光
5月3日,梁亮贤的手机弹出一条消息:“根据市气象局预警,4日下午至前半夜,过程雨量20~50毫米、全市大部最大雨量20~40毫米/小时、局地50毫米/小时,并伴有7~9级雷雨大风。”为应对强降雨天气的到来,4日清晨,他趁着休息时间,又一次披上雨衣,对辖区内各积水点展开巡查工作。
从警16年,梁亮贤早已把南站当成了“第二个家”。2024年防汛期间,他在积水中坚守6小时指挥交通;今年春运,他帮失主找回价值3万元的遗失行李。他因担当作为的出色表现,成为孩子心中的榜样——在孩子的画作《交警爸爸》里,他站在南站广场中央,胸前的警徽熠熠生辉。2024年,梁亮贤荣获“长沙市十佳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光荣称号。
“青年节对我们来说,不是休假,是使命!”梁亮贤望着远处进站的列车,声音沙哑中透着坚定:“当旅客看到我们的警灯,就知道有人在守护;当他们平安踏上归途,便是我们最好的节日礼物。”
短暂休息后,随着列车进站的钟声敲响,梁亮贤又一次迅速整理好警服,走向车流最密集的地方。在这个“五四”青年节的夜晚,他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坚守书写答卷。这是一名基层交警的“五四”剪影,更是无数劳动者于岗位绽放青春光芒的生动写照。
责编:龚裕
一审:封豪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长沙交警